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186/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elon888 (melon) 标题: Re: [读经班讨论番外篇] 初果需不需要禅定力? 时间: 2010年 9月 2日 11:17:27 星期四 ※ 引述《hank (hank)》之铭言: > 用「法法相」这个关键词,请示一下CBETA,看能不能解开这个问题。 > 举出 2 个例子: > 1、 > (四二)中阿含习相应品何义经第一 > 持戒 → 不悔 → 欢悦 → 喜 → 止 → 乐 → 定 → 见如实 → > 厌 → 无欲 → 解脱 → 阿罗汉 > 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 > 这经就很详细说出其过程及原因,此有故彼有。 > 别经可能只提到「持戒就能证阿汉」,但不代表 > 不需要止、乐、定、见如实…的过程。 > 2、 > 杂阿含(二八一) 法法相律,从此岸而到彼岸 > 3、 > 杂阿含(八一○) 阿难!是名法法相类、法法相润。 > 如是十三法,一法为增上,一法为门,次第增进,修习满足。 > 法法相益、法法相因、法法相类、法法相润。 > 难以切割成:只修 A ,不需 B、C、D... ,就能成就 Z Hank 这边 1、3 提的都是七觉支,也就是禅定的修持方法。有了 禅定力,依定发慧,这是证果的标准流程,也是大家的共识。 不过八万四千法门,各有适合修行的根机,是不是大家都一体适用 於同一种方法,或同一个标准次第呢?经典上有没有提出不同的可 能性?我想这都是蛮有意思的议题,也是我们这篇正在讨论的 :) 例如七觉支一般是有次第的(《杂阿含经》卷 27 第 733 经), 然而实际修行时,世尊也说可以依禅修时实际状况,随时帮自己加 柴添火或慢下脚步(《杂阿含经》卷 27 第 714 经)。个人认为 这就是佛法活泼有趣的部分之一。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Hinet61.220 |
阅读文章: 第 3186/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