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2066/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正思维]与[内正思维]
时间: Thu Aug 21 10:18:03 2008

※ 引述《belleyyc (乌龟慢走)》之铭言:
> 【四预流支】《杂30、843》谓亲近善男子、听闻正法、内正思惟 、法次法向。
> 再辅以诸经(例:杂17、18经)都是请法者向世尊请法,并告诉世尊,世尊开示後,
> 会「独一静处,专精思惟」,成就罗汉果。换句话说,如果将这个转换成四预流支
> 的说法,则会是:
> 「亲近善男子」(世尊),
> 「听闻正法」(世尊所开示的法),
> 「内正思惟」(独一静处,专精思惟),
> 「法次法向」(不放逸住。乃至自知不受後有;或心得解脱。成阿罗汉等)。
> 这里的专精思惟,应该就有包括「正念」的定义了(重念、忆念世尊的说法)。

我大概了解这部份,不过反过来我会想再问,为什麽杂阿含卷二十八谈到的正思惟
没有包含八正道的正念呢?

原来的讨论如下:

>>>>>>>>>>>>>>>>>>>>>>>>>>>>>>>>>>>>>>>>>>>>>>>>>>>>>>>>>>>
至於个人认为两者不完全相等的原因在於:在这卷谈的正思惟是建立正见的
过程中所必须的思辨能力;在建立正见之後,就会接著有正志、正语、正业
等实践的方法。
>>>>>>>>>>>>>>>>>>>>>>>>>>>>>>>>>>>>>>>>>>>>>>>>>>>>>>>>>>>

我先猜想为什麽这里的正思惟不包含正念,是不是因为正念还在正见之後?

如果是这个原因,我是觉得有点勉强,因为四预流支的内正思惟是「预流」,
尚未入流,也就是同样的不包含八正道的正念才对。但若不是我猜想的方向,
那就要请问为什麽杂阿含卷二十八的正思惟不包含正念?

事实上,在该卷中,可看到这些句子:

於外法中。我不见一法能令未生善法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善知识.
善伴党.善随从。

於内法中。我不见一法令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重生令增广。如说正思惟者。

我反而认为,这里的正思惟与善知识,正是指四预流支的亲近善士与内正思惟。
因为这些正是预流的方法,藉由这些才能入流--证四果、实践八正道。

以上供参考!

  heaven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大专学佛联谊板, 天天过得青春有朝气                                 Eureka
阅读文章: 第 2066/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