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talk ◎ 大家来灌水 板主: magelinus/Masakiko |
阅读文章: 第 9975/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作者: Chen Jian 标题: 一点□聊 时间: Sat Jun 11 19:09:30 2016 一点□聊: 无我在一般心中难以体会,我个人的感觉是,因为心把三个部分都统合起来了,难以 切割来看: 第一:造作者:物理学的自变项、因子 第二:承受造作并提供回馈的系统:系统、环境、作用平台 第三:回馈:依变项、果报 一 、二、三全部统合在我们的心中,而且若以十二因缘来观,我们的心也只是法则 的运作而已,而一颗心,就包含作者、观察者、回馈者、接受回馈者,这麽复杂 orz,没有学过佛法,把心、意、识当作我是常态也能理解了,而更容易的误会是: 我要心怎样,心就会怎样!心就是我! 举个例子:儒家思想的亚洲常常鼓励要用功读书,找好工作,但却看到一些可以调整 的例子是: 过度用功、在意结果,却读不下书。 过度工作求得升迁,却搞坏精神的稳定。 心,并不能想要怎样就怎样,要读书,还必须记忆力好、心态平稳、没吃太饱、甚至 是持戒,并不是我们想要心:喔好心你要读书喔,就读的来的。 但,也就是因为心的道理并没被揭露,所以有佛陀的出现。 我的感想比较偏向大乘起信论的说法,不过,把认知到的世界也当作心的一部分,也 通的过阿含经的说法了。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9975/103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