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758/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线上版复习]卷8第209经,读经拾得 时间: Sun Oct 7 11:51:12 2012 ※ 引述《Melon888 (melon)》之铭言: > 读经拾得: > 想味 行味 > 眼 要不要看清 加以辨识分别 > 耳 要不要听清 加以辨识分别 > 鼻 要不要闻闻 加以辨识分别 > 舌 要不要□□ 加以辨识分别 > 身 是否可触摸 加以辨识分别 > 意 开始想助人 加以辨识分别 > ======================================= > → 请问「想味」和「行味」的内容可否再解说一下呢?谢谢! ^_^" 在进一步讨论前,有二个前提要先说明: 1. 这边是微观的分析 佛经中很多内容都可以有巨观的解释,以及微观的解释。 就禅修而言,微观的解释更为重要。 微观的解释也会有放大倍率的不同,不同放大倍率下当 然会有不同的例子,因此不会有一个绝对标准的例子。 2. 六根可有各自缘生的色受想行识 包含卷8第198经等等经典都有指出六根可有各自缘生的 色受想行识,而可各自微观。 六根各自缘生的受想行识,又可分成二种不同的解析法: A. 六根各自在器官层面即缘生的受想行识。 B. 六根的资讯,传到意根後,缘生意的受想行识。 以上 B 很容易举例,也比较偏向巨观了;这边只讨论 A 的例子。 有了以上二点前提的认知,再来看这个问题「六根各自 缘生的五阴的『味』,有什麽禅修时可应用的例子?」 五阴的「味」是会让人贪著的滋味,因此 Melon 所问的 「想味」、「行味」的内容,就看眼耳鼻舌身意在微观 下,有哪些想阴的滋味、行阴的滋味,可贪著的? 「想」是取相,巨观的例子,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 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麽颜色。就 微观而言,眼看到了可见光,会起反应,而将资讯传送 至脑部。但眼若是接触到紫外光、红外观,看不到,就 不会起反应。因此眼只针对可见光取相,不针对人类不 可见的光取相,这就是眼根在微观的「想」。其它的动 物有的可见到不同的光谱,甚至天眼可观察三界景像, 这些就是由於不同的取相能力。 那麽眼的微观的「想」有什麽可能会贪著的滋味?举例 而言,「设法去取相」是眼的本能,只要张开了眼,就 会看到眼前的影像,不看还不行。这是眼的生物本能, 除非在睡眠或禅定中关掉,否则感官是照本能去执行的, 而会去取相。(影像传到意根後,意根无视,视而不见, 这种状况眼根还是有执行他的功能,只是意根不管他。) 能执行「生物本能」就是一种「滋味」,不能执行本能 的话,通常不太痛快;若眼随时就会无预警罢工、懒得 看清楚东西,那日子会很难过。 因此表格中以「要不要看清」举例作为眼缘生的「想味」; 打坐时,眼睛半开半闭,虽然该全心全意系念在所缘上 而不该管看到什麽,但执著特别强的人还是偶尔会分心 去「看清眼前的影像」,也就是执著於眼的想味。当然, 这执著有眼根的生物本能部份,以及意根的抉择,意根 抉择而不取相反而比较容易,要真的关掉微观的眼触生 想,只能入定或睡眠。 了解了这概念,大家都可自行举例了。重点不在例子本 身,而在於了解背後运作的机制,甚至加以舍离。 「行」是「造作」,身口意都可有造作,感官也会有生 物本能的造作。眼的生物本能的造作是什麽?有很多, 其中之一是将接收到的影像传送给意根(生理上的对应 现象,则是神经脉冲传递资讯给大脑。)眼能把接收到 的影像传给意根,就是种眼触生行的「味」,因此眼触 生行的「味」,「加以辨认分别」可作为一个例子。 若眼不能把接收到的影像传给意根,就会不爽,也就是 眼触生行的「患」了。禅定中能直接关掉眼或断掉眼缘 生的一连串因缘,那就是「离」了。 佛陀教导我们如实知味是味、患是患、离是离,而能自 证解脱。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佛教X档案 - 用科学的态度探索科学的死角 BudaXfile |
阅读文章: 第 3758/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