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lk ◎ 大家来灌水 板主: magelinus/Masakiko |
阅读文章: 第 8832/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站内: talk 标题: [新闻] 拾获贫妇2万元 不理哀求 女坚索3成 警:现在人眼中只有钱吗 时间: Tue Dec 14 08:54:15 2010 许多年前在本版曾贴过读者文摘「你有多诚实」的实验,发 现拾金不昧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看来只有越来越差的状况... 在美国早有「撒旦是一名律师」的说法... 拾获贫妇2万元 不理哀求 女坚索3成 警:现在人眼中只有钱吗 苹果日报 更新日期:"2010/12/14 06:30" 【何柏均、李姝□、方佳怡□台北报导】台北县一名独自扶养 子女的妇人昨领取2万1千元生活费,却不慎将装有手机、金钱 的包包遗失,她赶紧拨打自己手机,一名女子接电话後表示会 送到警局;妇人原想包红包答谢对方,未料对方自称是法律系 毕业,要求十分之三报酬、6300元,妇人虽苦苦哀求「能不能 拿少一点?」但对方坚持拿6千元,在旁协调的警察看了不禁摇 头:「现在的人眼中只有钱吗?」 遗失包包的李姓女子(44岁)昨向《苹果》投诉,她从事会计 工作,几乎是她独力扶养念大学一年级的女儿及高中的儿子, 为方便照顾子女,选择在家接案、担任SOHO族,平均月收入3万 多元。她昨天傍晚骑乘机车去接儿子放学,并领取2万1千元准 备支付水电等杂支,在行经土城市裕民路、捷运海山站附近, 挂机车前座吊挂勾的包包突然掉落,遭国立高雄大学财经法律 系毕业的潘姓女子(28岁)拾获。 捡钱者称法律系毕业 李妇指出,由於遗失的包包里,除2万1千元生活费,还有证件 、手机、住家钥匙等财物,立刻以儿子手机拨打自己手机门号 ,潘女接听後指称拾获其包包,约她於广福派出所交付,她原 本庆幸包包失而复得,欲包红包答谢,未料潘女自称是法律系 毕业,主动要求6300元、十分之三报酬。 李妇不懂法律,以为自己听错了,双方在警局碰面後,她向潘 女求情,说自己一个人抚养小孩,「能不能不要拿3成?」未料 潘女坚持一毛不能少,警员听了也帮忙求情说:「一定要要求 这麽多吗?不要这样啦!」但潘女却冷漠地回说:「我去问学 校老师可不可以这麽做。」警员听了也不敢再帮腔,李妇听了 也十分心酸。警方指出,《民法》如此规定,他们只能道德劝 说,无权干涉。 「教育到底是怎麽了」 经半个多小时谈判,因李妇没百元钞,最後潘女才愿妥协只拿6 千元,李妇心想,「一个孩子每月生活费是6千元,但『遗失』 6千元,总比遗失2万1千元好」,於是给了潘女6千元并致谢, 潘女拿了钱头也不回就离开,让一旁协调的警察也直摇头叹气。 李妇感叹说,她一直教导自己小孩要拾金不昧,潘女自称是法 律系毕业,却没顾及情理,「现在的教育到底是怎麽了?」她 认为法律系教授除教导法律,也应该教导一些道德观念。 对此,教育专家吴娟瑜感慨地说:「懂得物归原主代表有良知 ,但主动说出口要钱,这态度就有失敦厚。」她表示,在人际 关系里,相互扶持、相互关心、善良友爱,才是正确价值观, 但接连发生大学生捡到钱向失主索报酬事件,显示社会越来越 功利、太以钱为重,她给年轻人建议:「不管失主有没有给酬 赏,都不应该主动开口,才是礼貌的表现。」 留置权不应用於弱势 台大社工系副教授王云东表示,随著社会变迁,不可讳言功利 比率上升、道德下降,学生容易著眼功利色彩,只问行使留置 权违法与否,而忽略此举是否「道德」。他说,社会功利色彩 浓厚当下,若是留置权不再,可能拾获者更不愿意把钱交出来 ,因此,他认为是否有可能在法律设计上能够周详,如留置权 是否不要用在弱势人身上等。 律师廖芳萱表示,只要捡到钱的人有通知失主,或向警察机关 报案,就不算侵占,可向失主主张取得一定报酬及留置权,根 据《民法》第805条规定,拾得人要在6个月内请求报酬十分之 三,若对方未给报酬,拾得人就对遗失物有留置权。 捡钱纠纷事件簿 ★2010/10:台北市两名大学生捡到机车骑士遗失的钱却不捡 皮夹,一名目睹警官见状上前拦人,两名大学生却回答: 「我们可以拿3成吧?」被警官带回警局告诫「不要侵占遗失 物」。 ★2010/09:成功大学一名女学生不小心在校园遗失装有4万元 的钱包,捡到钱包的学姊打电话要求3成报酬,否则行使《民 法》中的「留置权」,不还钱给她。事件揭发後,学姊不再要 求3成报酬。 ★2010/02:基隆市一名男子捡到内有两万多元的皮夹,因忙 著谈生意未交付警局,结果被控侵占遗失物。检察官认定他 「有归还意愿、无侵占意图」,处分不起诉。 ★2009/04:基隆市一名施姓妇人,目击去寺庙拜拜的许姓母 女捡到皮夹,却把钱塞入口袋,她见义勇为要求母女将钱送到 警察局,却被骂多管□事,双方吵了起来。警方获报前往, 将许姓母女依侵占罪嫌移送法办。 资料来源:《苹果》资料室 [以上转贴若有不当请即告知当速删除]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解决您学佛的疑惑 BudaHelp |
阅读文章: 第 8832/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