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352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Melon888 (melon)
标题: Re: 为何自心多逐过去五欲功德,少逐现在五欲功德,逐未来世转复微少?
时间: 2011年 5月19日 23:12:54 星期四

※ 引述《Heavenchow (Heaven)》之铭言:
> 这部份我不知道标准答案是什麽,只能谈自己的想法。
> 其实我觉得也可以说有「意欲」,只是五欲是比较明显能观察到的。
> 也就是欲的来源是由前五根及五境,就算是依靠想像而产生欲贪,
> 想像的内容大概也是来自过去五欲的经验。
> 所以提不提「意欲」,我想都不会影响相关的教导。

难怪世尊要说我们是「多逐过去五欲功德」了,这也呼应最上文
 David 师兄所说的。因为未来的事还没有经验,就算想像,的确
也只能基於过去的感官经验去推测。就好像我们没看过天人,就
几乎无法凭空想像天人的模样或天上音乐的旋律。

那我可以直接认为  五欲=物欲=感官之欲=色蕴之欲  吗?
(所以放下五欲的方法就是正观色无常 :D)

> 甚至可以说,那个「欲」就是属於「意」的作用了。

这呼应上文中 Heaven 师兄提到五蕴当中,贪欲被归在「行蕴」
中。

经典上说,无贪不为欲(然彼非欲。於彼贪著者。是名为欲。)。
而且六根各自有五蕴。那意思是不是:「意」存在於五根的任
一根当中,就好像「识」攀缘前四蕴。因此五欲其实各自包涵
了「意欲」,所以不需特别独立出来讲。这样吗?

> 我想这也不一定。
> 例如看到的是食谱,可能产生了香与味的欲。
> 但这一定也有意念在运作,例如看到食物的相片,
> 有想蕴才知道这是什麽东西,并回忆起过去吃此美食的乐受,
> 因此产生贪爱的行蕴。
> 所以这里面其实也是蛮复杂的运作。

也对吼,看电视的烹饪节目的话更明显,全部感官都很忙啊 XD

> 我觉得不妥。
> 意内入处有个定义:
> 《杂阿含经》卷13:
> 「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是名意内入处。」
> (CBETA, T02, no. 99, p. 91, c8-10)
> 心意识三者,是差不多的东西,只是描述的角度不同。
> 所以我觉得不应该如此去分别意与识。

心意识真是抽象的不得了的概念,我每次在沙盘推演「六根各自
有五蕴」(除了意根没色蕴)的时候都会想到头脑打结  >_<

--
=================================================
         昨天落,今天落,明天落,天天落叶。
         昨天扫,今天扫,明天扫,香烤地瓜。
=================================================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From: !219.71.245.167
阅读文章: 第 352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