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13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elon888 (melon) 标题: [不负责读经小心得]《第一义空法经》与《金刚经》的呼应 时间: 2010年 8月 1日 17:58:27 星期日 本周读经班进度《增一阿含经》卷 30〈37 六重品〉第 7 经的 同经异译是《杂阿含经》卷 13 第 335 经,也就是《第一义空 法经》。 由於《第一义空法经》这一经非常非常非常重要,小的我一点 也不想读错,所以厚脸皮提出个人的理解,方便各位师兄纠正, 希望若错的话,也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谢谢! ==================================== 《杂阿含经》卷 13 第 335 经: 「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 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 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 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 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 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 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 (CBETA, T02, no. 99, p. 92, c16-25) ==================================== 《增一阿含经》卷 30〈37 六重品〉第 7 经: 「世尊告曰。彼云何[19]为名第一最空之法。若眼起时则起。亦 不见来处。灭时则灭。亦不见灭处。除假号法.因缘法。云何假 号.因缘。所谓[20]是有[21]则有。此生则生。无明[22]缘行。 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更乐。更乐缘痛。痛缘 爱。爱缘[23]受。受缘有。有缘生。生缘死。死缘愁.忧.苦. 恼。不可称计。如是苦阴成此因缘。」 (CBETA, T02, no. 125, p. 713, c15-23) ==================================== 以下是小的个人的不负责小理解: ==================================== 这两经的「除俗数法」、「除假号法.因缘法」的「除」字,个 人是以「唯有」来理解。 六入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乍看之下似乎有六入这些「阴」 (暂时聚集的现象?),但其实若一个一个仔细观察,其中并找 不到一个实际存在的主体,而唯有缘起法(又名:俗数法、假号 法、因缘法)。 为什麽要称为「第一义空」?个人认为也许是因为无作者、无我、 无种(《杂2、54经》)、刹那生灭,所以空。 至於为什麽「缘起法」又称为「俗数法、假号法、因缘法」?个 人认为也许是因为:在缘起的原理之下,六入这些东西都是不实 而生的,只是为了方便称呼,所以才给这些暂时聚集的现象安立 一个世俗名相、一般性的说法(俗数法),或说一个暂时的假名 (假号法)。 换句话说,我个人的理解是,「俗数法、假号法、因缘法」若要 换另一个说法,也许接近《金刚经》的「实无XX,是名XX」。 这样? ==================================== 还希望大家不吝多多指教,互相漏气求进步,谢谢大家 <(_ _)>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219.71.38.109 |
阅读文章: 第 313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