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连线宗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319/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SaltyBall <SaltyBall@Hell.com>, 看板: religion 标 题: 基督教否定教徒和非教徒谈恋爱 发信站: (Thu Oct 19 07:30:32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Spring!news.nctu!newsfeed.media.kyoto-u.ac.jp!newsfeed. Origin: n218103235131.netvigator.com 转自:Yahoo!知识 http://hk.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id=7006092102594&others=1 问: 与未信主的人拍拖有没有罪? 与未信主的人拍拖有没有罪? 请附上圣经经文作论据 答: 哥林多後书 6 : 14 你们和不信的原不相配,不要同负一轭。义和不义有甚麽相交呢?光明 和黑暗有甚麽相通呢?(排外思想) 一轭论批判 如果说基督教是一个爱的宗教,那倒不如说基督教是一个排他性极强自 我封闭的团体组织,基督教所谓的爱是建基於条件式的,凡不信仰基督 教的人,即使其道德完美无缺也要受永火之刑,穷凶极恶者如叶继欢, 一旦信主即拥有了天国的入场券,基督教这种精神是其“一元论二分法” 精神的彻底体现。所以历史上教会可以把他们眼中的异端送上火刑架活 活烧死,在现今文明世界以及人文精神抬头的社会下,这种情况当然不 会再发生,但根据基督教的精神,我们仍可以像罗素这样说:「若他们 今日还是像昔日一样的独断,他们仍会觉得有理由去把异教徒烧死在柴 堆上。」 根据这种精神,基督徒总喜欢把不信基督教的人视为魔鬼,基督徒所谓 的爱是想方设法令人信教,否则不信的人绝不是他们的弟兄姊妹,基督 教所谓的博爱精神原是小圈子小人道德,难怪表现在男女感情上教会多 主张“信与不信原不相配”的恋爱婚姻观。 一轭论者的自私 坚决主张一轭论的基督徒,某部份都是极端狂热的宗教份子,他/她们 不惜和自己本来的情人分手以达到其宗教需要(这不必惊讶,因为宗教 精神可牺牲家人,性命而在所不惜),当这些人以身作则地履行了一轭 论後,便会义无反顾地宣扬一轭论,在这些基督徒心中,除了狂热的宗 教信仰外,已经丧失了人类的正常情感,更厚颜无耻地不断散文一轭论 ,害人不浅,人性丑陋的一面,於此可见。 何谓“爱”? 基督教经常标榜“爱”,我们作为非基督徒从来看不到基督教有什麽爱的 成份在内,人间最真挚的感情原本是“爱”,然而教会充满勾心斗角比比 皆是。男女互相倾慕而发生了恋爱走在一起,也居然要受到教会的宗教 势力份子来批判或给予“advice”,真爱原本是不应有任何附带条件的, 若然在爱之上加上任何条件,都会令真爱变质,基督教视男女总爱关系 如商品交易一般(信与不信才能相配,状似封建礼教的门当户对), “爱”之一词给基督教大大污染了。 爱是接纳对方一切缺点,包容对方,而不是把对方塑造成符合自己的标 准才接纳对方(正如某一些基督徒要求自己的情侣信了耶稣才肯结婚) ,这才可称得上是爱对方,否则,这不是爱而是自私了,爱表示可以为 对方而死,而绝非基督教那种条件式的“爱”。 而且基督教的“爱”的背後往往充满私心,正如保罗在歌林多前书13章节 也说「我若将所有的周济穷人,又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 我无益.」 可见基督徒的爱不是无私的爱,而是求个人利益。 一轭论衍生的问题 教会的男女比例通常是男少女多,教会的姊妹难免有机会在社会上工作接 触到男性从而发展感情,这本是人之常理,然而教会对此现象总是看不过 眼,深恐其教友被教外人仕拉走,纵使没有公开阻止,教会还是不断告诫 教徒不要和不信的人拍拖,甚至出版大小书籍提倡一轭论,或者不断在言 语上告诫教徒,对已拍拖的,教会的传道人可能会在言语上施以压力,为 求拆散他人感情关系而後快。 为了解决教会男女婚姻的问题,甚至有传道人当起了媒人,为教会的男男 女女教徒穿针引线,教会俨然成为了婚姻介绍所,风气所及,难免有某些 基督徒返教会为了“寻觅女友”。 尝试想想,如若基督徒坚持一轭论,信与不信真的不能共负一轭,那麽信 徒结婚前是否一定要确保对方日後不会离教?如若和对方结婚後对方离教 而去那该怎麽办?坚持一轭论,但男女信徒的人口比例又不平均,莫非真 的要独身不成?独身恩赐是人为抑或神意?以上问题教会可以解决吗? 教会不旦极力阻止信与不信的结合,甚至对信与不信的结合持歧视态度, 正如教堂行礼普遍不接受信与不信进行婚礼,而在教会事奉的信徒一旦与非 信徒结合,某些教会甚至不容许有不信配偶的教徒担任较高职位,这明显是 一种歧视,而且系弟兄姊妹间的歧视,矛头指向拥有不信伴侣的信徒,教会 这种歧视式的态度表现出是一种狭隘的自私心。 |
阅读文章: 第 319/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