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lk ◎ 大家来灌水 板主: magelinus/Masakiko |
阅读文章: 第 10078/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oya Tseng 标题: 疑问: 时间: Wed Oct 18 21:25:41 2017 疑问: 我们向佛菩萨祈福时,为什麽会是迥向「过去七世父母和现世父母」? 从无始以来,我们累世的父母不计其数,为何强调「过去七世」而非过去九世、十一 世、五十三世...等等呢? 的确回向几世不是重点,像忏法里就是写「多生」;另一方面,回向给法界众生也是 一样的意思,毕竟过去世的父母除非已证阿罗汉,仍是现在的法界众生之一。这些强 调的是广大的心意、不限於自己一人,就像四无量心拓及无边的众生般。 而在经典里面看到的「七世」其实是指「七佛世」,不是「七人世」。 过去七佛中,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是庄严劫的最後三尊佛;拘楼孙佛、拘那 含佛、迦叶佛、释迦牟尼佛,已经在贤劫出现。 据《药王药上二菩萨经》说,释迦牟尼佛曾往昔无数劫时,於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 道。听闻了五十三佛名号,合掌心生欢喜。又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闻已辗转相教, 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异口同音称此五十三佛名号,一心敬礼。以是敬礼诸佛因缘功 德的原故,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最初千人者,以华光佛为首下至昆舍浮佛, 於庄严劫得成为佛,即是过去千佛。次千人者,以拘留孙佛为首下至楼至如来,於贤 劫中次第成佛。後千人者,以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於未来星宿劫中当得成佛。 此即是过去庄严劫千佛,现在贤劫千佛,未来星宿劫千佛,合称三千诸佛。 在这部经中药上菩萨说完五十三佛名之後,即於定中见到过去七佛世尊而大力赞叹。 毗婆□佛还说此五十三佛乃是过去久远劫旧住娑婆世界,成熟众生而般涅盘的古佛。 可见此五十三佛与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是有很殊胜的因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及余一 切众生得闻是五十三佛名者,是人於百千万亿阿僧祗劫不堕恶道。此中所说五十三佛 即是我们晚课所诵的《大忏悔文》中「普光佛」至「一切法常满王佛」。 然而为何强调「七世」,在这三千佛中独说「过去七佛」呢? 在《佛说七佛经》里面说,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一天有一群比丘在迦里梨道 场坐禅时思惟过去世时有什麽佛出现?族姓是什麽?寿量是多少?如是思惟,互相推 问而不能知。佛陀知道他们在争论什麽问题,便来到迦里梨道场,这时有一位比丘合 掌恭敬将大众讨论的问题请教佛陀。 佛陀便说:「过去九十一劫有昆婆□佛出现世间。三十一劫有□弃佛、昆舍浮佛出现 世间。於贤劫中第六劫有俱留孙佛出现世间。第七劫有俱那含牟尼佛出现世间。第八 劫有迦叶波佛出现世间。第九劫我释迦牟尼佛出世间。」在《阿昆昙昆婆沙论》里说 这七佛是九十一劫中次第而住世的。 为何只说这九十一劫呢?此论中曾引用佛陀曾经给一位村主说,他在九十一劫以来没 有因为饮食的原故起身口意而造恶业的事实。波奢尊者说此是佛陀用念前世智而知道 的。而且在这九十一劫中正好有七尊佛陀相继住世。 佛经中经常说:「三祗修福慧,百劫种相好」。即是说释迦世尊在未成佛时,曾经过 三大阿僧劫的时间广修福德智慧,然後再用一百劫的时间广修相好之因。佛陀的三十 二种妙相,八十种随形好,皆是在这一百劫时间内所修习成就的。在这一百劫时间中 包括释迦牟尼佛在内共有七尊佛陀住世,因此提到这七尊佛陀时感到非常亲切。 依据佛经所载,过去、现在、未来三劫之中,皆有千佛出现。其中,以上列七佛与此 间因缘较深,故诸经常有所论。 《长阿含经》卷一〈大本经〉述及过去七佛出现的因缘,并列举与七佛有关的劫名、 种姓、菩提树等,大略如下: 过去七佛 由此表格可以得知:在一个减劫中共有七佛住世。佛经中说人寿每百年减一岁,由八 万岁减至十岁所需之时间称之为一个减劫。佛教的世界观,认为以人间世界为中心之 宇宙有成、住、坏、空四大劫,各大劫又由二十中劫所成。依小乘之说,住劫二十中 劫之第一劫中,以人积集恶业之故,人寿每百年减一岁,由八万岁减至十岁,称为减 劫。也就是说在此一个减劫中共有七尊佛陀住世。其後十八劫之各劫中,人寿由十岁 增至八万岁,复由八万岁减至十岁,此时期称为增减劫。第二十劫中,人寿再由十岁 增至八万岁,称为增劫。大乘则认为二十中劫各有一增一减,即以中劫各为唯一之增 减劫。 据《增一阿含经》说:毗婆□佛成道後一百年间说略戒,一百年後说广戒。以次递减 ,□弃佛是八十年,毗舍浮佛七十年,拘留孙佛六十年,拘那含牟尼佛四十年,迦叶 佛二十年,及至释迦牟尼佛是成道後十二年制戒的。可见这七佛说戒时也是从最长的 一百年开始,然後依次递减,直到释迦牟尼佛时十二年後才开始制戒的。 由此可见过去七佛是在过一百劫中次第出现的,在释迦牟尼佛百劫修相好之因时,一 提起这七佛,使天、人倍感亲切。而且这七佛都是在娑婆世界成佛的,与娑婆世界众 生有很深的因缘。因此经典上一提起过去诸佛时,往往说到过去七佛。回向文当中常 说的「七世」,也就是「七佛世」,也就是「百劫」如此长远的时间的意思。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0078/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