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140/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时间: Sun Aug 31 14:03:18 2014 《杂阿含经》卷二十第547经中,梵志老人家问年轻的比丘为何不向老人家礼敬? 大 迦旃延尊者指出「不贪五欲」才是真正的资深。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0.html#五四七 1999年狮子吼站就有此经的《增壹阿含经》对应经文的讨论,重贴如下: 发信人: abstsai@Lion (老小子), 信区: BudaHelp 标 题: 皈依佛 发信站: 由 狮子吼站 收信 (Mon May 10 06:49:42 1999) □□自皈依佛□□□□□□□□□□□□□□□- 阿含经上有一则记载,谈到皈依出家众和皈依佛的事情,值得有兴趣的人的注意。 事情起因於世尊灭後,一些少年比丘不向婆罗门长者行礼。有一次,摩诃迦遮延(就 是摩诃迦旃延)和五百名比丘在婆那国游化(传法给有缘人),当时有婆罗门长者也在 那里传法,除了两组社团打个招呼之外,对方也要顺便问问这种失礼的事,身为领队 的摩诃迦旃延是如何解释。 经上说: >>>>>>>>>>>>>>> 闻如是。 一时,尊者摩诃迦遮延游婆那国深池水侧,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尊者迦遮延 有此名闻,流闻四远。尊者长老奸荼婆罗门在此游化。尔时,婆罗门闻尊者迦遮延在 此池侧游化,将五百比丘。尊者长功德具足,我今可往问讯彼人。是时,上色婆罗门 将五百弟子,往至尊者迦遮延所,共相问讯,在一面坐。 <<<<<<<<<<<<<<< 上色婆罗门和五百弟子来到摩诃迦旃延处,主要是来问“为何你们的比丘看到我们的 长老『奸荼婆罗门』不行礼呢? 奸荼是意译,荼就是引火、如火焚的激烈,如荼毗,或者是毒害的意思,奸荼就是对 於性事的欲念很强烈( 因为这一派婆罗门以性力为主)。 上色婆罗门问道: >>>>>>>>>>>>>> 尔时,彼婆罗门问尊者迦遮延曰:「如迦遮延所行,此非法律,年少比丘不同我等诸 高德婆罗门作礼。」 <<<<<<<<<<<<<< 意思就是比丘看到我们婆罗门要行礼才是。 迦旃延回答他: >>>>>>>>>>>>>> 迦遮延曰:「婆罗门当知:彼如来、至真、等正觉,说此二地。云何为二地?一名老 地,二名壮地。」 <<<<<<<<<<<<<< “婆罗门当知,当时如来至真等正觉(佛)是说过有这两种地位之分,壮地的人要向老 地的人行礼。”(意思是:不是说少年仔要向老头子行礼,而是说“壮地”的要向“ 老地”的行礼) >>>>>>>>>>>>>> 婆罗门问曰:「何者为老地?何者为壮地?」 迦遮延曰:「正使婆罗门年在八十、九十,彼人不止淫欲,作诸恶行,是谓婆罗门虽 可言老,今在壮地。」 <<<<<<<<<<<<<< 用现代话的说法,年纪八、九十岁的人还在四处搜购萎而刚,天天作种种恶行的,那 样的婆罗门虽是老头,但仍在壮地,还勇得很呢。所谓恶行是指这一票人放纵生活、 行欲无制、杀生取食行口腹之欲的事情。 婆罗门当然又问: >>>>>>>>>>>>>> 婆罗门曰:「何者年壮住在老地?」 迦遮延曰:「婆罗门「若有比丘年在二十,或三十、四十、五十,彼亦不习淫欲,亦 不作恶行,是谓婆罗门年壮在老地。」 婆罗门曰:「此大众中颇有一比丘不行淫法,不作恶行乎?」 迦遮延曰:「我大众中无有一比丘习欲作恶者。」 时,婆罗门即从座起,礼诸比丘足,并作是语:「汝今年少住於老地,我今年老住於 少地。」 <<<<<<<<<<<<<<< 过了几天,上色婆罗门再来找迦遮延,要“皈依他”。但是迦遮延指出,不是皈依他 ,是要皈依佛。经上说: >>>>>>>>>>>>>>> 尔时,彼婆罗门复往至迦遮延所,头面礼足,而自陈说:「我今自归迦遮延及比丘僧 ,尽形寿不杀。」 迦遮延曰:「汝今莫自归我,我所归者汝可趣向之。」 婆罗门曰:「尊者迦遮延「为自归谁?」 时,尊迦遮延便长跪向如来所般涅盘处:「有释种子出家学道,我恒自归彼,然彼人 即是我师。」 <<<<<<<<<<<<<<<< 迦旃延一句:“汝今莫自皈我,我所归者汝可趣向之。”足令现今广收门徒归於自己 者深省。 >>>>>>>>>>>>>>>> 婆罗门曰:「此沙门瞿昙为在何处?我今欲见之。」 迦遮延曰:「彼如来已取涅盘。」 婆罗门言:「若如来在世者,我乃可百千由旬往问讯之。彼如来虽取涅盘,我今重自 归作礼及佛、法、众,尽形寿,不复杀生。」 尔时,上色婆罗门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迦旃延对於世尊的句义了了分别,指出了外道断章取义的错误:并非小的一定要尊敬 老的,而是老的要有可敬之处,顺便委婉的指出了外道追求纵欲的不合佛法、律。 迦遮延能得到世尊称赞为“善能分别句义,为佛弟子中议论第一”的原因不止是分别 句义而已,对方於发心皈依时,还能明白指导他何是三皈之意,这才是学者真风□。 当我们在某师座下皈依时,应感念某师为我指出明灯,但是於法,仍是皈依佛。两者 不可混淆。 LinkTitle: (五四七)[0141c16] -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 LinkDescription: 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尊者摩诃迦旃延在婆罗那乌泥池侧,与众多比丘集於食堂,为持衣事。 LinkTarget: http://www.facebook.com/l.php?u=http%3A%2F%2Fbuddhaspace.org%2Fagama%2F20.html%23%E4%BA%94%E5%9B%9B%E4%B8%83&h=VAQEAF7sY&s=1&enc=AZNI7qSDVb94qmKc-mmxZhPZ7t2lIi-EtG10urs9gocTKrFTa0pa1bRcREbKjpuLAOznaL5Vfr3CjWaszQNh-bbEUMiWTNlPRfPkUKdJmfn1FQ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140/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