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77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杂阿含经》卷27第714经的「□炭」 时间: Wed Oct 10 00:24:02 2012 《杂阿含经》卷27第714经:「「若尔时其心微劣、其心犹豫者,不应修猗觉分 、定觉分、舍觉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犹豫,以此诸法增其微劣故。譬 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炭。云何?比丘!非为增炭令火灭耶?」」(CBETA, T02, no. 99, p. 191, c25-p. 192, a1) 此段在讲若心微劣时,不要修会让心更微劣的方法。例如有小火,要让火变大, 就不要加会灭火的东西。 这一句中的「□炭」,许多现代学者主张应为讹误,因为若查字典,「□」是「 用来引火的火把」,「炭」是「烧木未灰」,听来都是会燃烧的东西,而不是会 灭火的东西。 但若我们进一步追查「□炭」在古代的用法,就会发现这词当时的意义了: 《长阿含经》卷4:「时,有毕?村人白众人言:「乞地□炭,起塔供养。」」 (CBETA, T01, no. 1, p. 30, a6-7) 《般泥洹经》卷2:「又有梵志,名温违,白众人言:「窃慕善意,乞地□炭, 归起塔庙。」皆言与之。後有衡国异道士,求得地灰。於时八国得佛八分舍利, 各还起塔,皆甚严好。梵志毛蹶,种邑道人大温违,还俾贲邑,衡国道士得地灰 ,归皆起塔庙。舍利八分有八塔,第九□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灰塔。」 (CBETA, T01, no. 6, p. 190, b27-c4) 佛陀圆寂後火化的舍利,由八个信奉佛法的国王请回,造了八个佛塔供奉。原先 装舍利以分给八国的瓶子,在分完舍利後,也由负责分派的婆罗门起作第九塔供 养。村人也想供养佛,将引火的火把的馀烬收起来,成为第十塔供养。後来还有 其它国家的外道来,慢了一步,就只收集到地上的灰,就将地灰作第十一塔供养 了。 原来「樵炭」是指用来引火的火把的馀烬,似炭状、尚未成灰的部份。既然是烧 过的馀烬,自然就不能再燃烧,反而会把火灭了。此词的「炭」只是指形色似炭, 而不是能燃烧的木炭,因此大正藏在此处其实没有讹误。只能怪一些名词的用法 在千年後不一样了,而较难精确理解翻译年代该词的意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
阅读文章: 第 3775/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