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3912/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DavidChiou (邱大刚) 看板: BudaDigest 标题: Re: 七圣弟子 时间: Sun May 24 08:26:33 2015 Hi root, 谢谢你的回覆。对於「随信行」、「随法行」,经中的定义是比较少, 因此我对於依据单一经文定义一个词汇会比较小心。这不代表你的见解不对, 只是我希望能进一步求证而已,如果大家能帮忙找出其他关於「随信行」、「 随法行」是否有保证不堕恶道的经文,会对於讨论很有帮助。 以下这些我觉得不太够,说明如下: ※ 引述《root (root)》之铭言: > 复次。摩诃男。圣弟子信於佛言说清净。信法.信僧言说清净。乃至五法少慧。 > 审谛堪忍。谓信.精进.念.定.慧。是名圣弟子不堕恶趣。乃至随信行。 > 有佛法僧的净信,然後对五根修行程度较少,且尚未断三结的人,称为【随信行】。 > 净信的标准是圣戒成就。 虽然说随信行已是超赞的,但我仔细看後这段经文本身没有说「圣戒成就」 :) 在本经的前一经(第935经)有表明初果是得对佛、法、僧、戒的不坏信心 以及圣戒成就,一般圣戒成就也是摆在初果的成就。 > 别译杂阿含经 (卷8)(一五四) > 摩诃男。优婆塞。以信心故。则能持戒。 《别译杂阿含经》的对应经典是《杂阿含经》第929经,这个对应经典中 没有「以信心故,则能持戒」这句话,因此在经典的比对来说这句话比较难 作为绝对的标准。 我个人还是同意以信心故能持戒这个道理,只是「则能持戒」是否能像 初果圣者「永不犯戒」,程度是否会有不同? > 另外可从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九(八二一)经来看【随信行】: > 若彼善男子自随意所欲而学者,我为说三学。若学此三学,则摄受一切学戒。 > 何等为三?谓增上戒学、增上意学、增上慧学。 > 「何等为增上戒学?是比丘重於戒,戒增上,不重於定,定不增上,不重於慧,慧不增上 > 於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 > 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恚、痴薄,成一种子道。 > 彼地未等觉者,名斯陀含, > 彼地未等觉者,名家家, > 彼地未等觉者,名七有, > 彼地未等觉者,名随法行, > 彼地未等觉者,名随信行, > 是名增上戒学。 > 所以随法行、随信行不堕恶道是因为有了【持戒】的力量。 「持戒」的确能不再造三恶道业,但初果圣者是从今以後至涅盘前永远绝 不堕恶道,一般持戒的人还可能因为过去世的恶业成熟堕恶道。初果圣者顶多 是在人间过得很差,不会再因过去世的恶业成熟而堕恶道了,这是比较奇妙的 地方 :) 还希望 root 及大家多帮忙查经罗。谢谢! Have a nice day! -- 寒山问拾得曰: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厌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 □ 狮子吼站 板面介绍: cbs.ntu.edu.tw ⊙ 禅与静坐板 - 真心交谈的坐坐板 BudaSitting |
阅读文章: 第 3912/5136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