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2177/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belleyyc (乌龟慢走)
标题: [问题]杂阿含卷一
时间: 2008年11月 5日 22:21:29 星期三


查了一下自己之前的问题,好像有些还不是很确定,
藉此提出来,还请各位师兄不吝指教。

1. 五蕴的观察(在此卷)依序是:色--> 受 --> 想 --> 行 --> 识,
   观色的部份(色分内、外色),是要从内色(自身)观起?还是,其实
   内、外色(他人)可同时观? 外色,是否可以从他人引伸到外在世界
   有形体、无形体(事件)?

2. 於五蕴,「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这之间的差异为何?
   尤其是「明」,是指如实知(既知且证)?
   另外,针对此句,也有不解之处,「若断」後为何还会有「若离欲」?
   也就是说,如果已经断,应该就没有贪欲的问题,还需再离欲?
   还是说,这「断」指的是断身见、戒禁取、与疑(进入初果),而
   真正离[贪]欲,要到三果?

3. 14经末尾的总结,「味亦复二种」,虽然melon注明是13与14经,不过,
   我还是不懂..味到底有哪两种?

4. 15经:「若色不随使使.不随使死。不随使使.不随使死者。则於取解脱」,
   是不是可以说,五蕴的遮蔽与集聚,来自於「取」?於取解脱,就等於心解脱?

谢谢。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59.112.51.244
阅读文章: 第 2177/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