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2607/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belleyyc (乌龟健走^^)
标题: [补充与问题] 杂阿含卷47,1248经
时间: 2009年 4月23日 22:48:23 星期四


1. 关於1248经的「洄□」,查了汉语大词典,有这个词,补充如下:

  【洄□】见“ 洄□ ”。

  【洄□】亦作“洄□”。湍急回旋的流水。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晋  徐荣者,琅琊人。尝至东阳,还经定山,舟人不惯,误堕洄□中。”

   宋  苏辙 《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
  “浙江潮自海门东来,势如雷霆,而浮山峙於江中,与渔浦诸山犬牙相错,
   洄□激射,岁败公私船不可胜计。”

   严复 《说诗用琥韵》:
  “譬比万斛泉,洄□生微澜;奔雷惊电馀,往往造平淡。”

2. 另外,关於牧牛者十一法的说法,除了增一阿含卷46外,还有《佛说放牛经》
   也是同经异译。

1248经的问题:
1. 增一阿含的说法中,有提到「爱牛」,不过,杂阿含没有耶。
   而对照了一下《佛说放牛经》,增一阿含的说法与《佛说放牛经》比较接近耶。
   是不是该以比较接近的两经说法为主?

2. 「峻岸而下,峻岸而上」是否可以说,因为那牧牛人不只不善观察水流、水势,
    甚至要引牛渡河所挑的地点,都是危险又险峻(也不善地势)?

3. 感觉起来,牧牛者是先大牛过河後,才引第二多力少牛过河,最後才引母牛带小牛
   过河...如果是这样,就变成是牧牛者在引牛过河。可是,经里提到的「先度大牛
   能领群者,断其急流」似乎是牧牛者导引大牛先走、领军,其次是第二多力少年跟
   著大牛,而小牛跟著母牛(第二多力少牛这组?),整个成一长队伍才是,有点像
   是这个blog的第二张图:
   http://blog.chinabyte.com/361/yuqingjiao/106861.shtml
   不知道同学们、师兄们的看法如何?


 p.s. 上周的读经进度,还真是挑战!读了两经後,实在不得不停下来,头好晕啊@@
      真佩服上周的导读与同学们~~ 剩下的疑问,等头脑清醒一点再写好了。昏~~~~~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61.228.28.209
阅读文章: 第 2607/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