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78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杂阿含经》卷8第211经的广说 时间: Fri Oct 12 23:11:10 2012 谢谢果任师兄的回覆。 我以前也以为是「还有要说的」,这样子的话这段话还是说得通。 但後来发现这样的断句不管怎样解释,阿难似乎都在说跟佛陀说的几乎 一模一样的话,而没有广释,而且这样的断句怎麽解释也跟南传译本的 意义兜不起来(虽然说南传不见得就绝对正确)。因此在思考各种可能 性後,发现「即是灭六入处有馀」这样的断句,较为合理。 也就是说若照法雨版断句,在单独和这一段是ok,但整篇经文看下 来就怪怪的。因此像印老的断句还有後来我们改的「即是灭六入处有馀」, 似乎较合理。 不过还好的是这方面的概念,大家可从其它经文知道,这边断句的 不清不影响我们透过别的经文了解佛陀要说的相关法义。 Have a nice day! ※ 引述《golzen (果任)》之铭言: > > 尊者阿难语诸比丘:「谛听,善思,於世尊略说法中,当为汝等广说其义。 > > 世尊略说者,即是灭六入处,有馀当-[3]-说故,言眼处灭,色想即离; > > 耳、鼻、舌、身、意入处灭,法想则离。世尊略说此法已,入室坐禅,我 > > 今已为汝等分别说义。」 > 抱歉插花一下,先声明如有错谬请诸大德包函。 > 『有馀当说』:或许应该解释为其他也应当如此说。 > 因此「世尊略说者,即是灭六入处有馀当说」此句翻译为:世尊简单的说,灭了六入处,则其 > 後的缘起流转门亦灭。也就是六入处在触时即灭其「贪欲」,其後则受、想、行、识也灭也就 > 是色想灭与法想也灭。 > 因此「有馀」:指的是:受、想、行、识或色想、法想或受、爱、取、有、生、老死。 > 「当说」指的是应当也如此说〈指其他也如六入处灭一样灭掉〉。如此不久当得尽诸漏,无漏 > 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其下引原经二七三部份补充说明;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离耆婆拘摩罗药师□罗园。………. ……汝等诸比丘!亦复多逐过 > 去五欲功德,现在、未来亦复微少。汝今亦当以心多逐过去五欲功德故,增加自护,亦当不久 > 得尽诸漏,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 後有。所以者何?眼见色因缘生内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耳……。鼻……。舌……。 > 身……。意、法因缘生内受 ——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故比丘!於彼入处当觉知!若眼 > 灭,色想则离;耳、鼻、舌、身、意灭,(声想……)法想则离」。佛说当觉六入处言已,入 > 室坐禅。 > …………….尊者阿难语诸比丘:「谛听,善思,於世尊略说法中,当为汝等广说其义。世尊 > 略说者,即是灭六入处有馀当说,故言眼处灭,色想则离;耳、鼻、舌、身、意入处灭,(声 > 想……)法想则离。世尊略说此法已,入室坐禅,我今已为汝等分别说义」。尊者阿难说此义 > 已,诸比丘闻其所说,欢喜奉行。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 释放心灵的尘埃 BudaFeeling |
阅读文章: 第 3780/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