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连线宗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2118/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YHHuang.bbs@bbs.cs.ntust.edu.tw (昂首阔步看蓝天), 看板: religion 标 题: [佛教] 《金刚经释》~29 发信站: 台科大资管银河之旅 BBS (Tue Aug 7 18:41:10 2007) 转信站: Lion!news.nsysu!ctu-gate!news.nctu!news.ntust!NTUST_MI Origin: bbs.cs.ntust.edu.tw 金刚经释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索达吉堪布 著疏 「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须菩提!所谓的佛法,其本性并非实有,故非佛法。 在名言现相中,释迦牟尼佛在众生面前宣说了八万四千法门,这些都如阳焰、水月般 存在,实相中无任何所谓的佛法存在。而名言显现法中,所谓的佛法也是众生通过积累资 粮因缘才得以遇见。 以胜义谛解释佛法即是非法,为什麽呢?佛身庄严色身、言行等,通过布施等因缘可 得,但在胜义中这些法犹如兔角与石女儿,是本体空性。《宝性论》云:「善逝如虚空, 六根现受因,所见无大色,所闻净妙语,所嗅佛戒气,所尝圣法味,所受等持乐,所证深 性理,若细思维者,则受胜义乐,善逝如虚空,远离诸法相。」另一种理解方法:内道弟 子共同承认佛法是灭除众生痛苦的妙雨甘露,但以胜义理论深入细致抉择时,彼等仅仅是 世俗中的假相,是引导众生的方便法而已,真正的法是离一切戏论边执的实相无为法。如 《中论》云:「何者耽余法,有实或无实,彼等佛教中,并未见真谛。」又云:「若有为 自相,及无为自相,彼由彼性空,是为自相空。」《现观庄严论》中云:「不执著诸法, 不见自相故,智慧所观察,一切无所得。」六祖也曾认定:佛经并非真正了义的佛法,因 为这是肉眼的境界,而肉眼的境界并不究竟,了义佛经的内涵是慧眼境界。此外义净法师 译文为「佛法者,如来说非佛法,是名佛法」,词句上稍异,而意趣一味。 下文阐述小乘圣果与般若空性的关系,小乘圣者与凡夫不同,其特点是证悟了人我空 性,破除了实执。小乘预流果到阿罗汉果之间,如果未证悟般若空性,那麽沙门四果也是 不能得到。麦彭仁波切在《辨答日光论》和对□沙格西的辨论书等论著依靠教理再三重申 :大乘所抉择的缘起空性,声闻、缘觉也必须要通达,如果没有通达般若波罗蜜多,那麽 声闻自宗所承认的果位也无法建立。般若经云:「凡执实相者,皆无三菩提之解脱。」《 般若摄颂》中亦云:「谁求声闻独觉果,乃至法王如来果,皆依般若法忍得,离此恒时不 可得。」宁玛自宗并非认定声闻缘觉必须通达全部法无我空性,但如果法无我的一分也未 通达则不能超离三界。 小乘圣果指沙门四果或者沙门八果。四果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和罗汉果,八种 果位分别为:预流向和预流果,一来向和一来果,无来向和无来果,阿罗汉向和阿罗汉果 。向指的是即将到达而尚未到达,正朝果地前进,如预流向还未得预流果,时正向果的方 面努力,是在凡夫人的基础上向预流果方面修,称为预流向。预流果则已经远离了凡夫的 庸俗分别境界,已超凡入圣获得了小乘见道圣果,馀者类推。 http://www.zhihui.org/browse/kb_sdj/000_jingangjingshi.htm -- ※ Origin: 台科大资管银河之旅 BBS <bbs.cs.ntust.edu.tw> ◆ Author:YHHuang AT 218-168-211-186.dynamic.hinet.net |
阅读文章: 第 2118/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