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103/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Chakwos Liu 标题: 上周读经班讨论到四圣谛的重要性 时间: Tue Jul 15 07:57:40 2014 上周读经班讨论到四圣谛的重要性。依经所说,四圣谛是次第而证,需先苦圣谛无间 等後,才能集、灭、道无间等。 杂阿含(四三六): 「比丘,若言於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後次第於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 间等者,应作是说。所以者何?若於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後次第於苦集圣谛、苦灭圣 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有是处故。」 但不知同学们觉得了解苦圣谛的人,跟一般苦哈哈过日子的人有何差别呢?佛陀教我 们了解的苦圣谛,与我们感受到的苦这件事有何差别呢?为何我们不说那些活著很痛 苦的人是了解苦圣谛?他们明明已经很能切确感受到痛苦了。 > -------------------------------------------------------------------------- < From: 周靖山 Time: Tue Jul 15 09:22:04 2014 简单来讲: 世人只知三苦中的苦苦、坏苦,不知行苦。不知「行苦」是一切法无常,无一时一刻 能得安住,因而产生苦苦、坏苦。 世人只知八苦中的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不知 五阴炽盛苦。不知五阴炽盛苦是前七苦皆由五阴领受、聚集产生之苦。不知五阴虚幻 、无常、无我,执其「我受」而苦。 这是佛陀教我们了解的苦圣谛,与我们凡夫感受到的苦这件事的差别。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Tue Jul 15 13:51:39 2014 一般人对苦的了解是建立在「不自在」的感受上,是片面的、概念化的认知,这种认 知会让我们增加对可意境的贪著与不可意境的厌恶。所以吃尽了苦头,不一定能让人 成长。而苦圣谛所要观察的是对苦的遍知,也就是观察苦从缘而起的无常与无我的性 质。 > -------------------------------------------------------------------------- < From: Murphy Chen Time: Tue Jul 15 23:46:23 2014 以恩爱别苦为例。 事实: 与爱人分离。 一般人: 感到痛苦,陷於痛苦。 行者: 随著修行的功夫,可能会或不会感到痛苦,因为客观了解了这个事实,并且不 执著於此。若感到痛苦,行者会把握这个机会观察这个苦的生灭变化 (受念住观察苦 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的练习)。认知到无我而练习观察无我的行者,会从客观的角 度来看这个受苦的「我」,从而解脱於苦。 > -------------------------------------------------------------------------- < From: Murphy Chen Time: Sat Jul 19 21:47:39 2014 发现本周的读经进度中,对於 Chakwos Liu 的问题佛陀有近似的问答。 杂阿含 470 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 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7.html#四七○ > -------------------------------------------------------------------------- < From: Murphy Chen Time: Sat Jul 19 22:34:42 2014 延伸 Chakwos Liu 的问题,明明生活中不是只有苦,也有乐,或者许多人觉得是乐 多苦少,为什麽佛陀教我们不间断地观察苦圣谛呢? 答案请见: 杂阿含 473 经 时,有异比丘独一静处禅思,念言:「世尊说三受□□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又 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此有何义?」 佛告比丘:「我以一切行无常故,一切诸行变易法故,说诸所有受悉皆是苦。」 因为即使目前确实感受到乐,随著因缘变化,乐仍然会消失,而感受到苦。 > -------------------------------------------------------------------------- < From: Chakwos Liu Time: Sat Jul 19 22:35:47 2014 阿哲找到的答案是正解。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103/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