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lk ◎ 大家来灌水 板主: magelinus/Masakiko |
阅读文章: 第 10135/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罗云 标题: 提婆达兜如此分裂僧团 时间: Thu Dec 14 04:39:38 2017 提婆达多认为自己可以当佛陀的继承人,要佛陀把僧团交给他;佛陀说:「就算是舍 利弗和大目犍连,我都不会把僧团交给他们,何况是你。」 佛陀理想中的僧团,是由「戒、定、慧」来领导的,而不是由单一的个人来领导。能 够奉持「戒、定、慧」就可以成就「解脱、解脱知见」,如此僧团就能「六和敬」。 很多人会想要透过制定新法,或是「默契」,来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然而这些所谓 的默契,不过只是一时适用,不是究竟的解脱法,常常也造成人与人之间欠缺沟通管 道,争执四起的关键。 如同提婆达多,创造五条戒律,但是这五条戒律对於修行完全没帮助;修行团体要和 合,要透过「开放的心胸彼此交换心得,无私的沟通」,才有可能作到。如果只是一 昧的要别人奉承遵守「我最大」的规矩,则这样的团体无法长久。 如提婆达多的僧团,在提婆达多败亡之前就已经离散崩溃;所以,不要创造太多非法 的「新戒」、「新规矩」,任何规戒都是为了保护自身的清净和团体和谐的作法;就 连佛陀制定戒律都还是不断的依据现实状况进行调整,团体在运作也要保持「对人性 的关怀」而具备弹性。 所以不能死板板的认为「以前这样就好,为何现在不可以改」的观念,任何事情,都 是协助人觉悟的方法;不要为了「地位」而用事情来框住或限制。 LinkImage: https://scontent.xx.fbcdn.net/v/t1.0-0/p180x540/24991502_550373255305930_8923222449123367450_n.png?oh=4c461ad8c0178ebc421220cf7666a08a&oe=5AC3DDDC LinkDescription: 有一天,提婆达兜打断佛陀在竹林精舍说法,并且建议,由於佛陀日渐衰老,所以僧团领导的责任应该移交给他。佛陀拒绝他的建议,让他感到非常羞辱。从此以後,他内心异常痛苦,也企图杀害佛陀,但都失败了。後来,他改采其它手段:建议所有的比丘,在一生之中都要遵守以下五条戒律: 1. 比丘必须住在森林里。 2. 比丘只能依供养为生。 3. 比丘只能穿利用垃圾堆中找到的破布所做成的袈裟。 4. 比丘只能在树下休憩。 5. 比丘不可吃肉或鱼。 佛陀并不反对这些戒律,也不限制比丘遵守这些戒律,但出於其它的考虑(注),佛陀并不愿意制定为僧团戒律。提婆达兜声称这五条戒律比既有的戒律好太多了,有些新出家的比丘也附和他的说法。 有一天,在佛陀的询问之下,提婆达兜承认他所以提议增设五条戒律是要分裂僧伽。佛陀於是忠告他,这是非常严重的恶行,但提婆达兜不听佛陀的劝告。後来,提婆达兜告知阿难,从此以後,他要从事与佛陀领导的僧伽全无关连的宗教活动。 阿难把这消息向佛陀报告,佛陀说:「提婆达兜如此分裂僧团,是非常严重的恶行,他将来会为这邪恶的企图受苦难。」佛陀更进一步的说:「有德行的人很容易行善,却难於造作恶行。邪恶的人,却容易造作恶行,而难於行善。事实上,毫无益处的事容易做,善行、有益的事却很难发心去做。」 提婆达兜终於率领一群比丘到象顶山。後来,舍利弗尊者和大目犍连尊者前去劝诫跟随他前去的比丘,其中很多比丘也知过悔改,回来依止佛陀。 备注:佛陀的考虑包括: 1. 戒律应该是自动奉行,而不是因为条文的严格要求。 2. 严格条文可能轻易被用来压抑个人自由。 3. 已制定的条文可能因为时空环境的改变,而变得不适当。 以现代观点来看,我们可以推崇佛陀不接受提婆达兜建议的智慧。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SutraDhammapada/photos/a.535943363415586.1073741828.535941803415742/550373255305930/?type=3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10135/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