看板: education ◎ 教育 -- 百年大计    板主:
阅读文章: 第 4829/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purplemaple@kkcity.com.tw (死亡的气味), 看板: education
标  题: Re: Odio先生,请你对教育和竞争力的概念清楚一点
发信站: KKCITY (Wed Oct 18 13:02:39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news.ee.ttu!news.ntu!bbs.ee.ntu!news.kkci
Origin: bbs.kkcity.com.tw

我觉得啊,有学历是好事,
可是以学历卖弄、掩饰自己推论错误的地方,就是坏事。

□引述《Verstand (我不要回医院啦!)》之铭言:
> ※ 引述《Odio.bbs@cd.twbbs.org (□)》之铭言:
>     前文恕删。
>         你说现在的学生数学、英文、跟中文能力低下。请举出测验报告,这不是你说
>     了算。至少现在的年轻人很会打电脑,我从美国回到台湾,第一次看到有年轻人对
>     电脑如此疯狂。如果以後战争是用电脑,那麽这些玩家刚好在电脑前玩电动,飞弹
>     自动打到北京。还有,中文、英文程度低下,那我请问你,十几年前,哪个年轻人
>     想学日文?

前言不搭後语,改过再来。

>         再来,你大概不知道我多喜欢观察人们。现在年轻人很会讲话、辩论,这很容
>     易观察得到。你教书十几年,那麽十几年前哪个学生这麽爱讲话?爱讲话是坏事?
>     那麽就不会有律师叫我去考律师了。乱讲话才是坏事,逻辑辩论才好玩。
还是前言不搭後语,改过再来。,

玩乐跟学习的区别,在於是否「有意义」(meaningful)
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仅论结果,更论教育的行为是否符合教育的目的。

因为美女教课所以该堂课成绩提高,并不代表教育成功,
因为学生并没有因此真正喜欢那堂课,只是代表学生喜欢老师。


所以你前面举的例子不恰当。

>         「内省」本来就属於多元智慧理论之一,没有人笨到像你这样,说拿刀子去砍
>     人叫做「智慧」,而且智慧不一定会被实现。拿刀子争风吃醋去砍人,我会笑称这
>     也是是「内省」,「心里」想到女朋友被抢,不爽,拿刀去砍人。但这不叫「智慧
>     」。你要青少年的暴力报告,我多的是,你看得报告不太可能会有我多。而且我的
>     报告都是监狱受刑人或是被害人真实的「访谈」记录,不是新闻报导。
误解人家话语,改过再来。

还有,真实的「访谈」记录,是不能随意拿来卖弄的,
不管你会不会公布,这种行为都不道德。

再者,这些访谈记录能证明什麽?我只看到它可以证明你「也许」有访谈经验,
可是不论质性或量化的研究,你拥有的「访谈纪录」,除非经过
分析跟审核,否则什麽都不能证明。

>         你又在胡说八道。现在年轻人竞争能力没有十几年前强?那请你看统计数据,
>     最不会强迫让小孩子去读书的国家是日本。中国是第一,对孩子的期望最大。不过
统计数字哪里来的?
>     现在日本竞争力弱吗?你把竞争力定义错误。我看日本的演艺人员,个个都很年轻
>     ,风靡亚洲,现在韩国也是。演戏需要读多少书?竞争力还不是很强。需要什麽工
>     业发展才叫做「竞争力」吗?无聊的想法。现在竞争力最强的国家是哪一国?加拿
>     大。你住过加拿大几年?你看过加拿大有几家工厂?还是到处都是树木?别傻到固
>     执,更别固执到无理取闹。

我还是看不清楚这些举例跟你的竞争力有啥关系?

竞争力的定义有许多种,你可以不承认以国际数理逻辑跟语文能力的测验作为
作为测量下一代竞争力的标准,你也可以说明你所谓的「竞争力」的定义,
但是举完这些例子之後,你对竞争力的定义还是模糊不清。

>         买奢侈品这个你最了解了,因为你会画「供给需求」曲线。不买奢侈品可能有
>     很多问题,像是凯因司说的「流动性陷阱」。其他有关奢侈品最伟大的作家是经济
>     学家Thorstein Veblen。相信你这麽聪明,一定读过他的「有□阶级论」其中所提
>     出的炫耀性消费 (Conspicuous Consumption)。炫耀不是坏事,不然你不要在这
>     边炫耀你有多聪明,然後以你的聪明来证明我的愚蠢。我书读得太少了,没有像你
>     这麽伟大。

看了那麽多年,我发现书呆子跟学者两样的地方,都在於理论如何为自己所用。
学者会知道理论有所限制,书呆子认为只要拿理论当武器,断章取义都无可抵挡。

经济学上的客观事实,落到教育里,要怎麽教才不会变成「反教育」?
这样教,就会变成反教育。

你在批评教育之前,先去理解一下教育理论的来源可以吗?



>         读书读一个小时又怎麽样?以前我放学回家读书还不不到一个小时,现在已经
>     念到密西根大学博士了。老师教得好,上课听完就懂了。是可以复习,但是教得好
>     复习的时间不用太多。这要你这种伟大的教师去好好地学习教材教法。不然你只是
>     落为空谈。还有,你是不是脑筋有问题?新闻报导的真实性你有没有求证过?他报
>     导你就相信,还真是无知。连基本的怀疑精神都没有,当什麽鬼老师。你当然不须
>     要跟我讲,因为我根本不想听你引用未经过统计的数据来发表废话。

後面批评有基本怀疑精神的地方我赞成,问题是,你自己的举例似乎也好不到哪里去吧?
这种以「常识性」、「以偏盖全」的毛病,不就是拿学位的人
最应该忌讳的事情吗?
>         我就是在戴你帽子,因为你说话的方式莫名其妙。而且很多东西根本没有经过
>     证实,就拿出来大发议论。之前有人在讲「知识经济学」,当时我说那是笑话。後
>     来预测到亚洲金融风暴的马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鲁曼 (Paul Krugman),提出他对「
>     知识经济学」的看法。他说他白天在宠物店打工,晚上回家写报告,希望可以得到
>     诺贝尔经济学奖,然後到处演讲,赚取演讲费。他跟我一样在质疑所谓的「知识经
>     济学」。

ok,你可以说知识经济学是笑话,大家也等著洗耳恭听为啥他是笑话,
结果笑话在哪里?只是因为某个很有名很有名的教授反驳他,
他就变笑话?笑点勒?给我笑点啦!(哭闹)

>         你又在耍白痴了。谁说学生素质好,杜正胜就会相信。我也不知道他会不相信
>     学生的素质不好。因为我根本没有跟他讨论过这种问题。讲话请凭证据,或是理论
>     还有严格的推理。不要在那边猜测。非常无聊。

是啊是啊
在这个版上面书呆子可以发言的机会,可以跟教书经验丰富的老师对话的机会,
不就是自己多读几本书,多知道一些「非常识性」、可以帮助对话的
研究方法吗?

结果你自己不以此自许,反而觉得这代表你比其他人厉害,我就搞不懂阁下的逻辑了。


>         到国外拿博士就不可以套用台湾的状况,你又在胡说八道。那大部分的的大学
>     教授去死算了,他们也都在国外拿博士,也在分析台湾的现状。知识是不分国界的
>     ,重点在於你的脑袋到底是装「ㄕ□」,还是有合乎逻辑的推论。你应该是前者比

台湾的教授,在回来任教之後的前几年,的确是需要跟上台湾的脚步,
这没有任何疑问啊?

在国外拿博士,其实是一种很悲哀的现象,代表台湾学术殖民
的情况严重到需要以国外学历认可。

另一方面,也许这个领域的学术历史的流变,就是需要去国外吸取经验。

教育是不是这样,没人敢论定,只是我们的教科书论教育这门学术的发展
历史就是打从Herbart将心理学跟哲学订为教育被当作一门学术进行研究之始,
加上没国外学位人家就是不想给你工作,那就只好去国外看看。

所谓的知识不分国界,更是笑掉大牙的一种说法,
现在小学生都知道乡土教育这个名词,啥是乡土教育?

台湾的乡土教育要「知识不分国界」吗?

现在行政理论都讲权变,语言讲情境脉络,测验讲消除文化差异,
竟然还会有傻蛋教育领域里面谈知识不分国界?

你既然这麽支持心理学,可否请你回去查查看有多少心理学的理论
在发展之初,如何被别人攻击,而攻击的观点,就在於这些理论
所采用的样本、思考逻辑,是无法适用於普遍群体的?

更不要说任何一种社会学哲学的理论,最初的起源也是来自於该国的社会问题,
文化背景。也许他们可以解释一些什麽,所以被传播,被运用,
但盲目地接受他们就是呆子。

我们的名字不叫美国,也不叫英国,更不叫德国法国,不好意思。

>     较多。前後文一堆证据都没有受到检验。
>         你比较过美国的大学制度跟德国的有什麽不同吗?如果有,那请你看下面这段
>     文章,
>          Die Artikel Verstand und Denken uberschneiden sich thematisch. Hilf
>          mit, die Artikel besser voneinander abzugrenzen oder zu vereinigen.
>          Die Diskussion uber diese Uberschneidungen findet hier statt. Bitte
>          ausere dich dort, bevor du den Baustein entfernst.
>         看不懂无所谓,反正只是简单的德文。但是既然你连简单的德文都不懂,那怎
>     麽知道德国教育历史的来龙去脉?所以劝你不要在那边卖弄知识,很无聊。提出说

看得懂德文,就代表你了解?

光看你拿德国的教育制度去硬套台湾的教育,就觉得你也不了解为何
德国的教育制度背後所代表的经济跟文化基础。

我也不敢说我了解,所以我也许可以羡慕人家有那麽好的资源,那麽自由的学风,
但我不敢说台湾跟人家不一样就是错的。




>     法时,请顺便提出证据,没有证据也没有关系,但是请你脑筋清楚一点,不要没有
>     逻辑的乱发言。
>         有人说民进党执政,经济变差。这又是胡说八道。经济情况没有变差,但是贫
>     富差距变大了,这是他们自己要改进的地方。请你多读一点书,少发言,免得被我
>     吐槽。
>         竞争力是什麽?真的需要读书吗?加拿大失业率很高,但是他目前是全世界竞
>     争力最高的国家。一堆树木,一堆滑雪胜地,口袋的钱就赚不完了。这就是另一种
>     竞争力。台湾呢?联电?台积电?你知道这些工厂有多危险吗?又是高污染产业,
>     可是谁讨论过?谁又知道?
我也不知道,大家都不知道吧?
你抓象的一脚说你知道,我摸象的鼻子说我知道,
除非你能提出更全面的解释,否则光以你的定见要说服其他人,
还有得吵勒!

>         你好好读书吧,废话少说,不然就得自圆其说。
>                                                        余心乐  Oct. 18, 2006
--
┌—————KKCITY—————┐   动态歌词 让你成为K歌之王!
         bbs.kkcity.com.tw          \^_^ /  http://www.kkbox.com.tw
└——From:164.107.209.142    ——┘       唱片公司授权,音乐尽情下载
--
阅读文章: 第 4829/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