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lk ◎ 大家来灌水    板主: magelinus/Masakiko
阅读文章: 第 9150/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grace (善护念) 站内: talk
标题: Re: [转录]大脑如何了解别人?
时间: Tue Jun 28 23:52:06 2011

※ 引述《yfan (忏悔己身多业障)》之铭言:
> 如果看过「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里面有段剧情
> 男主角是体操选手,同事练习时骨折,他第一个念头是,我可以又多参加一个项目
> 他为此感到自责不已,对苏格拉底说,我真是坏透了,同事受伤第一个竟想到这个
> 苏格拉底对他说,那不是你,那是大脑的杂音,不用理会
> 没错,那是杂音,不用理会。大脑常常自动发出讯息,我们以为那个就是我
  这部电影虽然由真人真事改编,但内容也掺杂不少禅宗公案。
  可能编剧、导演不够了解佛学,加上某些境界上的用词没有准确对应的英文,
  无法好好表达禅的智慧。

  如果某人为自己发出不善的一念,然後说这不是"我",而是杂音,所以不用理会。
  这种说法,恐怕会沦为推诿塞责。
  若照这种说法,那麽人们产生不良的念头之後都可以归咎是大脑所产生的讯息,
  是大脑的错,不是我的错。然後,只要不理会就可以不再犯,甚至更有智慧吗?
  还有,这大脑的讯息从何而生?难道不是"我"吗?
  再说,如果大脑自动发出的讯息不属於"我",
  那麽想要减少贪、嗔、痴,减少"我"的成份就好办了。
  例如利用药物改变大脑发出的讯号,把这个药物给世人吃,世界不就太平了?
  要不然就是死掉之後,连脑这个器官也没有,我执不就减少了?

  的确,用西方的科学研究来辅助证实东方哲理,有助於现代人了解这些哲理的
  真实好处。但科学研究通常也只能以物质作研究,要了解形而上的非物质原理很难。
  而且大脑研究常常以猴子作实验,猴子的思想、行为可以完全类比人类吗?恐怕未必。

  佛陀教我们,发出恶念时,应该以四正勤的「已生恶令断」来自我警惕。
  佛经上,释尊也会对来忏悔的人说「听汝悔过,勿复更犯」这样的回答。
  所以剧中的苏格拉底可以听男主角发露忏悔,勉励他以後不要再起这种心念,
  或想要加强戏剧效果的话,可以用禅宗公案对答----
  男主角:吾心生恶念,自责不已,请师忏罪。
  苏格拉底:将罪来,与汝忏。
  男主角:觅罪了不可得。
  苏格拉底:与汝忏罪竟。

  这样的对答应该更符合整部戏要传达的禅的意境吧 ~_~

> 世尊教我们,不断观照自己的心念,虽然我们不知道什麽是我
> 但可以多少可以查觉什麽不是我,当发现是大脑杂音的时候,我们立刻「止」
> 那段突触就不会运作,久了就萎缩了,在观照的过程里,可以试著活化别的突触
> 这样渐渐的回路就改变了,我们就改变了业力,改变了命运
  所谓的大脑杂音仍是"我"的一部份,也就是五蕴中的想蕴。

  最基本的观照方式就是反省,但不是陷入自责的反省,而是改过自新的反省。
  反省久了、多了确实可以改变心念、使心清净。
  能改变心念的人自然也会改变体内的物质,
  这就是「相由心生」的道理,
  或者医学上常叫人要保持心情开朗、放松情绪,有益於病情,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知不知道如何让突触活化、如何让突触萎缩,其实没有影响。
  更重要的是,如何观照、如何觉察自己的起心动念,
  还有如何保持观照力,如何加深觉察力,这都是修行在做的事,
  能真正修行的人,就能改变业力和命运,并开发出智慧。

  yfan的观点其实很有趣,感谢yfan花时间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但我写这些也并不是为了反对yfan,只是这里既然是佛教站,
  就提出我的看法而已。


--

                 始从芳草去 又逐落花回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佛教X档案 - 用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死角                         BudaXfile
阅读文章: 第 9150/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