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2882/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关於行阴的问题 时间: Wed Sep 23 15:31:57 2009 ※ 引述《sivathika (难得的长假)》之铭言: > 想请问各位师兄一个关於五阴的问题, > 「心中生起一个想法」,例如说:我想要去吃东西。 > 这是属於想阴还是行阴的作用? 我简单略说我的看法, 还请各位指教. 你的例子应该是 "行阴". 如果你看到电视有人在吃东西, 你脑海中出现你过去有吃过, 回想起它的味道, 并且知道这个叫做 "面". 这类和印象有关的, 是属於想阴. 但若想要去吃面, 这就是行阴了. > 又,阿含经中关於行阴看到四个解释,不是很懂, > 如果师兄宁有□暇可以为我会通一下,先在这儿拜下感谢\_/ > 一、行有身行,口行,意行 行就是可分成三个层面, 你想吃东西, 算是意行. 走路去吃, 就是身行. 吃完称赞老板煮的好, 算是口行. > 二、作诸福行善识生,作不福行不善行不善识生,作无所有行无所有识生(这里的无所有行 > 是指禅定吗?btw) 这我不清楚, 我猜想 "无有所" 是指 "非福非不福" 的 "中性"行为 (无记行). > 三、眼……意触生思,是名为行。 在 "行" 的诸 "心所" 当中, "思心所" 是 "行" 的重要代表. 它和 "造业" 有关. 所以会以 "思" 来表示 "行". > 四、想受阴:诸想;行受阴,为作相,於色…识为作。 想受阴, 不是想要如何如何的意思. 而是脑海中的影象, 想像....等. "想要如何" 是行阴, 也就是 "为作相" , 欲有某种作为, 想要造作某种事, 这是行阴. > 另外,在五阴诵里有一偈: > 观色如聚沫,受如水上泡,想如春时焰,诸行如芭蕉,诸识法如幻,… > 这一段偈我觉得很有意思,世尊果然是一切智者,反覆咀嚼这段, > 我都觉得真是没有再好的譬喻,但惟独用芭蕉来譬喻行, > 我就没有其他四个:「啊!真的就像这样」较能体会的感觉 > ,这个譬喻也请师兄如愿意不吝分享一下,谢谢。 先引一段经文: 《杂阿含经》卷9:「譬如士夫持斧入山,见芭蕉树,谓堪材用,断根、截斫叶叶、 剥皮,求其坚实,剥至於尽,都无坚处。如是多闻圣弟子正观眼识。耳、鼻、舌、 身、意识,当正观时,都无可取,无可取故,无所著,无所著故,自觉涅盘: 『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CBETA, T02, no. 99, p. 59, c19-25) 所以那些比喻, 都是差不多的意思, 都是在形容五阴虚幻, 不实, 易变... 芭蕉就是在形容看似实实在在的东西, 其实找不到一个坚实的中心. 我们的许多作为, 也是如此, 看似有个主角在动作, 其实仔细去分析时, 才知道一切都是无常, 苦, 空, 无我, 没有一个不变的主角在其中. (不过造作善恶业, 依然会有善恶报, 只是依然没有受报的主角)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 狮子吼站 相关资源: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电子三藏结集中 http://www.cbeta.org |
阅读文章: 第 2882/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