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509/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akira (管窥天) 标题: Re: 《杂阿含经》卷8第211经的广说 时间: 2011年 5月18日 1:53:58 星期三 ※ 引述《DavidChiou (邱大刚)》之铭言: > 今天有同学问到《杂阿含经》卷8第211经: > http://0rz.tw/5ZLaR > 释迦牟尼佛说: > 「当觉六入处,若彼眼灭,色想则离;耳、鼻、舌、身、意灭,法想则离。」 > 弟子听不太懂,而请阿难广说,阿难则解释道: > 「世尊略说者,即是灭六入处,有馀当说故,言眼处灭,色想则离。 > 耳、鼻、舌、身、意入处灭,法想则离。」 > 阿难说的和释迦牟尼佛说的有何不同?为什麽阿难是广说? 小弟以"六入处 & 有馀"查询CBETA,找到几篇相关的经文,谨供师兄参考: 1.《六分别六入处经》:《杂阿含经》卷13:「何等为六分别六入处经?谓於眼入处不如实知见 者,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 故,於眼染著,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皆生染著。 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 不如实知见;不如实知见故,生染著。如是染著相应、愚□、顾念、结缚其心,长养五受阴, 及当来有受、贪、喜悉皆增长,身心疲恶,身心坏烧然,身心炽然,身心狂乱,身生苦觉;彼 身生苦觉故,於未来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悉皆增长,是名纯一大苦阴聚集。」 (CBETA, T02, no. 99, p. 87, b2-14) 2.《有馀经》:《杂阿含经》卷43:「我今当为汝等说有馀经。我为波罗延低舍弥德勒有馀经说, 谓触是一边,触集是二边,受是其中,爱为缝□。习近爱已,彼彼所得,身缘触增长出生,於 此法,以智知,以了了;智所知,了所了,作苦边,脱於苦。」(CBETA, T02, no. 99, p. 310, c25-p. 311, a1) 3.《杂阿含经》卷31:「有内六入处。云何为六?谓眼内入处。耳、鼻、舌、身、意内入处。於 此六法观察忍,名为信行,超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得须陀洹 果。若此诸法增上观察忍,名为法行,超升离生,离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乃至未命终,要 得须陀洹果。若此诸法如实正智观察,三结已尽、已知,谓身见、戒取、疑,是名须陀洹。不 堕决定恶趣,定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此等诸法正智观察,不起诸漏,离欲解 脱,名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智心善解脱。」 (CBETA, T02, no. 99, p. 224, b27-c10) 『有馀当说』的「当」字,在其他不同朝代的版本,也有作「之」、「定」的不同记载。 小弟猜想,若是「有馀之说」、「有馀定说」,就有可能是指《有馀经》。 也就是说,阿难尊者这位老^n师兄,引用《有馀经》的说法来为大众广说其义。^^ Have a nice day! -- 觉海虚空起 娑婆业浪流 若人登彼岸 极乐有归舟 世界何缘称极乐 只因众苦不能侵 道人若要寻归路 但向尘中了自心 生灭无生生不生 乐邦那肯禁人行 谁知万丈红尘□ 菡萏华开月正明 ------【□新纂续藏经 第七十四册 No. 1464《三时系念佛事》】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112.105.86.77 |
阅读文章: 第 3509/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