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225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sici1 (sici1)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五受阴的集] <杂阿含、二、四二> 时间: Wed Nov 26 16:13:03 2008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至於阿□达摩的模型,则表明识、受、想、行.... 等一定是同生共灭. > 这也是过去在经文上看不出这种关系, 在论中才学到的. 要不要参考印顺导师的《中观论颂讲记》 虽然里头没有直接提到「受、想、行」同生共灭,而是 提到「同时...有受、爱、取」,这是阿毗达磨师; 而成实论师主张有前後。(见己八) 十二因缘的看法也很值得参考,识支,指微细心识; 而「名」中的识,是粗显的六识,不是微细的细心。 (己二、己三) 起码我认识的「识」有这二种差别。 不过里头提到一个很有趣的观念「不能分别事物是触」, 与识有分别义不一样。「触」与「识」我倒是从来没有这 样去看,不过经过这样理解後,好像可以更清楚~~谢谢 :-) 网址:http://fzrj.org/bookbig5/12/yinshun12-31.html 看的人大概要很有耐心才行 :p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教育板, 关怀教人成人的百年志业 (本站精华区完备欢迎参阅) Education |
阅读文章: 第 225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