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medicine ◎ 医疗保健    板主: dave5
阅读文章: 第 3218/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coffee.bbs@bbs.me.nctu.edu.tw (想念小水滴~~), 看板: medicine
标  题: 肝癌 其实是可以预防的
发信站: 机械工厂 (Thu Nov  9 10:58:52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csnews.cs.nctu!news.cs.nctu!WOLF
Origin: bbs.me.nctu.edu.tw

文/邱玉蝉
台湾有将近三百万的B型肝炎带原者、30万C型肝炎患者,去年有超过一万人死於肝病。

从国父孙中山、画家杨三郎、联合报创办人王惕吾,到与肝癌奋战六年的大学生林芳如,
肝病俨然成了「国病」。

然而这些不幸,有一半都是可以事先预防而避免的…。

-------------------------------------------------------------------------------------------------------
全台湾大约每六个人就有一人,体内潜伏肝炎病毒,其中300万名是B型肝炎带原者,30万
名C型肝炎患者。这些人如果不追踪治疗,有一部份的人可能会在中年以後变成肝硬化、
肝癌。

糟糕的是,B肝带原者有三分之二,也就是两百多万人,C肝患者有90%(27万人),并
不知道自己身陷险境,直到肝痛求诊,已经来不及了。

细雨霏霏的周六上午,计程车客人要赶赴丧礼,「肝癌,满倒楣的,」她说。司机马上
叫起来:「我哥哥明天下午出殡,也是肝癌,啊,没效啦,六个月就死了。」阴雨的天
空似乎更阴沈了……。

但是研究与防治肝炎的学者专家说,肝癌其实是可以先下手为强、事先预防的,做好肝
炎筛检与持续追踪检查,「倒楣」、「三到六个月就死」之类的感叹可以逐渐减少。

经过多年努力研究、防治与对新生儿注射疫□,过去16年来一直都是台湾民众死因第一
名的肝癌,今年降为第二名,就是鼓舞人心的明证。

下一世代,台湾人将不再活在肝癌的阴影下,因为目前14岁以下的儿童都接种B型肝炎疫
苗,使得他们B型肝炎的带原比率只有2~3%,而B型肝炎正是肝癌的主凶。一想到自己推
动的「削减顾客计划」B型肝炎防治能够奏效,台大医院肝炎研究中心主任陈定信感到相
当振奋。

台湾去年死於肝病约为一万六百人,相当於铁达尼号罹难乘客人数的七倍。其中半数是
肝癌,另外一半是慢性肝炎与肝硬化。

其实,「每年因肝病去世的这一万多人中,有很多人是无辜枉死的,」许金川说。

多数人不知道,即使肝脏已经有一个7~8公分的肿瘤,照样可以爬山、游泳,一点异状
也看不出来。

「一有症状,尽早就医」对多数疾病来说或许是正确的,但是对肝病而言,却不尽然
。因为等到出现症状,肝脏的肿瘤通常都已经长成10公分以上,像木瓜一样大,往往为
时已晚。这也就是为什麽多数肝癌病人求医时,只剩3~6个月生命的原因。

中华民国历史上,死於肝癌最有名的人物是国父孙中山。民国13年国父抱病由南京北上
到天津开会,身体发冷发热,腹部阵痛,这些都是肝癌末期的症状,同年年底到北平协
和医院开刀,证实果然是肝硬化与末期肝癌,隔年就与世长辞。国父从发现症状到辞世
只有三个月而已。

不只国父,肝癌还夺走副总统陈诚、台湾省议会第一任议长黄朝琴、前国民党副□书长
郑心雄、前民进党籍国代李宗藩、画家杨三郎、联合报系董事长王惕吾、歌手薛岳等人
的生命。台北市长陈水扁的父亲也是因为肝癌去世。称肝病为「国病」并不为过。

预防先从了解起

预防肝癌就要从了解肝脏开始。

肝脏有两大特色:

第一,只有肝表面的包膜(就像剥开橘子可以看到一层白色薄膜)才有神经,肝脏其他部
位因为没有神经,所以除非肝癌侵犯到外层的包膜,否则再大的肿瘤也不会痛。

第二,肝脏只要剩正常的五分之一大小,就可以维持正常功能。也就是说等到肝脏被破
坏了80%时,才会产生肝功能失调的症状,例如食欲不振、黄疸等。所以肝炎、肝硬化
、肝癌除非是很严重或是到了末期,否则不会痛、也没有症状。

三年前因肝癌去世的林芳如,大学二年级时有一天上体育课,被同学撞到腹部,疼痛不
已到医院检查,才发现原本应该是柔软的腹部已经是硬的,肝脏内一个13公分的肿瘤破
裂。在此之前,她是一个怀抱著美梦,活泼又健康的少女,丝毫不觉身体有任何异样
,在和肝癌奋战了六年後,写下了《我不能死,因为我还没有找到我的遗嘱》一书後
,她还是离开了,去世那年才25岁。

如果在还没有症状之前就发现的肝癌,则治愈率相当高,有50%的人可以活10年以上,也
就相当於完全治愈。

前监察院长黄尊秋在一次健康检查的腹部超音波中,发现肝脏有一个类似肿瘤的水泡
,经过酒精注射治疗後,去年以手术切除。现在他脸色红润,每天照常运动、爬山,
脚力还胜过年轻人。手术後一年来,黄尊秋的肝脏已经再生了将近80%。

但是,目前有机会能够在「身体看起来还好好的」时候,就发现罹患肝癌,因此救了一
命的人,实在是少数。

这些不知情的人,往往就是最大的无辜受害者。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的肝脏躲著病毒,
往往一躲就是20~30年,在里头神不知鬼不觉地慢慢繁殖,等到时机成熟,一跃而成为
肝癌。

要免於自己沦为肝癌的刀下俎,第一步就是要先确定自己是否为B型肝炎带原者或已经罹
患C型肝炎。

B行肝炎病毒是罪魁祸首

在台湾,B型肝炎病毒正是造成肝癌最主要的凶手(约占80%),C型肝炎病毒则是第二号
凶手(约占10~15%)。这些人罹患肝硬化或肝癌的机率是正常人的150倍。「肝炎、肝
硬化、肝癌是肝病的三部曲,」台大许金川说。罹患慢性肝炎,接下来可能的变化是肝
硬化,然後是肝癌。这是肝病发展的典型模式。但是,目前也已知道并不是每个感染的
人都会照这样的发展。至於谁容易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科学家们正加紧研究中。

什麽人容易感染B型肝炎?母亲是B型肝炎带原者,在生产的过程透过胎盘或产道,把病
毒传染给婴儿的机率相当高。所以,婴儿很可能在出生两三个月後变成B型肝炎带原者,
而且终身带原,B型肝炎因此能够一代传一代,绵延不绝。至於最早的B型肝炎感染源从
何来?开启台湾肝炎研究的和信医院荣誉院长宋瑞楼,也尚未解开谜题。

这些出生就感染B型肝炎病毒的人,和正常小孩一样健康地成长,由於病毒的潜伏期长,
往往直到青壮年,正担负家庭与社会的重责大任,才发病转变成肝硬化或肝癌。

根据研究成年男性带原者,如果母亲也是带原者,那麽会有一半的机率死於肝脏疾病,
女性则有四分之一的机率死於肝脏疾病。

为什麽一出生就已经感染,却要等到成人才发病呢?台大内科教授陈定信对於这个现象
有一精辟的比喻。因为幼儿的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分不出什麽是外来的,什
麽是自己的,所以会把早早就侵入的肝炎病毒当成自己人。等到长大成人,免疫系统健
全时,才惊觉原来定居在肝细胞数十年的病毒竟然是个敌人,於是展开炮火攻击,从家
里看到窗外有坏人,就放一门大炮,连房子也打掉了,於是就发生肝细胞坏死,也就是
肝炎。

这正是B型肝炎病毒阴险,令人恨得牙□之处。B型肝炎病毒并不直接破坏肝细胞,而是
躲在肝细胞里。人类免疫系统中有一种「细胞毒性T细胞」,为了消灭B型肝炎病毒,不
得不连肝细胞一起摧毁。最无辜的当然是肝脏,警察跑到家里来抓小偷,虽然小偷被打
到,但房子也没了。忠厚、老实的肝脏,就这样任B型肝炎病毒一而再、再而三地欺负。

在台湾,每五个成人就有一个是B型肝炎带原者(美国是千分之一),除了妈妈传染给
孩子之外,经常输血或打针的人,也比较容易感染B型肝炎。

台湾人特有的打针文化也是肝癌的帮凶。在医界,大家都知道,病人来看病,如果不为
他打一针,可能这个病人就再也不来了。过去医疗环境不佳,打针针头甚至没换,只用
酒精棉擦一下就重复给下一个病人使用。B型肝炎病毒因此针针相传。

C型肝炎针针相传

针针相传的不止B型肝炎病毒,也包括C型和D型肝炎病毒。

根据卫生署委托的研究发现,台湾西部有某些村的村民C型肝炎罹患率高达44%以上。後
来才发现因为民众经常前往打点滴的诊所和药房,为了省钱,整套注射器具很少更换,
而引起全村的大感染。

山地部落没有医护人员,医疗环境不佳,医疗器具、针头消毒不完全,C型肝炎的感染率
也较高。

因为C型肝炎病毒在血液中的量很少,所以不易经由母亲的胎盘或产道传染给婴儿,必须
透过输血或注射直接感染。台湾在民国81年开始对捐血血液筛检C型肝炎病毒,在此之前
曾经输过血的人约有15~20%的人可能感染C型肝炎病毒。

前不久才喜获麟儿的东帝士集团董事长陈由豪,就是在年轻时因为肾病住院打针,而感
染了C型肝炎,从此展开和C型肝炎的长期抗战。在27年後终於大获全胜,把C型肝炎病毒
轰出去。

毅成建设总经理王启元的妻子胡慕洁就没有这麽幸运。她每年都做全身健康检查,肝功
能都正常,然而健康检查项目中并未包括C型肝炎的筛检。所以她一直都不知道自己早在
六岁那年就因为烫伤住院感染了C型肝炎。去年,她因C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癌去世,
才46岁。不论识与不识者,看到照片上高雅甜美笑盈盈的胡慕洁就这样枉死,莫不感到
怅然,遑论她的家人。

如果已经有B型肝炎带原或是C型肝炎的人怎麽办?中研院院士陈定信说,带原者的情况
很复杂,从没病(健康带原者)到有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因此一定要检查。了解肝
脏现在的状况——只是发炎?或是已经硬化?还是长出肿瘤?若是发炎,则必须视情况

接受治疗
。

肝脏好不好,检查才知道

肝脏没有神经,多数的肝病病人不会感到疼痛,也没有其他症状,所以肝脏好不好要靠
检查才知道。定期检查就像是保全系统的监测一样重要。

看过太多肝癌病人一来求医就是末期,一家人哭哭啼啼,许金川相当感慨地说,悲剧是
可以避免的,只要定期监测肝脏状况。

但是,一般人抱持的态度多半是「我不会那麽倒楣吧!」就好像生活在台北的人都知道
小偷很多,但是反正自己不曾遭小偷,就置之不理。「但是如果以保全系统监控,可以
把小偷作案机率减到最低,」许金川比喻。

药学系毕业的李先生本身是B型肝炎带原者,虽然有医学知识,但是27岁的他,仗恃年轻
力壮,自信健康不会有大问题,所以并没有定期追踪。只是拗不过女友的要求,参加「
肝炎防治基金会」所举办的筛检,却意外发现血中「α胎儿蛋白数值」很高(肝癌的
可能徵兆之一),紧接著进一步的血管摄影与电脑断层检查,确定是两公分的肝癌。
在去年4月手术後,除了身上多了刀疤外,一切如常。家人在他的鼓吹下,都做了检查
,结果发现全家都是B型肝炎带原者,所幸目前肝脏检查都正常。

肝功能正常,不代表没有肝病

定期追踪肿瘤的蛛丝马迹固然重要,方法也要正确,才能在肝癌小如花生米时,用酒精
注射、栓塞饿死或是手术割除。

B型肝炎带原者、C型肝炎、慢性肝炎(肝脏酵素GOT、GPT检测值连续半年不正常)、肝
硬化、家族中有人罹患肝癌者,都是肝癌的危险群。这些人应该每半年追踪一次肝脏的
状况。

此外,到医院定期检查要记得两件事:

1.找肝胆或肠胃专科医师。现在医学分工很细,不是每个医生都懂得肝病,所以一定要
找专科医师。
2.检查项目最好要包括三项:肝功能检查、血中α胎儿蛋白、腹部超音波。

这三项检查到底可以检查出什麽?

一、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可以看出肝脏是否正在发炎,但是不能及早显示是否有肝硬化或肝癌,更不
能检验出是否感染各种肝炎病毒。

肝功能检查,是指抽血检查肝细胞内的酵素(即GOT、GPT)。正常值会因各家医院的标
准值而有异,不过一般都在40单位以下。

这两个数据只能代表抽血那时之前,肝细胞有没有发炎、坏死。肝细胞若坏死,这些原
先存在於肝细胞内的酵素,就会跑到血液中,因此检测值就会升高。

宋瑞楼认为,GOT、GPT更应该称为肝细胞坏死指数才对。GOT、GPT并不能做为肝功能好
坏的唯一指标。

在医院门诊里,很多病人一听到癌症末期,最无法接受的是「我每年做肝功能检查都正
常,怎麽会?」但「即使是已经罹患肝硬化或是肝癌,这些检查还是可能正常,所以只
有肝功能检查是不够的,」许金川说。

「如果还有明天」演唱者歌手薛岳,本身是B型肝炎带原者,在台湾检查时他的肝功能正
常。不久到大陆演唱,腹痛求医,却已经是肝癌末期了。

目前全民健保提供40岁以上的人所做的健康检查,虽然包括肝功能检查,但是并不能检
验出是否有B型与C型肝炎,甚至肝硬化、肝癌等肝病。很多人却不了解这一点,以为肝
功能检查正常,就可以安心。宋瑞楼和陈定信曾经努力争取把B型肝炎抗原检查包括在
健保的健
康检查项目内,可惜未被采纳。

要彻底筛检出早期的肝癌,除了肝功能检查外,还要再做血中α胎儿蛋白与腹部超音波
检查才可以。

二、血中α胎儿蛋白(AFP)
抽血检查血中α胎儿蛋白,也是在早期就抓出肝癌的好方法之一,正常值小於20ng/ml
(每个检验单位的正常值会略有差异)。

α胎儿蛋白只在胎儿时期分泌,出生後就消失。但是肝癌病人不知道为什麽又开启这种分泌
功能,所以α胎儿蛋白值会升高。如果血中α胎儿蛋白无缘无故超过400ng/ml以上时,约
有95%可以确定是肝癌。不过约三分之一的小型肝癌病人,α胎儿蛋白值正常,所以也不
能只靠它来诊断肝癌,必须再加上腹部超音波,才能早期诊断。

三、腹部超音波
超音波检查不痛,时间又短,就像是医生的第二个听诊器,可以透视肝脏和其他腹部器
官。肝硬化与肝癌都可以藉由腹部超音波检查出来。

约一公分大小的肝癌就可以藉由超音波检查出来。一般来说,肝癌从一公分长到三公
分,最快约需4~6个月左右。所以如果第一次做超音波没看到肝癌的话,4~6个月後
再照一次,肝癌应该还在三公分以下,治疗的效果应该不错。这是肝癌危险群必须4~6
个月做一次超
音波检查的原因。

台湾人的头号敌人——肝癌,在医生眼中其实也不是完全束手无措,只要在还没有感觉
到它的存在时,就先逮住它,加以制裁,就有痊愈的机会。

所以,爱肝的第一步不是去买「顾肝」的药吃,而是去筛检,了解它是否正在受苦?肝
炎病毒是否欺负它?只要定期检查,及早缉凶,肝癌不会是绝症。

谘询单位:
*  肝病防治基金会:电话(02)2382-5234;网站:http://www.liver.mc.ntu.edu.tw/
*  德桃癌症关怀基金会:电话(02)8773-1261;网站:http://www.cancercaring.org.tw/
*  台湾癌症临床研究发展基金会:电话(02)2875-7629;网站:http://www.vghtpe.gov.tw/~tcfund
*  台湾癌症基金会:电话(02)2396-8006;网站:http://www.fcf.org.t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Common Health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康健杂志版权所有


--
□□□           coffee @ adsl-61-56-239-206.BC.sparqnet.net           □□□
           交 通 大 学 机 械 工 程 学 系 电 子 布 告 栏 系 统           
□□□                   telnet://bbs.me.nctu.edu.tw                    □□□
阅读文章: 第 3218/427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