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连线宗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229/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Jack0.bbs@bbs.wretch.cc (杰克零), 看板: religion 标 题: [佛教] 《因果明镜论》第二章 世间业 第六节 业的转化 发信站: 无名小站 (Thu Oct 12 11:59:52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netnews.csie.nctu!wretch 《因果明镜论》第二章 世间业 第六节 业的转化 堪布益西彭措 著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如果我们造下定、不定业,是否只能被动地感受果报呢?当然,如不依对治力,业不 会有丝毫的减弱,定要毫□不爽地感果。但如依四种对治力忏悔,则可以使重业减轻,轻 业变无。 四种对治力即:依止力、破恶力、恢复力、对治力。依止力,如人误服毒後,需依医 治疗,造罪之人应归依三宝,发菩提心,然後观想诸佛菩萨的种种功德庄严 来忏悔业障 ;破恶力,如误服毒物之人极想将毒物吐出,造罪之人从内心深处发露忏悔,没有覆藏心 ;恢复力,如误服毒物的人发誓再也不吃毒物,造罪之人发誓纵 遇命难亦不复造罪业; 对治力,如误服毒物的人,为了疗毒需服药物,造罪之人以精勤行善,念诵金刚萨□心咒 等来清净罪障。 下面进一步讲述四种对治力。 一、依止力分外依止力和内依止力,外依止力即如理观想诸佛菩萨,内依止力指归依 和发心。总之,依止力是归依三宝、忆念三宝功德,诚心祈祷三宝以清净罪 障。忏悔时 当为一切众生清净业障成就正等觉果位发起无伪的菩提心,从而将往昔的一切罪障彻底清 净。如《入行论》云:"如人虽犯极重罪,然依勇士得除畏,依 靠何者速解脱,彼者善人 何不依?菩提心如劫末火,?那能毁诸重罪。" 二、破恶力:应对自己所造的罪业生起後悔心,发露忏悔,不覆不藏。如果没有强烈 的追悔心,单单口头上改悔,罪业不能得以清净。《弥勒狮吼论》云:"无知所造罪,一 切当忏悔,智者若忏悔,不与业同住。" 三、恢复力:发誓今後不再造罪业,指静息十种不善业等。《毗奈耶广释》云:"若 无诚意防护之心,所行悔罪,唯有空言。"《入行论》云:"断尽恶心时,说为戒度圆。" 所以防护自心後不再作恶业至为重要。 四、对治力:指尽力行持善行以对治所造恶业。所依善法分六:(一)依止甚深经典 ,指受持读诵般若波罗密多等契经;(二)依胜解空性,指趣入无我空性, 安住本来清 净的空性,依空性见可灭除种种罪障;(三)依形象,指对佛、菩萨具足信心,造立经像 ;(五)依供养,指对佛像及佛塔作种种供养;(六)依名号, 指听闻受持念诵诸佛名 号、诸大菩萨名号。 初学者依靠四种对治力忏悔,便可将感生恶趣的重业转变,或令变成感受轻微苦,或 使虽生恶趣但不领受恶趣诸苦,或者现身稍受头痛等即得清净。又使应长时 受报的,变 为短时受报或全不受报。消除罪业的程度要看净修之人力量大小--是否圆满具足四对治力 ,忏悔之力猛烈与否,时间相续是长久还是短促,等等差别无 有一定。 或疑:经云:"众生之诸业,百劫不毁灭,因缘聚合时,其果定成熟。"此处讲所造罪 业经由四对治力忏悔,便能清净,不感果报,如是二者岂不自相矛盾? 答:如果未以四对治力忏悔对治,无因无缘业果定无空耗之理。但如以四力对治,虽 是定业亦能清净,何况不定业。因由忏悔及防护等,能破坏感异熟果之种子的功能,虽遇 馀缘,也必定不能感发异熟果。此与由生邪见或由嗔恚摧毁善根同理。 以上略说转化业力的忏悔之理。欲详知者可阅《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有关忏悔部分的 内容。 选自宁玛资讯http://www.fjnm.org/ -- 我爱阻碍了我们对他人产生同情心, 由於自我中心也限制了我们对外产生真正的关怀。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 发信站: 批踢踢兔(ptt2.cc) ◆ From: 218.168.214.75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218-168-214-75.dynamic.hinet.net海 Jack0 在 06/10/12 11:59:47 从 218.168.214.75 修改这篇文章 Jack0 在 06/10/12 11:59:52 从 218.168.214.75 修改这篇文章 |
阅读文章: 第 229/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