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education ◎ 教育 -- 百年大计 板主: |
阅读文章: 第 6580/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Amidha.bbs@bbs.csie.nctu.edu.tw (东岐明), 看板: education 标 题: 正观中道—中庸实践之贯通儒道佛修持基础(初稿)1 发信站: 交大资工凤凰城资讯站 (Sat Feb 17 17:35:40 2007)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netnews.csie.nctu!netnews2.csie.nctu!bbs 正观中道—中庸实践之贯通儒道佛修持基础(初稿) 东岐明 阳明智识研修苑 Amidha Institute for Intellectuality http://amidha.myweb.hinet.net amidha.yang@msa.hinet.net ◎本人不使用电子邮件讨论学术问题,欲与作者讨论此文内容, 请至《儒学联合论坛》〈解经堂〉 http://www.yuandao.com 此论坛虽以简体中文为主,但也可以显示与输入正体(繁体)中文。 正体中文作业系统需装有支援GBK码的字型,才能看见论坛上的正体字。 ◎引用网络此文,请用下列两者之一,作为网址出处: 《原道东岐文丛》〈正观中道—中庸实践之贯通儒道佛修持基础〉(大陆.简体版) http://www.yuandao.com/boke.asp?intellectship.index.html 《阳明东岐文丛》〈正观中道—中庸实践之贯通儒道佛修持基础〉(台湾.正体版) http://amidha.myweb.hinet.net/publications 〈摘要〉 本文阐释了孔子「中庸」的真正原意,并贯通了儒道佛三家的修持功夫 ,彻底解决了儒道佛三家传统的会通问题,说明了「中庸」、「诚谦」 、「忠恕」、「□矩」、「虚静」、「止观」、「定慧」的共通核心及 意涵指向。本文也阐明了中国上古传统的「易气论」与「觉知论」,论 述了儒道佛三家在觉知境界上的共通观念体系,并阐述了易理体系与觉 知境界的关系。本文最後则是藉由简要分析中国思想传统的历史变迁, 来阐发「中道」的真正意涵。 〈译词〉 觉知(perception)、觉知论(perceptivity)、禅修(percipience) 中庸(innermost modest percipience)、中和(innermost modesty) 〈目录〉 □稿序 □中庸第一 □诚谦第二 □虚静第三 □易气第四 □觉知第五 □定慧第六 □五蕴第七 □正观第八 □中道第九 〈稿序〉 本文乃是起於台湾连线BBS〈传统中国文学版〉上与网友的切磋讨论。本来 此文只是要阐述中庸,但为了能够彻底阐释清楚中庸之道,所以愈写愈多,终至加 入了原要写在《大中至正》与《觉知圆净》之内容,以求义理明白,竟写成了五万 多字的长文。依我原先的写作计划,并没有要特别为了《中庸》而写作一篇文章, 而只是要将相关《中庸》的儒家阐述放在《大中至正》关於「诚意」与「格物致知 」的篇章,而将佛道两家的相关阐述放在《觉知圆净》。现今写成此文,虽然不符 原来计划,但却可以一文而贯通儒道佛三家修持之学,或许反而较为适合众生因缘 。 本文中所引用的一些经典词句,为了读者容易理解,会用现代容易理解的字来 代替古字,例如用「舍」代替「舍」。而对於佛经常用的「善男子」一词,考虑到 女性学佛者的角度,以及会通儒家的角度,所以本文一律改为「善君子」。另外, 《圆觉经》所译「轮转」,本是「轮回」之义,因而本文皆以「轮回」代替。 本文论述乃是直指孔子中庸的功夫核心,说明了如何修持「中」的心性功夫, 更又阐释为何孔子要补述「庸」字而形成「中庸」之道。然後再说明与「中庸」相 关的「诚谦」、「忠恕」、「□矩」、「格物致知」等儒家概念,以及道家的「虚 静」概念,和佛家的「止观」、「定慧」等概念。 儒道佛三家的心性修持,虽有表面形式上的种种不同,但究其功夫的核心基础 却是完全相同。譬如数字系统可以有{Ⅰ,Ⅱ,Ⅲ,……}的罗马数字系统、{一 ,二,三,……}的中国数字系统、{1,2,3,……}的阿拉伯(印度)数字系 统。这三种不同表述形式的数字系统及其四则运算,虽然在词汇表达上是完全不同 ,但却都是指向同一意涵的数学内容,也可以进行数学内涵一致的表述与运算。因 此,就数学内涵来说,三者是完全同等的。但若是不从数学内涵上去理解,却纯粹 只是钻研其字汇表达与字形样式,错将数学当成文学或文字学来研究,那就会误以 为三种系统有著不同内容。三种数字系统的确有著不同文字词汇的表述内容,但其 数学内容却是完全相同的。例如 MMMCCLXVIII 三千二百六十八 3268 这三个数字都是表达“3268”的数量意涵,但却有不同的表述形式。在数量意涵上 三者是相同的,但在文字表述上三者就有差别。而儒道佛三家在心性修持上的功夫 ,也是如此;虽然在学说表述上有著不同形式,但在心性修持的基础本质上却是完 全相同,只是在境界与目标上有所差异。 孔子的中庸之道,其实乃是传承自中国上古以来所谓「中」的心性修持之道, 而又基於他自己的修持体认,再加上「庸」字,而创立「中庸」一词。然而对於孔 子的中庸之道,子思《中庸》所用以诠释的「诚」字,就已经不能完全契合原意, 而无法完整含摄孔子的「中庸」意涵。後世儒者所论述的中庸,又有许多诠释不足 ,而不能完全阐发孔子中庸的真正义理;更有一些诠释误谬,而歪曲了孔子中庸之 道的原本意涵。孔子《中庸》在世曾感叹说:『道其不行也矣夫!』,而孔子中庸 的真正道理果然在後世儒家就逐渐遗隐,遂衍生了後世儒者的种种不同解说及一些 误谬理解,正应了《庄子.天下》所述: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 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後世 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孔子中庸之道的真谛,在儒家乃是遗隐久矣!本文乃是作者尽己微薄之知,力 图还原孔子中庸真谛,也力求阐明儒道佛三家心性之学在人文上的会通。以下即就 勉力阐述孔子中庸的真正意涵,并尽己说明其与佛道两家心性修持功夫的关系。 本人对於此文内容,自觉尚不满意,可能还有许多细节需要修正,也还需要增 补一些论述;所以一些文字上的遗误阙漏,尚请网友见谅!但我想以初稿形式先发 表,再根据网络上读者们的回应讨论,才容易知道此文还有什麽地方需要修改。本 来我答应BBS网友,说只要等几天就可以回应关於中庸的问题,结果至今竟然拖 了几个星期才回应。今天已至除夕,我想就还是在过年前发表吧,也顺道祝网友们 新春愉快! 最後在此,特别致上对 交通大学钟铎社 欧政隆师兄的衷心感谢, 谢谢他长久以来对我在佛学研究上的讨论与指教。 东岐明 2007.2.17. 於台北 〈本文〉 ◎中庸第一 所谓「中」的心性修持,乃是起於中国上古的文化传统。《论语.尧曰》记载 帝尧训勉帝舜说:『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而《尚书.大禹谟》更记载帝舜训勉夏禹说:『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 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两者所谓的「允执其中」、 「允执厥中」,就是指称“要适当地持守此一「中」的心性功夫”。《大戴礼记. 五帝德》也记载孔子论述帝喾说:『执中而获天下』,而孟子《孟子.离娄下》则 论述商汤事迹说:『汤执中,立贤无方。』,可见「中」的心性功夫,乃是理想帝 德所应具备。而『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句,更被举为 儒家道统的十六字心传。那麽上古传统所谓「中」的心性修持究竟是什麽呢? 「中」作为心性功夫的字义,并非指「中间」之「中」,而是指「心中」之「 中」;也就是指称「内在」之义,代表了某种修持内心的功夫。《管子.内业》阐 述说:『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於中,治 言出於口,治事加於人,然则天下治矣。』,又说:『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 是谓中得。』(「物」是指“相对於心的外物”,「官」是指“感官”),更描述了 心性操持的内在层次而说:『我心治,官乃治。我心安,官乃安。治之者心也,安 之者心也;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彼心之心,音以先言。音然後形,形然後 言,言然後使,使然後治。』。所以「中」的心性功夫,乃在於不以物象扰乱感官 ,又不以感官扰乱心神,更达至超乎语言形象发生的心中之心—含藏在心中的内心 !那这功夫到底是什麽呢?就让我们以自己内心来简单体验一下吧!(以下所谓「观 照」—「觉照观察」—简单来说,在世俗上可以是指「不动思维念头的观察」。) 一. 首先你先观照自己的身体与外界物体,可以确定外物的存在,而你的身体也存於外 物环境之中。在这种认知层次上,你会觉知到自己身体正在观察外物,而你就是这 个身体。这种觉知境界就相关於一般人所以为的唯物论境界。 二. 其次你再观照自己的感官觉受(感受)与身体,可以确定感受的存在,而你的感受乃 存在於身体之中。在这种认知层次上,你会觉知到自己的感受,正在观察著身体与 外物环境,而你就是这个感受的心灵主体。这种觉知境界就相关於一般人所以为的 灵魂论境界。 三. 然後你更观照自己的心灵感受,虽有种种情绪与思想,但却有个超乎这些感受的心 在观察,因而可以确定有个心中之心的存在,含藏在心灵感受之中。在这种认知层 次上,你会觉知到「中心」正在观察著心灵感受与外物环境,而你就是这个「中心 」。因而当你守持「中心」,就可以觉知到那些思想情绪感受和外物环境一样,其 实都是外在於你;这种觉知境界就是中国上古传统所谓「中」的心性功夫基础。 以上这种逐渐超越外物影响,而觉知到内心深处的真正中心;逐渐达到观照内 心思想情绪犹如观照外物境界,而使自我心性超脱於内心情欲思潮与外物环境变化 。这种逐渐升华自己觉知境界的修持过程,就是董仲舒在《大学》所说的「格物致 知」。而《大学》所谓「格物致知」而「诚意」,也就对应了《中庸》以「诚」而 阐述「中」的心性境界。人之生命自然本具觉知之性,中庸之道正是用以率引觉知 之性,而儒家教化正以修持中庸之道为基础,所以《中庸》说: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之道所修持「中」的心性观察,既然基於生命本具的觉知,也就不离人的日常 生活与生命,所以《中庸》会说: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中」的功夫所指涉的心性觉知,并不是「所思想」「所感受」的种种内心境 界的思绪、情绪或欲望,而是那个「能思想」「能感受」而超乎於思想与感受的「 中心」,所以《管子》才说『心以藏心,心之中又有心焉。』。而这「中心」乃是 超乎一切情绪感受,所以《中庸》会形容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中庸》所谓「喜怒哀乐之未发」,并非是指情绪平静的思维心,而是指超越情绪思 维的觉知心;「未发」乃是形容觉知之先验於情绪思维。因而所谓「中」的修持, 并不是情绪没有表现喜怒哀乐,而是自心觉知超乎喜怒哀乐而不受思想情绪所扰乱 。这种「中心」不受扰乱而能善用思想情绪,所表现在外的行为风□也就容易和於 礼法,所以《中庸》会形容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所谓: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也就是颂扬形容中和行持乃是君子利益天下的基本修持;因为君子若是缺乏 中和行持,就容易受外物环境与内心思想情绪所扰动,而不能有效适切地行事为人 ,更难以作为公正的领导者。所以孔子《中庸》称赞帝舜说: 『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为舜乎!』 也就是说明舜对於民众争端的两方意见,乃是不受思想情绪所扰乱,而善持其「中 心」以观察,以作出对於民众事务的公正裁决。这种风□表现也就对应了《管子. 内业》所说的『神明之极,照乎知万物,中义守不忒。』、『正心在中,万物得度 。』。帝舜具备了这种「中」的心性修持,虽然面对外境人事的种种变化扰动,但 以守中而恭己正心而应万事变化,所以孔子《论语.卫灵公》会感叹说: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而这种「中」的心性功夫,既然能使自心觉知超乎情绪,也就可以常保心境平 和而使身体气脉趋向通畅,自然生起身心的和谐喜悦,所以《周易.文言传.坤》 阐释说: 『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於四肢,发於事业,美之至也。』 而《管子.内业》也说: 『是故圣人与时变而不化,从物而不移。能正能静,然後能定。 定心在中,耳目聪明,四肢坚固,可以为精舍。』 『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藏以为泉原,疾然和平,以为气渊。 渊之不涸,四体乃固,泉之不竭,九窍遂通。』 关於「中」之修持的初步身心感受,你可以藉由前述的观照方法,收摄心神以 专注观照内心与外物的境界。一旦你的功夫稍能契入「中心」,身体就会自然觉受 到气的生起上行(注意!不是用心念去导气上行,而是在观照中自然发生。),初步 可使身躯自然挺直(这就是佛家禅修的初步身心反应的所谓「持身法」)。而当你身 心不宁时,藉由修持「中」的观照功夫,以「中」观照身心不宁的情境,也可以使 你容易复返心境平和;所以《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就记述说: 『故君子怒则返中,而自悦以和;喜则返中,而收之以正; 忧则返中,而舒之以意;惧则返中,而实之以精。 夫中和之不可不返如此。故君子道至,气则华而上。 凡气从心;心,气之君也,何为而气不随也。 是以天下之道者,皆言内心其本也。』 而随著你的「中心」观照功夫逐渐深入,自然也就会逐步变化身心,而致心境平和 及气脉通畅。 所以这种「中」的心性功夫,也有觉知境界的深浅差异,因而需要在生活中时 时修持「中心」的观照功夫,以致能够日渐升华觉知心境,以及维持正定心境而不 堕入思想情绪的扰乱,因而孔子《中庸》会说:『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而小人则违反了这种修持中心的正确观照功夫,平时就只是随著一己思想情绪来 行事为人,所以孔子《中庸》会说:『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然 则为什麽孔子还要为「中」的修持功夫,加上「庸」而成为「中庸之道」呢? 因为「中」的觉知观照,虽然能使自心超越物欲而趋向清明,而可以逐渐舍离 对於外物环境的粗浊情欲贪爱,却也强化了一己自我心性的觉知体验。君子一旦陷 於贪执自我心性,也就可能逐渐强化对於自我人格的贪爱,而容易沉溺於圣洁心境 的自我崇拜,从而外在言行就会表现出自恃高洁的道德傲慢,甚而汲汲於世人崇拜 的名位尊崇。这种人格偏邪往往可以见於自命神圣者的自我崇拜的言行之中,而人 们在对其狂热信仰下更可能会造就「以善之名」的邪恶行径。所以孔子为了要避免 这种沉迷於自我崇拜的人格弊病,以求君子修持能够达致「正中」而非陷溺「邪中 」,才会加上「庸」字。孔子所谓「中庸」之「庸」,就是代表君子自处的「平庸 」、「平常」、「平易」之意涵,正如孔子《中庸》所述: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馀不敢尽。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尔!』 从而使君子守中的心性修持,可以避免自命圣洁的道德傲慢,以能不怀自我崇拜而 真正行善惠世,所以孔子《周易.文言传.乾》才会阐述作为领导者的正中理想德 行而说: 『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 《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然而君子要真能「德博而化」,就不仅要可在静默修持下守中,也要能在动变世事 下守中,以能善巧用中而权变应世;所以孟子《孟子.尽心上》就批评儒者子莫的 执心守中却无能应事,而说:『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所 恶执一者,为其贼道也,举一而废百也。』。君子在世事动变下守中,超脱於情欲 扰乱,不依外在倚仗而为人处世,从而成为真正强者,正如《中庸》所述: 『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於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所以孔子《中庸》回答「子路问强」而说: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正对应了孟子《孟子.滕文公下》所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 ,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因而孔子《中庸》会赞扬君子中庸之不染自我崇拜,也就不求世人崇敬,而说:『 君子依乎中庸,□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所以他《周易.文言传.乾 》就阐述了君子中庸持守正道的隐□节操而说: 『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世而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所以《中庸》才会形容中庸之道的应世风□而说: 『故君子之道,□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 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又形容君子处世的中庸风□而说: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 ,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 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 而不求於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 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 ,反求诸其身。」』 孔子对於「中」的心性修持有著深刻了解,所以才会提出「庸」,而开创出「 中庸」的儒家心性修持。孔子中庸的心性修持,本是平易近人而入世的觉知观照之 道,就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时时守中观照,而应变世事;所以君子守持中庸,虽然不 染自我崇拜,不求世人崇敬,但也绝非不关怀世人;因而孔子《中庸》会阐述中庸 之道而说: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然而在修持心性上:智贤之士往往强求得中,而不能见庸;愚及不肖者往往庸碌无 勉,而不能守中;所以孔子《中庸》感叹—人们生命本具觉知,但却鲜能深刻体察 觉知之道—也就评论世人修持心性的常见弊病而说: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因而孔子《中庸》就感叹他当时民情的庸碌不及,而说:『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 久矣!』;而《论语.雍也》又赞扬中庸乃是至善德行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 矣乎!民鲜久矣!』。另一方面,孔子则也强调了中庸之道乃是不可强求贪得,因 为贪求得道反而会陷於自命神圣的邪误之中,所以他《中庸》说: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孔子就感叹:人们常因为功夫看似简易,而自以为容易,竟而轻忽以致心性陷 溺於情欲偏邪之中,所以孔子《中庸》说: 『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陷阱之中,而莫之知避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而他《论语.子路》也更表示了「狂之有为」与「狷之有守」就算不及中庸,但 在君子人格修持上也不失为次等抉择,而说: 『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因而孔子才会赞美他的得意弟子颜回之善守中庸而说: 『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孔子的中庸之道,正是要在容易偏误陷溺的人心危迷之中,发显「正中」的微 妙道心,以致君子持心能够精粹专一,而允当适切地执持「中心」的觉知观照以应 变世事;也就彻底承继了帝舜训勉夏禹的十六字心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诚谦第二 《中庸》作者子思,基於孔子《周易.文言传.乾》言论□阐述「龙德正中」 的『闲邪存其诚』,以「诚」为本而开创了《中庸》的思想诠释体系。然而子思所 用以诠释的「诚」字,其实只对应了孔子「中庸」之「中」,却漏失了「庸」的意 涵。孔子所谓「中庸」,乃是基於心行修持而论;而孔子所谓的「诚」,乃是基於 心行表现而论。「中」的心行修持,正对应著「诚」的心行表现;而「庸」的心行 修持,则对应了「谦」的心行表现。如同孔子认为「正中」需要「庸」的修持才能 完备,「至诚」也需要「谦」的表现才能完备;所以孔子「中庸」一词应以「诚谦 」此词诠释,才能完备阐述其真正意涵。 《周易.卦辞》阐述〈谦〉卦说:『谦:亨,君子有终。』,《周易.序卦传 》则说:『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周易.文言传.乾》阐释「亨 」字说:『亨者,嘉之会也。嘉会,足以合礼。』,正就对应了孔子所谓「克己复 礼」的美德风□。《周易.彖传》乃阐释〈谦〉卦的哲理意涵而说: 『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 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周易.象传》则阐释〈谦〉卦爻辞说: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鸣谦贞吉,中心得也。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正展现了君子谦卑自守以修持「正中」之心,勤劳敬慎而德博化民。所以《中庸 》首章在阐释「诚中」的心性修持以前,会先阐发「谦庸」的修持表现而说: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莫见乎隐,莫鲜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因而《大学》也就阐释「诚意」实践乃在於「自谦」而不「自欺」(宋明理学在此将 「谦」改释为「慊」,是错误的解释!),也就警惕了儒者不要陷入傲慢做作的伪善 行径,而说: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 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以《大学》就将「诚意」之道,分为天人两道的互补修持:天道在於「格物致知 」的「诚中」修持表现,人道在於「止於至善」的「谦庸」修持表现;正对应了孔 子《中庸》所述: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而君子诚谦的行持表现,正可对应於孔子《论语.宪问》所谓的『下学而上达 』。「诚以上达」以致智慧,就会尊崇美德的觉知心性,因而效法品行敦厚以崇尚 礼度;「谦以下学」以得知识,就会启发辨问的反思学习,因而可以复习故旧学说 而通晓新知;而增进一己智慧与知识(智识)的广度与深度,而达到君子为人的高明 境界,而可持守中庸之道,所以《中庸》说: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君子诚谦应世在社会上待人处事的行为风□,就是「忠恕」。「忠」是「诚」 以待人处事的行为风□,其根本操守就是孔子《论语.雍也》所谓:『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谦」以待人处世的行为风□,其根本操守就是 孔子《论语.卫灵公》所谓:『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心行「诚谦」以推 己及人,正是「忠恕」以待人处世的行为风□,也就是「仁」的人格风□;所以傅 玄《傅子.仁论》阐释说:『夫仁者,盖推己以及人也。』,正如孔子《论语.雍 也》所述:『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因而孔子《中庸》会阐述说: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於人。』 所以《大学》乃以「止於至善」作为三纲的实践起始:因为其「止」的意涵可以关 联「恕谦庸」的人格精神,而其「至」的意涵则可以关联「忠诚中」的人格精神; 「止於至善」也就对应了「庸以中正」的人格操守表现。因而董仲舒《春秋繁露. 循天之道》会阐述仁人的人品修养而说: 『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 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 「忠恕」的为人处事,应用在治国为政上就是董仲舒《大学》所谓的「□矩」 之道。所谓「□矩」乃是巧用了「□」字的双重字义而对应了「忠恕」意涵。「□ 」字有“修整洁净”与“以绳度量”的双重意涵,而引申有“修身而推己及人”之 意。「矩」字则是原指“画方的工具”,而後引申成为“为人行事的法则”,更而 代表“治国为政的法则”。所以「□矩」之道,乃是意谓“自洁修德,以身作则而 推己及人”的治国为政风□。 儒家入世之道,由心行修持的「中庸」之道,到心行表现的「诚谦」之道,以 至待人处事的「忠恕」之道,终至治国为政的「□矩」之道,乃是儒家之道的一贯 基础,也就承继并发扬了上古中国「允执厥中」以平天下的「中道」传统。因而孔 子《论语.里仁》也就本於中道传统,以之作为儒家思想的一贯基础而说: 『吾道一以贯之』。 -- 东海岐居 淑世明道 狂知狷行 浪游混迹 潜心觉灵 颠思覆想 因成缘熟 了尘离幻 -- ※ Origin: 交大资工凤凰城资讯站 <bbs.csie.nctu.edu.tw> ◆ From: 218-166-59-151.dynamic.hinet.net |
阅读文章: 第 6580/7167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