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连线宗教版    板主: fox
阅读文章: 第 743/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Jack0.bbs@bbs.wretch.cc (知母、念恩、报恩), 看板: religion
标  题: [佛教]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所讲之法
发信站: 无名小站 (Mon Nov 27 12:56:30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ctu-peer!news.nctu!netnews.csie.nctu!wret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所讲之法


                                                                 华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

  发殊胜菩提心分二:发心之分类,正式发心。


  发心之分类:依心力差别可分为三种,如国王之发心、如舟子之发心、如牧童之发心

。即国王们首先要摧伏一切敌方,得到自方的拥戴,自己登上王位,随後维护属下臣民。

同样,希求自己首先获得佛果,之後再将一切众生安置於佛地,这种发心称为如国王之发

心。所谓舟子即船夫,他们欲求自己与所有的船客同时趋向江河彼岸。同样,希求自己与

一切众生一同获得佛果,这种发心称为如舟子之发心。牧童们为使牛羊先食草饮水,免遭

豺狼等猛兽侵害而将其赶在前面,自己随後而行。同样,希求先将三界一切众生安置于圆

满正等觉的果位以後,自己再成佛,(这种发心称为如牧童之发心)。其中如国王之发心

称为广大欲乐之发心,其心力下等;如舟子之发心称为殊胜智慧之发心,其心力中等,如

至尊弥勒菩萨的发心;如牧童之发心称为无与伦比之发心,具有非凡巨大的心力,如至尊

文殊菩萨的发心。若依地道界限而分,则有四种:资粮道、加行道即胜解行发心,一地至

七地即清净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八地至十地)即异熟发心;佛地即断障发心。若依发心

本体而分,则有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二种。世俗菩提心又可分为愿菩提心、行菩提心

。如《入行论》云:"如人皆了知,欲行正行别,如是智者知,二心次第别。"譬如,一人

去拉萨。最初他想:我要去拉萨。同样,首先发愿:我要令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

。犹如欲行,为愿菩提心。已经准备好了真正去拉萨途中所需的口粮、驴马等後,正式启

程上路。同样,为使一切众生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而真实修学布施、持戒、安忍、精进、

静虑、智慧等六度,犹如正行,为行菩提心。如此愿、行菩提心二者为世俗菩提心。在资

粮道、加行道中依靠世俗菩提心经过长期修心之力,最後於见道中现见诸法实相真如、证

悟远离一切戏论空性智慧之实义,此为胜义菩提心。真实的胜义菩提心唯依修行力获得,

而不依赖於仪轨。初学者发世俗菩提心则必须依靠仪轨,应于上师面前听受(或自己於皈

依境前受持)。为使所得的菩提心不退失并且日益增上,应随时随地反复如此受持(菩萨

戒)。


  正式发心:如前明观皈依境一样,於自前虚空中观想诸佛菩萨、(传承上师以及护法

神众)作为发心的证人,再思维:遍满虚空界的这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中,没

有未曾作过自己父母亲的,为父母亲时他们与现世的父母完全相同,定是备加疼爱、精心

哺育,有好吃的先给我吃,有好衣先给我穿,极其慈爱抚养我成长,恩重如山。所有这些

深恩父母如今沉溺于轮回大苦海的波涛中,被层层愚痴的黑暗所蒙蔽,不知取舍正道邪道

,远离开示真实正道的善知识,也无有依靠者、救护者、怙主、友军以及希求处与皈依处

,犹如无依无靠漂泊于空旷荒野之中的盲人一般,所有这些老母亲流转于此轮回中,自已

一人获得解脱有什麽用呢?因此应当观想:我为一切众生发殊胜菩提心之後修学往昔佛子

菩萨们的广大利众之行,唯为轮回中的一切众生全部获得解脱(不转生於轮回)而精进修

持,并尽力念诵:


  ????????????????????????????????????

  □ 那 凑 囊瓦切 得怎瑞 记

  种 种 显 现 水 月 幻 化 纹

  ?????????????????????????????????

  扣 瓦乐革杰 德 恰 波 昼

  相 续 漂 泊 轮 回 众 有情

  ??????????????????????????????????????

  恙 热 怄 萨 扬 色鄂 瘦 谢

  自 证 光 明 界 中 休 息 故

  ?????????????????????????????????

  擦 美 月叶昂 内 塞 吉 斗

  於 四 无 量 之 中 而 发 心


  最後对一切圣众发起情不自禁的恭敬心後,观想所有圣众从边缘依次化为光而融入中

央三宝总集上师中,上师也化光融入自身,以此为缘,令自相续生起皈依境中诸尊众心相

续中的胜义菩提心,念诵发愿偈:"胜宝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已生令不退,愿其日增上"

。并诵"文殊狮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三世诸

佛所称叹,如是最胜诸大愿,我今回向诸善根,为得普贤殊胜行"等回向文。如此发菩提

心概括了佛陀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全部之精华,是有则皆足、无则皆缺之教言,犹如百

病一药万应丹一样。其他所有积累资粮、净除业障、观修本尊、念诵咒语等一切修法也是

为了令自相续生起如意宝菩提心之方便法而已,若不依靠菩提心则通过种种途径也不能获

得圆满正等觉果位。如果相续中生起了此菩提心,则修持任何法全部成为获得圆满佛果之

因,所以我们应当一切时处唯以种种方便修学,使自相续生起菩提心。尤其为自己宣讲菩

提心窍诀的上师使自己趋入大乘圣道,因此较开示其他教言之上师的恩德更大。当年阿底

峡尊者在提到其他上师的尊名时,双手合掌当胸,当说到金洲上师的尊名时,双手合掌於

头顶上并一边流泪一边说上师尊名。弟子们问尊者道:"尊者您在叙说您的诸位上师的尊

名时,有这样的差别(合掌当胸,合掌於顶上)。是因为上师们相续中的功德大小有差

别,还是对您的恩德大小有差别呢?"尊者回答:"我的所有上师全部是大成就者,所以功

德无有大小,而恩德则有大小之别。我相续中的这少分菩提心是依靠金洲上师的恩德而得

的,因此他老人家对我的恩德极大。"发心时,生起菩提心是很重要,即所谓"发心不为主

,生心乃为主"之说。所以自相续中一定要生起慈悲、菩提心。反之,若未生起菩提心,

而口头上虽然念诵数十万遍发心偈,也无芝麻许实义。如果已在佛及佛子面前立下发菩提

心的誓言,而未如是去做,则欺骗了诸佛佛子,所以没有比这更严重的罪业了。因此我们

应当□时断除欺诳诸众生的行为,尽力精进使相续生起菩提心。


出处:
http://www.zhihui.org/browse/mulu/mulu_dymqxydw.htm

--

    只顾自私自利过活而不管他人死活的人,
        下场通常会寂寞而悲惨。

            --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8.211.26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218-168-211-26.dynamic.hinet.net
Jack0 06/11/27 12:56:30  218.168.211.26 修改这篇文章
阅读文章: 第 743/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