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连线宗教版    板主: fox
阅读文章: 第 2140/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BUDDY.bbs@yikun.nstdc.nthu.edu.tw (兄弟), 看板: religion
标  题: 吃的道德辩证法
发信站: bodhi (Fri Aug 10 18:44:12 2007)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isu!gem.nstdc.nthu!yikun.nstdc.nthu!bodhi

[转贴]吃的道德辩证法
张让  (20070806)

    坐在落地窗前,我无法想见猎杀後院的松鼠或鸟雀,却能心安理得让人代我屠宰。为
什麽?职业的分工也就意味道德上的分工吗?吃肉也许并不野蛮,但杀戮岂非不善?

    我常喜欢午後坐在落地窗前,看後院里的灰松鼠跑来跑去。总觉那些松鼠嘻哈追逐,
就像街头游戏的小孩,或者,就像童书里聪明的动物。

    我相信动物有智慧,许多号称只有人类能做的事,譬如语言、记忆、感情、道德、
玩笑等,它们也能。最可笑的莫过於像「只有人类能……」的说法,譬如只有人类具灵魂
、语言能力,或自我意识、善恶意识等。这种论调一来□露人类的自大,二来□露无知。
越来越多科学研究显示,动物远比人类一向假设的要聪明复杂许多。猪和海豚聪明几乎
已是常识,近来研究发现鹦鹉、乌鸦能做算术,甚至无脊椎的乌贼和章鱼也有解决问题
和学习的能力。
    不过,一般人对动物的态度仍维持在「人为万物之灵」这种陈年老调上。推而言之,
就是人对动物掌有生杀大权。因此能一边宠猫爱狗抱玩具熊,并一边大啖鸡鸭猪牛,而
丝毫不觉其间分明的矛盾。

    为什麽有些动物就该受宠?有些就该下油锅上餐桌,甚至惨遭活烹活剐?

    饲养宠物的人可能振振有词:「可是我的狗是我的心肝宝贝!」也就是,因为爱而
不忍。至於那些猪牛鸡鸭?既然它们不是宠物,「活该」被吃。

    当然,没人会说出这样「冷酷」或「野蛮」的话来,因为大家肚里有数。除非你是
印度教徒、耆那教徒或是佛教徒,吃肉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像呼吸和吞□一样。而在
这不言自明的态度背後,隐藏了一圈黑暗污秽,关乎血腥、杀戮、残酷的东西,一些大家
宁可假装不存在的丑恶。

    1

    「活,还是不活?」远在哈姆雷特提出这谜样的问题几千年前,人就问过另一类似
难题:「吃肉,还是不吃?」

    所以难,因为吃肉的「问题」关系道德,而道德是个滑溜东西。经常,看似超然的
道德,其实正是人类最冠冕堂皇的说辞。无论如何,道德出自於人,也为人而设。人的
道德,因此首先为人服务,正如理性为感情服务、政府为国家机器服务 。

    就吃肉与否这个古老问题,不同文化提出了不同对策。

    印度教、耆那教和佛教敬惜生命,从而教人戒杀、吃素。

    犹太教和回教并不禁绝肉食,但教人要慈悲杀生,宰杀时尽量减少动物苦痛。

    儒家提醒君子要远离厨房。

    印第安人在猎杀动物後祝祷以谢动物舍身。

    2

    在荤素之争里,一端是生命神圣,另一端则是肉食神圣。

    而生命是否神圣?肉食是否天经地义?

    在一个理想的宇宙里,生物间应该和乐相处。事实却恰恰相反,物物相食,充满了
尖牙利爪的血腥暴力。因此生命汪洋里最大的两条船并非名与利,而是:食与色。生命
最雄辩有力的法则是:没有死便没有生,要活命就得吃。吃喝拉撒,就是圣人也无法避免
。而□养本身,首先必须从杀开始。

    生物世界是一长串的食物链,所谓的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环环相扣,人类在
链的终点(从人的角度而言)。这一庞大复杂的食物链串起整个生命世界,所有的生物,
从细菌类到灵长类,不管多大多小,都息息相关。从吃的角度来看,一切再简单不过:
不是我吃你,便是你吃我。大自然铁律如此,无所谓道德与不道德。

    3

    直到你和那个所谓的铁律正面撞见,譬如必须自己动手宰杀;又或者,读到像碧翠丝
.波特的图画故事。

    在《彼得兔的故事》里,彼得妈妈警告小兔不要到麦克贵格先生的菜园里去:「你们
爸爸就是在那里出事,给麦克贵格太太放到馅饼里去了。」

    我记得第一次读到时,微笑当头猝然一惊——观点倒转,我就是小兔彼得,可能
一不小心就变成了馅饼。後来重读到那里还是照样一笑又一惊,效力丝毫不减。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可笑吗?看你是认同刀俎,还是鱼肉。

    4

    我不忍杀生,喜欢青菜,但多少还是吃肉,心底不免自觉有点假仁假义。

    就像印第安人感念动物舍身之恩,像人道杀生和君子远庖厨,是否只是伪善、自欺?
人类并未事先徵求动物意见,并未给它们选择活命的机会。先不由分说宰杀,再装模做样
祝祷感恩一番,就算「摆平」了。是吗?未必太一厢情愿了吧!

    君子远庖厨的「逻辑」,在於「闻其声便不忍食其肉」,好像这样便仁至义尽了。
果真慈悲,那逻辑推到底,应是不杀生,拒吃肉。远庖厨因此只是半调子逻辑,骨子里
是一种伪君子哲学。也就是,借刀杀生,以距离制造无知,以他人代罪来卸责。

    同理,犹太教和回教的慈悲杀生也是。果真慈悲,便应当不杀生。所谓慈悲杀生,
只不过是找藉口脱罪,自我安慰而已。

    当然,一个安心吃肉的社会不止君子远庖厨而已,心理上人人都是如此。俗话说
眼见为真,反面来说便是没看见的就不算数。一般人远离屠宰现场,从而远离杀戮的血腥
,杀戮的残酷,以及最根本的,远离杀戮本身。

    距离除了带来美感,也带来安全感。在安全的距离外,我们便可心安理得食肉寝皮,
无视杀戮这番事实。吃归吃,杀归杀,与我无关。

    5

    在有的基督教徒眼中,物物相食是上帝的设计里最「邪恶」的一环,必须想方设法
以解释来消解,不然必须以人力加以「矫正」。

    其实,从个体生命的角度,生命有限不也是个无法接受的「邪恶」?然而不可否认,
以死□生,物物相饲,正是大自然赖以循环不息的巧妙手段。所以说造化无情,而无关
邪恶。这「无情」本身,正是无倚无偏,终极的公正。胜过人情和道德。

    梭罗在《湖滨散记》里写他一晚钓鱼回来途中看到一只土拨鼠,突然「感到狂喜,
有种想把那土拨鼠活剥生吞的冲动」。这意外迸发的猎食本能让他发现了那个动物性的,
也就是属於纯粹生物世界的自己。他在本能和素食信仰间反覆沉思,最後决定人之所以
为人,在於能够选择。於是他选择超越本能,追求无血无暴力的境界。他选择素食。

    6

    「无神论者一脑子都是神。」

    在一个专题讨论宗教信仰的电视节目上听见《魔鬼诗篇》作者鲁西迪这麽说,我不禁
微笑。跟著联想到比尔.布佛德在《热气》里说的:「只有素食者和少数一些人才真正
谈肉。起码他们知道肉是什麽。」妙在鲁西迪不信神,而布佛德是个荤素不拘的美食家。

    我呢,正是一个满脑子都是神的无神论者,和摆脱不了杀生愧疚感的半素食者。尽管
我同意从整体生态的角度而论,人实在不必太自命高尚而斤斤计较素食还是肉食。终究
还是觉得,再有力的说法,都无法消弭人吃肉和并不残忍这两者间内在明显的冲突。
坐在落地窗前,我无法想见猎杀後院的松鼠或鸟雀,却能心安理得让人代我屠宰。为什麽
?职业的分工也就意味道德上的分工吗?吃肉也许并不野蛮,但杀戮岂非不善?我接受
梭罗的逻辑,但老实说,我还没想通。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content/newscontent-artnews/0,3457,112007080600341+11051301+20070806,00.html
--
你想担任板主吗?
你想在BBS站上一展长材吗?
菩提心园BBS欢迎您来担任版主!
BBS: telnet://140.114.103.103  telnet://bodhi.twbbs.org
WEB-BBS http://140.114.103.103/bbs2www/
让你自己的生命发光、发亮、燃烧吧!!!^_^
※ 来源:·菩提心园 bodhi.twbbs.org·[FROM: 122-124-101-252.dyna]
阅读文章: 第 2140/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