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17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elon888 (melon) 标题: Re: [读经班讨论番外篇] 初果需不需要禅定力? 时间: 2010年 9月 2日 0:27:21 星期四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根据庄春江居士整理的汉文巴利文对照 >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843.htm > 下方的经文比对有提到: > 北传经文的「内正思惟」,南传经文作「如理作意」(yonisomanasik[aa]ro) > ([aa] 是 a 长音), > 所以四预流支的正思惟应该不是指禅那。 我有听过这个名词耶,只是从来不懂是什麽意思 ^_^" 所以「如理作意」听起来好像只是一般的思惟,就像大家现在在版 上讨论、思维法义这样吗? > 根据一般的想法,八正道应该是同时修习,至於是不是次第证得, > 或是初果等同证得出世正见,我没有印象有相关的经文说明。 没有啦,「初果等同出世正见」当然只是我自己经过一番自以为是 的「如理作意」之後擅自乱猜的而已啦 ^_^y 经典中有提过一些修学的方法,其实理论上都有次第([注1]),例如: 1. 三学:戒 → 定 → 慧。 2. 四圣谛:苦 → 集 → 灭 → 道。 3. 七觉支:念 → 择法 → 精进 → 喜 → 猗 → 定 → 舍( → 解脱)。 4. 八圣道:正见 → 正志 → 正语 → 正业 → 正命 → 正精进 → 正念 → 正定( → 解脱)。 但其实若仔细去比对经文,就会发现事实上它们像螺旋状的立体结 构,层层相因、 互相成就,非常弹性活泼,实在拆不清楚。 而且大概就像我们人体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等等,必 须全部组合起来一起运作才有意义,若拆开来单独运作,人就死掉 了,象也不是象了吧 :p > 若参考南传阿□达摩,则不是如此: > ============== > 对於诸出世间心,三离心所必定(niyata)存在。在道心里它们是八 > 圣道分的其中三道分,各自执行断除造语恶行、身恶行及邪命的倾 > 向的作用。在果心里,它们出现为道完成其作用之後的清净语、业、命。 > ============== > 三离心所是指正语心所、正业心所、正命心所。 > 上文的意思是,当圣者证得果位,生起果心时,必定有上述三个离心所, > 并执行断除相对的造恶倾向。我想这表示初果在果定中,至少也同时成就 > 正语正业正命三者。 > 试想,若初果还有邪语邪业邪命,又如何保证不再造下三途的业。 这很有道理!初果圣者已确定永不落三恶道,所以所成就的的确应该 更接近於出世的正语正业正命。 ================================ [注1] 上文这 4 种修学方式,有提到其次第的经文如下,提供大家参考: (但由於这不是这次讨论重点,所以内容就不一一贴出了): 1. 《杂阿含经》卷 29-30。 2. 《杂阿含经》卷 16 第 436-437 经、《杂阿含经》卷 15 第 397 经。 3. 《杂阿含经》卷 27 第 733 经。 4. 《杂阿含经》卷 28 第 749 经。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115.43.158.138 |
阅读文章: 第 317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