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10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Heavenchow (Heaven) 站内: BudaDigest 标题: Re: 杂阿含第一经修行方法一问 时间: Sat Jun 5 21:46:33 2010 ※ 引述《chessjim (nike)》之铭言: > 杂阿含第一经是在讲说一切身心现象都是无常的 > 那我可不可以念住在"他是无常的,随他去" > 反正一切可观察的对象(身心)都是无常的 > PS."随他去"是琅琊法师教导学生"万缘放下"的方法 >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f_others/Water_Mirror/241_260.htm#2 > 45 若依据解脱道的理论,这个方法或许可以是暂时的巧技, 但不应该当成唯一的修行方法。 在解脱的理论中,最终是依止观双运,观照五蕴的无常、苦、无我, 在机缘成熟时,就能证入圣果,彻底斩断烦恼。 重点在於观照其无常、苦、无我,而不是知道其为无常、苦、无我即可。 例如修不净观,我们知道□体很恶心恐怖,但知道归知道, 亲自见到的体会,绝对不是只凭想像就可以达到的。 对於五蕴的无常等特性,也是如此。 对於你提到的这个公案: 复有弟子,虔诚念佛,一心不乱,无论何事,以「随它便」三字处之。 因之想得开,放得下,不为五欲(财、色、名、食、睡)所羁绊, 修到炉火纯青之时,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即得解脱。 「随它便」只是它的一个技巧,用来对应平常一般的事情, 但他主要的用功还是在「虔诚念佛,一心不乱」,这就是戒定慧的「修定」工夫。 当定力成熟,才能真正观照五蕴皆空,这才是真正止观双运後的成果。 之前的「随它便」阶段的主要用功是修定,那时或许还不用观察五蕴。 後来定力成熟,依然要真正观照五蕴,才能达至解脱。 -- ◇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 ◇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 ◇ 南无 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欢迎光临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 http://www.cbeta.org □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狮子吼读经班, 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BudaDigest |
阅读文章: 第 310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