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2234/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以五欲功德修习] <杂阿含、一、一四> 时间: Wed Nov 19 10:15:11 2008 > > 世尊告诸比丘。我昔於色味有求有行。若於色味随顺觉 > > 。则於色味以智慧如实见。如是於受.想.行.识味有 > > 求有行。若於受.想.行.识味随顺觉。则於识味以智 > > 慧如实见 > 完整的来说,再加上於「色患」、「色离」随顺觉。 这边的「随顺觉」很有趣,我看所有近代的阿含经注解及译本, 都语焉不详,甚至把「随顺」直接略掉,仔细查原因,是因为 这些人过度相信南传的翻译,不确定经文意义的,就拿南传版 的翻译填入。可是南传巴利文翻译成英文或日文後,再翻成中 文,经了好几手,所以细部的意义可能已遗失了,只剩下主要 的动词「觉」还留著。 实际上汉译的直解似乎还是较合理:「於色味随顺觉」就是: 对於色味,能「随」缘「顺」著正观而「觉」悟。 其实若直接用 CBETA 查「随顺觉」,就会发现汉文佛典有许多 更深入的解释,甚至是大乘经典中更多。 例如《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33〈10 禅定波罗蜜多品〉: 「云何说此『随顺觉悟』及『所觉悟』?谓若了知彼极微法 皆不可得,说此是为『随顺觉悟』及『所觉悟』,应当於此平等 入解,即能成就菩萨摩诃萨希有之法。」(CBETA, T11, no. 316, p. 867, b8-12) 「有求有行」的相反就是了知「皆不可得」。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卷1:「如来因地,修圆觉者,知是空花, 即无轮转,亦无身心受彼生死。非作故无,本性无故。彼知觉者,犹如 虚空,知虚空者即空花相,亦不可说无知觉性。有无俱遣,是则名为净 觉随顺。」(CBETA, T17, no. 842, p. 913, c3-7) 其实证知後都是「无我」、「无我所」,不误以为有恒常不变的自我( 常见),也不误以为没有因缘果报(断见)。 Have a nice day! -- 悠哉贤故友, 抱道乐林泉, 坐到无疑地, 参穷有象天. 胸中消块垒, 笔底走云烟, 更笑忘机鸟, 常窥定後禅. ~访古月师.娥嵋道人 ☆欢迎光临: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法求助哇啦啦 - 您的问题就是大家的问题! BudaHelp |
阅读文章: 第 2234/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