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133/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elon888 (melon) 标题: Re: [不负责读经小心得]《第一义空法经》与《金刚经》的呼应 时间: 2010年 8月 2日 6:57:24 星期一 ※ 引述《hank (hank)》之铭言: > 由於这周进度是我导读,所以"负责任"(相对於标题)的回应 :Q 谢谢 Hank 的回覆,Hank 本周的导读真是精彩,感谢您!^_^ > 在准备讲义时,一开始我也觉得这非常重要,必竟都说是"第一"了, > 其重要性由此可见。 > 但仔细研究,比对文意,及世尊到底要传达什麽重点? > 发现,第一义空经,不像字面上那麽重要 ^^" > "第一"应只是表达最初、一开始、不同的意思,而不是最重要、最关键。 > 在增一阿含中,世尊有详细说明,及最後提出结论,在杂阿含中较 > 没那麽详尽。 对呀,《杂阿含经》多半是「略说法」,似乎比较少「广解义」, 所以得多找几部经来对读。 不过个人认为「第一义」、「胜义」若要翻成白话,可能接近於 「佛法中的佛法、核心法义中的核心法义」,这点倒可能和许多 人的见解不同 :P 是说没关系啦,互相漏气求进步咩~ > 世尊只是提出:有二种情况。除了因缘法外, > 还有另一种六入的"功能"(详:《业报迷踪-27》【业报无作者】 ) > 运作情形不同於因缘法。 请问另一种六入的"功能"运作情形不同於因缘法,是指什麽呢?^_^" > 重点是要实修四念处中的身念处: > 本经後面世尊的结语: > 三百六十骨 在此人身中 > 古佛之所演 我今亦说之 > 筋有五百枚 脉数亦如是 > 虫有八万种 九万九千毛 > 【当观身如是 比丘勤精进】(身念处) > 速得罗汉道 往至涅盘界 > 此法皆空寂 愚者之所贪 > 智者心欢悦 闻此空法本 > 在闲居之处。坐禅思惟。勿有懈怠。 > 【今不修行。後悔无益。此是我之教训。】 > 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Hank 说的对!的确世尊在《增一阿含经》当中勉励我们,最重 要的,就是要精勤实修,在禅定中思惟观察世间的一切现象都 是「缘起性空、有业报而无作者」的: ========================= 《增壹阿含经》卷30〈37 六重品〉: 「比丘当知,因缘合会,乃有此身耳。又复,比丘,一人身中骨 有三百六十,毛孔九万九千,脉有五百,筋有五百,虫八万户。 比丘当知,六入之身有如是灾变。比丘,当念思惟,如是知患: 谁作此骨?谁合此筋脉?谁造此八万户虫? 尔时,彼比丘作是念思惟,便获二果:阿那含、若阿罗汉。」 (CBETA, T02, no. 125, p. 714, a20-26) ========================= (注:如是「知」患,元明本为「知」,大正藏为「之」。) 也就是说,修行者应当思维的是什麽?就是在看似实有的身体当 中,去观察思维: 「谁作此骨?谁合此筋脉?谁造此八万户虫?」 然而若仔细去找,就会发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没有「谁」在 其间运作,身体只是父母合会而有、因缘而有,并无身体之实, 唯有身体这个假名。 然後以身体为所缘,透彻观察「缘起」,就能证得三果或四果。 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读法,若读错还请多多包涵指正。 谢谢 Hank 总是提醒大家要多多实修,观「空」真的必须在禅定 中才观得起来。小的我也会以能作观(如缘起观、界分别观等等) 为目标,多多练习修定的 :) >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 这两经的「除俗数法」、「除假号法.因缘法」的「除」字,个 > > 人是以「唯有」来理解。 > 「除」字之前都是用「除了」来解释。 > 以「唯有」来理解,带入经中,文意也都能通顺。 > 这两种解释,末学没仔细去研究,无法提出更清楚的解释。 ^^"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219.71.38.109 |
阅读文章: 第 3133/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