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religion ◎ 连线宗教版 板主: fox |
阅读文章: 第 867/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发信人: Jack0.bbs@bbs.wretch.cc (知母念恩), 看板: religion 标 题: [佛教] 《百业经》(34) 两位仙人□偕众眷属 出家证果 发信站: 无名小站 (Fri Dec 22 23:12:19 2006) 转信站: Lion!news.nsysu!news.cis.nctu!ctu-peer!news.nctu!netnews.csie.nctu!wret 《百业经》 法王晋美彭措金刚上师 传讲 堪布索达吉 译导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34)两位仙人 □偕众眷属 出家证果 尔时,世尊住在印度阿丹玛城郊的一个名叫仲付羌的地方。一天早 晨,世尊著衣持钵去城中化缘毕返往住处。这时,阿丹玛城的上空霹雷阵 阵轰响,霹死了两兄弟和四头□牛,许多人围著他们哭喊。世尊正好路过 这里,从人群中走出一个人,到世尊前恭敬合掌顶礼,然後跟著世尊。世 尊问他:「城里为什麽有那麽多人在哭闹?发生了什麽事吗?」那个人回 答说:「世尊,刚才打雷了,打死了两个人及四头□牛,故大家一直在那 里哭闹 。难道那麽大的雷声,世尊您未听到吗?」世尊言:「我没听到。」 那个人觉得有点奇怪,便问世尊:「啊!世尊您是不是睡著了?」世尊言: 「我没有睡觉。」那人更加惊奇地问:「世尊,您既未睡觉,耳根又尚好, 怎麽雷声那麽大竟然没听见呢?」世尊言:「是的,我既未睡觉,耳根又 具足,但我确实没听到雷声。」那人想:既然佛未听到雷声的巨响,那麽 肯定是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禅定,真是稀有!他便对世尊生起了更大的信 心。 在阿丹玛附近有两个森林:一个森林中住著一位名叫革涅雅的仙人, 带著五百名具足神通的眷属共同过著悠□自在的生活;另一个森林中住著 一位名叫热俄的仙人,也带著五百眷属,共同过著悠□自在的生活。 我等大师释迦世尊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具有二种智慧、四无畏、 七菩提支、八解脱、九等持和十力等无量功德,如来狮吼声传遍三界,并 以大悲心时时刻刻观照一切众生。哪些众生兴盛、哪些众生衰亡;哪些众 生具损害性、哪些众生具善根性;哪些众生堕恶趣、哪些众生从中得解脱; 哪些众生具七圣财等等。如是观察众生的种种因缘,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 时,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刹那也不会离开,而恒时对众生作观察。 此时,世尊以智慧观察到这两位仙人该调化了,但以何种方便来调 化呢?世尊略作思维,便觉得应该先给四大天王传法,借此方可调化二位 仙人。世尊就对四大天王作个加持,让他们会意这个缘起。四大天王领会 了佛的密意後,各派一些眷属到那个森林附近的海边去□座垫、散鲜花、 □香水等做一些传法的准备。革涅雅仙人见此情景便问:「你们在这里做 什麽?」四大天王的眷属说:「释迦牟尼佛准备给四大天王传法,我们在 这里事先做些准备工作。」革涅雅仙人用傲慢的口吻说:「不知是我给四 大天王传法,还是释迦牟尼佛给四大天王传法呢?」四大天王的眷属听了 觉得好笑,不屑一顾地对他说:「哈哈!你传法?你能传得了什麽?搞清 楚,不是你,是释迦牟尼佛!」革涅雅仙人不满地反问他们:「那你们为 什麽跟著我?」他们说:「我们跟著你是为了保护你,因为四大天王来时 会有很多眷属,其中有些或许是要害你的,明白吗?」革涅雅说:「那你 们仅仅是保护我呢?还是既保护我又保护释迦牟尼佛?」众眷属说:「释 迦牟尼佛是人天的怙主,自然会有众多人、天等时刻保护著,根本不用我 们保护;只是怕你到时有危险,所以,仅仅是保护你。」革涅雅仙人心想: 释迦牟尼佛是人天怙主,人天时刻保护著,那肯定具足大神变,是很不可 思议的。 尔时,释迦世尊示现神变,从住处来到海边。持国天王及其数千眷属 手捧鲜花等供品来到世尊前,恭敬顶礼供养毕,退坐东方,面向世尊;增 长天王及其数千眷属手捧各种珍宝来到世尊前,恭敬顶礼供养毕,退坐南 方,面向世尊;广目天王及其数千眷属带著各种珍宝来到世尊前,恭敬顶 礼供养毕,退坐西方,面向世尊;多闻天王及其眷属带著各种金银财宝, 恭敬顶礼供养毕,退坐北方,面向世尊。世尊观察到四大天王的方言不同, 有些是中土方言,有些是边地方言。便分别对他们宣说了相应的法,四大 天王及其眷属都得到了无垢法要(传法经过在藏文《百业经》中有详细宣 说)。 释迦牟尼佛对四大天王传法後,四大天王对世尊恭敬顶礼供养,从 世尊处受三皈五戒(师言:四大天王在佛教界都只知道是护法(1) (Dharmaphala),由此可知他们也是优婆塞,现在汉地几乎每座寺院都在 山门内第一层天王殿内塑有四大天王,是指护持正法。)他们虽然未能证 得罗汉果位,但是他们发愿护持释迦牟尼佛的教法。释迦佛赞叹他们的功 德,他们也称赞世尊的种种威德,才对世尊作礼,退返天界。 时众比丘合掌请问:「世尊,以何因缘四大天王有些会说中土语有些 会说边地语?唯愿为说。」 佛告众比丘:「此乃前世之愿力因缘成熟故。贤劫人寿二万岁时,我 等大师、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当时须弥山下有两大龙王 和两只大鹏鸟(师言:你们以後塑大鹏鸟的像或配戴在身上,会有种种缘 起、加持、护身作用的。因为一些天龙夜叉及世间的龙病等传染病,也只 有通过大鹏金翅鸟的修法才能对治。藏地佛教传统中,用大鹏金翅鸟来表 示金刚上师和降伏邪魔的本尊,用毒蛇表示被伏的邪魔外道,常见的大鹏 鸟口中含咬毒蛇即是愤怒金刚降伏邪魔外道的标志。)(译者:还有一个 缘起是我们的金刚上师法王如意宝(Cinta Mani)也是属鸡的,鸡与大鹏鸟 同类。另外在喇荣沟我们学院的对面是一座护门的大鹏山,挡住了许多邪 魔外道和违缘。上师如意宝(Cinta Mani)一九六八年十月十日,在大鹏山 的山坡上放牧时,因众生业力所感,当时,藏地雪域几乎见不到僧人,佛 法处於危机之时,上师发起大愿,再次广弘佛法於人间,并发愿:为一切 众生的究竟利益,我愿将佛法再弘於此国;并劝众多人各自念诵文殊心咒 一亿遍。果然十二年後,就在大鹏山的对面,我们现在的喇荣沟里创建了 五明佛学院,再一次转起法轮。上师本人也觉得大鹏山各方面的缘起殊胜, 加持极大。有许多人认为,藏传佛教有前弘期、後弘期和再弘期,而很多 世界历史研究者认为:再弘期将从我们的上师法王如意宝(Cinta Mani)这 里开始。)这两只大鹏鸟经常对两大龙王制造恐怖,两大龙王吓得逃到金 刚大地去了。後来,迦叶佛出世常转法轮,这二龙王去亲近迦叶佛,对佛 生大欢喜心,从佛皈依,受居士圆满戒。从此以後再不受大鹏鸟的危害, 便从大海中来到人世间,自由自在地生活。两只大鹏鸟看到这两大龙王时, 便扑过来想侵害它们,但无论用什麽方法都无法侵害到它们。大鹏鸟心想; 以前伤害它们是轻而易举的,现在竭尽全力也无法伤它们一根毫毛,这到 底是什麽原因?大鹏鸟颇感怀疑。一次,它们特意去问龙王:『为什麽以 前害你们非常容易,现在却怎麽都害不到你们呢?』龙王说:『不是其它 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我们皈依了迦叶佛,及受戒的功德所致吧!』大鹏鸟 问:『什麽是佛呀?』龙王详详细细地讲给它们听,它们也对迦叶佛生起 了很大的信心,并往迦叶佛前皈依受戒。两只大鹏鸟也觉得真正皈依後, 遣除了很多违缘。(译者:佛经中有这种说法:一般皈依佛门後,前世的业 障可以消尽。有些业障暂时不能消除,但皈依後,邪魔外道是侵害不了你 的。所以,有些仅仅是办个皈依证的所谓的信徒,说什麽魔来了怎麽怎麽 的,如果真的是魔找到你,说明你没有真正将自心至诚地皈依,不具甚深 的信心,或者是你前世的业缘已成熟,暂时受到一些违缘。)(师言:现在 听了《百业经》的人很多对因果非常害怕,担心以後做事有意无意中会违 背因果,做起来心里很困难,一方面这种畏惧因果的诚心非常好,说明真 正对因果不昧有信心和解行;另一方面也不用害怕,虽然在迦叶佛教法下 造恶业者自己忏悔了,後来仍受果报,但是,他忏悔的方法仅仅是小乘的 忏悔方法,根本没有大乘菩萨的忏悔方法,如《入菩萨行》中寂天菩萨亲 口宣说:「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毁诸重罪」,显然「诸重罪」的对治 法是无伪的「菩提心」;另一方面迦叶佛当时也是因机施教,对那些小乘 根基的众生前,只讲造了业必须受报,所以,大家要搞懂了佛的密意,就 不用害怕了。《普贤行愿品》中有「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 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我们现在有大乘的忏悔法又有金刚 萨□等密乘的忏悔法,而小乘中他们仅是生後悔心只具有四对治力中的一 个,余三种对治力都不具足,但造的业又重,那麽肯定受报。现在我们以 种种忏悔方便法励力忏悔,还有不少人身带系解脱,每天口诵《一子续》, 就不用害怕了。)两只大鹏鸟和两大龙王在临终时发愿:我们在佛的教法 下受持三皈五戒,以此善根愿我们生生世世都成一位主尊;(译者:此《百 业经》中主要结集了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出家人得阿罗汉境界的一些公 案,所以讲到傍生和在家人的很少。释迦牟尼佛观察他眼前一些出家人能 证得罗汉果位的缘起,都是由在迦叶佛时出家发愿之因。)将来释迦牟尼 佛出世时,我们对佛生欢喜心。时世尊告众比丘:当时的两个龙王即现在 的持国天王(1)(Dhata Rattha) 和增长天王(2)(Viru Tarastra);当时的两只 大鹏鸟即现在的广目天王(3)(Viru Paksa)和多闻天王(4)(Vessavana)。前两 位说中土语言,後两位说边地语言,也是当时它们发了不同的愿,以它们 受持三皈五戒的善根,在我教法下转成了四大天王并对我生欢喜心。」(译 者: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受个三皈五戒,功德也是不可思议的,本来是 四个傍生,借此功德便转成四大天王。故各位至少都是居士戒具足,再在 此精进修学,发一个往生极乐世界的愿,那肯定将来会有胜过四大天王的 果报。) 当时,世尊给四大天王转法轮及对众比丘讲述前後因缘时,旁边的 革涅雅仙人全都听到了,马上对佛陀生起了很大的欢喜心去亲近佛陀。他 对佛陀恭敬顶礼,佛陀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为他传了相应的法,他以智慧 金刚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了一来果位(Sikitagami)。得圣果的革涅雅仙 人在佛前祈求:「现在已过午,我想供养世尊和您的眷属各种水果饮料, 祈求世尊纳受。」世尊默许了。他拿来红花汁、芭蕉汁、柏子仁汁、阿输 陀树汁、昙花果汁、毛诃子汁、柿子汁、葡萄汁等八种饮料供养世尊及僧 众。世尊都一一接纳了。并告诸比丘,虽已过午但可以饮这八种饮料。世 尊及僧众饮用後,革涅雅仙人又祈求:「世尊,请您和您的眷属明天中午 来这里应供。」世尊也默许了。「请世尊今晚住在我们附近的森林中,可 以吗?」他进一步祈求,世尊又默许了。他异常高兴,将世尊及众著属安 排在一个森林中休息。次日拂晓前,革涅雅仙人就起身了,高声吩咐:「所 有的婆罗门儿子,诸位圣神、贤首们,快起来,一些人劈柴,一些人生火, 一些人炒菜,一些人烙油饼……。」当时,热俄仙人也在此处过夜。天未 亮时,他听到革涅雅仙人一大早起来大叫大闹的,他猜想:或许他们今天 有婚嫁之事,或许有国王或贵客登门。热俄仙人如是猜测著,便去问革涅 雅仙人.是要办婚嫁事,还是有国王贵客登门?革涅雅仙人说:「都不是, 今天我要迎请释迦牟尼佛及僧众来此应供!」这从未闻过佛号的热俄仙人, 一听到『释迦牟尼佛』的圣号,立即毛发竖立、泪如涌泉,生起了无比的 信心,殷切地问:「什麽是佛呀?」革涅雅仙人慢条斯理地向他道来:「在 我们雪山有条古老的恒河,在恒河边住著色迦仙人,离色迦仙人不远的地 方有个释迦族,当释迦太子刚降临人间时,就有位婆罗门相士给太子授记: 若太子出家将证得无上正等正觉(Samma Sambuddha)的佛果;若在家将做 金轮王。後来,太子舍弃王位,六年苦行,於菩提树下现前如来正等正觉 的果位,所谓的佛就是这位证得无上正等觉的释迦太子。」热俄仙人听毕 又问:「你刚说释迦牟尼佛及什麽僧众,僧众是什麽?」革涅雅仙人耐心 地讲给他:「所谓的『僧众』(Bhikkhu Sangha)就是一些国王、太子、大 臣、婆罗门、施主等众多人随佛出家修行的人。」「现在佛及僧众在哪里?」 「在我旁边的森林中过夜。」「我能不能去拜见佛陀及僧众?」「你能去 拜见,去了後肯定对你有极大的利益。」 热俄仙人刻不容缓地奔向佛陀 所在的森林,他很远就看见佛陀身放金光,具三十二种庄严相,内心的喜 悦胜过十二年的禅悦。即往世尊前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世尊观察他的根 界意乐,给他传了相应的法,他证得了不来果(Anagami)。热俄仙人恳切 祈求:「世尊能否摄受我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世尊问他:「你 有没有告知你的眷属?」「没有。」世尊说:「你是有福报、威望高的人, 若告知你的眷属将有很大利益。」听了此话,他立刻回到自己的眷属中, 集中所有眷属,宣告:「我想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你们是怎麽想的?」 这五百眷属都说:「我们过去信赖您,现在仍是信赖您,您是我们的上师, 上师怎麽做我们也随上师怎麽做。」热俄仙人说:「若想出家,就随我来。」 於是他们全都跟著热俄仙人到世尊前随佛出家,世尊用「善来比丘(Ehi- Bhikkhu)」的方便言词为他们出家授戒。此时,热俄仙人及五百眷属皆身 披三衣,手持钵盂,身带滤水器,成为名符其实的僧人。 尔时,革涅雅仙人已把午斋准备圆满,往世尊前迎请:「世尊,午斋 已备,恭请世尊应供。」世尊著衣持钵率领僧众前去应供。革涅雅仙人请 佛入座,待僧众一一入坐,他亲手供养饮食。当见到热俄仙人已出家时, 他非常高兴地说:「你出家了,很好很好,我非常随喜(Amodana)。」热俄 比丘问:「你什麽时候出家?」「等供养圆满後我就出家。」待饮食已毕, 他马上在佛前祈求:「世尊,我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受持比丘戒,请佛 慈悲摄受!」世尊问他:「你有没有告知你的眷属?」「没有。」世尊说: 「你是有福报、威望高的人,若告知你的眷属,将有极大利益。」革涅雅 仙人听後马上召集五百眷属,对他们宣告:「我欲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下出 家,你们如何做?」众眷属异口同声:「您怎麽做,我们也怎麽做。」他 与眷属在世尊前三番祈求:「世尊,我及五百眷属愿在您的教法下出家, 请世尊慈悲摄受!」世尊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词为他们 传授近圆戒。革涅雅仙人和热俄仙人各带五百眷属在佛的教法下出家後, 佛陀分别为二仙人传了教言,二仙人也精进努力,断尽了三界烦恼,证得 阿罗汉果位。佛陀又将一千名眷属,分别交给嘎单那大罗汉五百(嘎单那 尊者持戒非常清净,甚至於小乘戒中的轻罪亦无犯)、目犍连尊者二百五 十、舍利子尊者二百五十,并叮嘱三位尊者好好摄受这一千比丘。他们三 位依教奉行,把一千比丘带到海边给他们传法,嘎单那的五百比丘得了罗 汉果,目犍连的二百五十比丘得了无来果,舍利子的二百五十比丘得了预 流果。到了夏天,带他们结夏安居三个月,有些住在森林中,有些住在山 洞里,有些住在茅蓬里,有些住在□陀林(1)(Sita Vana)。待安居圆满後, 舍利子、目犍连、嘎单那他们三位带领众比丘,皆著三衣(2)(Ti Civara), 去谒见释迦牟尼佛,世尊为众比丘也传授了应机的法要,他们都证得了罗 汉果。 众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嘎单那尊者的五百眷属现证罗汉果, 目犍连尊者的二百五十眷属现证无来果,舍利子尊者的二百五十眷属现证 预流果?为何这三位尊者所化眷属有不同果位的差别?唯愿开示,我等乐 闻。」 佛告诸比丘:「不仅是现在有差别,往昔他们摄受的眷属也有差别。 在过去嘎单那比丘的眷属全得了四禅五通,目犍连的眷属全得了无色界的 禅定,舍利子的眷属全得色界禅定,也是有如是差别的。很早以前,有两 位仙人各自带著五百眷属安住在山林中,後来一位仙人去世了,他的眷属 把他的骨灰做了塔(Cetiya)供养。他们苦於没有上师,就去依止了另一位 仙人,这位仙人也乐意摄受他们。到他年迈寿高时,他独自心想:如果我 死了,弟子们将无人依止,不如生前就安排好。就在弟子中选了三位能干 有智慧的人,并叮嘱各位弟子:『若我在世别不多言,若我去世了,则当 如理如法地依止这三位大德。』(师言:本来一切无常,我们学院也是一 样。如果我在世不用多说什麽,如果我不住世了,则希望你们能好好依止 我们当中的具足福慧功德的堪布活佛们,把喇荣沟当作自己的家,依旧闻 思修,荷担起如来的家业。万一我不住世,喇荣沟里不要人走鹰飞,那很 不好,恐怕对你们以後修行不利。不管怎样,大家观修无常非常重要,易 於成就。)其中五百个交给一位婆罗门,他们都得了四禅五通;二百五十 交给一位婆罗门,他们都得了无色界禅定;另二百五十交给另一位婆罗门, 他们都得了色界禅定。诸比丘,当时带五百眷属得四禅五通的婆罗门就是 现在的嘎单那比丘,那位带二百五十人得无色界禅定的婆罗门就是现在的 目犍连,另带二百五十人得色界禅定的婆罗门就是现在的舍利子。当时, 他们各自眷属的证悟有差别次第,是因为嘎单那的眷属是利根的,目犍连 的眷属是中等根基的,舍利子的眷属是钝根的。然而,若是舍利子的眷属 依止嘎单那的话,不要说是预流果,甚至连加行道(1)(Prayoga Marga)的暖 位也得不到。(师言:我们当中有些人,今天去依止这位上师,明天又依 止那位上师,後天又另寻一位上师,天天东寻西找的,身无定处,心无深 信,很没意义。一方面要依自己前世的因缘,另一方面要看自己的信心和 资粮,全凭上师这个单一的缘得解脱有点困难。所以在舍利子前能得预流 果的眷属,佛说在嘎单那前连加行道的暖位都得不到,说明前世的因缘很 重要。) 诸比丘复次请问:「世尊,以何因缘革涅雅仙人和热俄仙人,今生令 佛生欢喜心,并在佛的教法下出家,断尽三界烦恼,得证阿罗汉果位?唯 愿为说。」 佛告众比丘:「这也是前世的发愿力。贤劫人寿二万岁,人天 导师(Lokavidu)、如来(Tathagata)、正等觉(Samma Sambuddha)迦叶佛 (Kassapa Buddha) 出世时,印度鹿野苑有两位大施主,对佛生起信心, 舍俗出家。出家後二位很快精通了三藏,各自摄受了五百眷属,得了很多 供养。临终时发愿:愿将来释迦牟尼佛出世时,我令佛欢喜,并在其教法 下出家,摧毁三界轮回的烦恼(Kilesa),获证阿罗汉果位。他们的眷属 们问他们发了什麽愿(Aditthana)?他俩也如实地告诉了眷属,他俩的一 千位眷属也发愿:既然我们的上师如此发愿,我等亦如是,愿将来於释迦 牟尼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并证得阿罗汉果。诸位比丘,当时的两位 比丘就是现在的革涅雅仙人和热俄仙人,当时的一千位比丘是现在的一千 位眷属,当时他俩及眷属发了这样的愿,所以在今生中他们全部出家,获 证罗汉果位。(师言:在座的各位,可能我们曾一起於迦叶佛前或其他佛 前共同发过愿,才有今天我们共同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出家受戒,现在 我们再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在能在一起共同谛听佛法,受 持佛法,共享法乐,肯定前世我们有共同的愿力。)(译者:我本人认为 大家共同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重要。如今法王如意宝(Cinta Mani) 及其眷属都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若有一个人不这样发愿以後堕落也很难 说。我们现在能一起共在一位上师的座下闻法、共绕一个坛城、共饮一溪 水、共住喇荣沟、共同上课、共同下课、共同聆听妙法等等、等等,皆是 往昔的愿力所致。我本人也很珍惜现在的法缘,如此公案中以前是五百眷 属现在又是,他们也是生生世世在一起的。我们也是这样,今生几千人在 这里共同听闻妙法,来世愿在极乐世界共享法乐。) 出处:《百业经》 http://www.buddhist-canon.com/PLAIN/byj.htm -- 确定生命的无限相续,则人生种种现象,方有可能得到合理解答, 人类行为价值,也有了切身的依托标准。 在生命无限相续中,目前所作所为, 都会影响自己的未来,果报均须自我承受。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8.212.80 -- 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 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於天下 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战胜以 丧礼处之道常无名□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 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218-168-212-80.dynamic.hinet.net海 Jack0 在 06/12/22 23:12:19 从 218.168.212.80 修改这篇文章 |
阅读文章: 第 867/5872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