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119/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 时间: Wed Aug 13 23:13:52 2014 「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得诸解脱界。 」 《杂阿含经》卷十七第464经: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5%8D%81%E4%B8%83#四六四 上座答阿难:「修习於止,终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谓圣弟子止、观俱修, 得诸解脱界。」 以电影播放为比喻,「止」如同将电影停格,「观」则是拉近画面而清楚的分析。在 戒定慧三学中,止是属於定学,观则属於慧学。此经指出止与观是一体的,修习止观 能开启智慧而解脱。 > -------------------------------------------------------------------------- < From: Russ Wang Time: Thu Aug 14 00:02:27 2014 对於止与观的相辅相成没有疑问,但是於此我仍有一个的问题,圆觉经中世尊讲二十 五种清净定轮,为何单修奢摩他亦能以静力故永断烦恼呢? > -------------------------------------------------------------------------- < From: 邱大刚 Time: Thu Aug 14 10:22:39 2014 Russ Wang 说的是好问题。解答正是《杂阿含经》第464经这段经文「修习於止,终 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 《圆觉经》中二十五种清净定轮所讲的是不同的入手处,例如以止为主,或是以观为 主,或是交错的,总共有二十五种事相上的排列组合,这二十五种方法最後都能「得 诸解脱界」。 以 Russ 提的「单修奢摩他(止)」为例,是「由静力故永断烦恼究竟成就」,有「 永断烦恼」这一步,是依定(静力)发慧(断烦恼),而不是「由静力故究竟成就」 。这就是《杂阿含经》第464经所说的「修习於止,终成於观」。 至於哪种方式最适合?要看每个人的根性或宿世所修,每个人适合的入手处不见得一 样,但原则上还是由戒生定(《圆觉经》:「当持梵行,寂静思惟」)、依定发慧( 《圆觉经》:「二十五种清净定轮」)。 另要要注意的是,这边不管《杂阿含经》或《圆觉经》讲的是佛教的修习法,也就是 基於三法印、三十七道品的修习,有对佛陀说法的闻思修,才能自然「修习於止,终 成於观,修习观已,亦成於止」,要不然若是知见不正确、照外道的修法,修外道定 不管修多久可能也只在学石头,修外道观修多久也可能只在学口头禅。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119/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