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阅读文章: 第 4196/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四念处是七觉支的基础
时间: Fri Nov 07 08:53:23 2014

「四念处是七觉支的基础」

《杂阿含经》第615经阐述四念处是七觉支的基础:

1. 念觉支:身身观念住(受、心、法念亦如是说)。

2.3. 择法觉支、精进觉支:若身耽睡,心法懈怠(五盖的昏沈盖),彼比丘当起净
信,取於净相。

4. 喜觉支:其心则悦,悦已生喜。

5. 猗觉支:身则猗息,则受身乐。

6. 定觉支:其心则定。

7. 舍觉支:如实知。

也就是说四念处就是七觉支之首的「念觉支」,别经中所举「念觉支」的例子也可说
在四念处的□畴之中,例如《杂阿含经》卷三十三第931经以「六念」切入七觉支,
《杂阿含经》卷三十二第916经以「念无杀盗淫妄心」切入七觉支,《中阿含经》卷
四〈业相应品2〉第20经波罗牢经以「念十善业道」切入七觉支。

本经表明四念处都对七觉支有益,而在《中阿含经》卷二十四〈因品4〉第98经念处
经等经典中,则将调伏五盖、培育七觉支列为法念处的主要修习内容。

四念处作为念觉支,能引生後续的其他觉支,有念觉支後能辨别什麽法有益、什麽法
无益,也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引生精进觉支;精进後会产生法喜,而
为喜觉支;有法喜後会轻安,是猗觉支;轻安後容易得定,是定觉支;有了定後能彻
底放下而解脱,是舍觉支。《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0经所举例的修学次第是:修
习安般 → 满足四念处 → 满足七觉支 → 满足明、解脱。《中阿含经》卷十〈习相
应品5〉第52经食经则举例:三妙行 → 四念处 → 七觉支 → 明、解脱。

关於调伏五盖、培育七觉支的详细说明,可见卷二十六、二十七的「觉支相应」内容
。

> -------------------------------------------------------------------------- <

From: 邱大刚
Time: Fri Nov 07 08:53:36 2014

原经文可见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4.html#六一五

> -------------------------------------------------------------------------- <

From: Richard  Chou
Time: Fri Nov 07 08:59:45 2014

感谢,整理得好,正需要四念处与七觉支的资料

> -------------------------------------------------------------------------- <

From: 邱大刚
Time: Fri Nov 07 21:04:35 2014

增加了「七觉支」如何一支增益下一支的说明:

四念处作为念觉支,能引生後续的其他觉支,有念觉支後能辨别什麽法有益、什麽法
无益,也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而努力,引生精进觉支;精进後会产生法喜,而
为喜觉支;有法喜後会轻安,是猗觉支;轻安後容易得定,是定觉支;有了定後能彻
底放下而解脱,是舍觉支。《杂阿含经》卷二十九第810经所举例的修学次第是:修
习安般 → 满足四念处 → 满足七觉支 → 满足明、解脱。《中阿含经》卷十〈习相
应品5〉第52经食经则举例:三妙行 → 四念处 → 七觉支 → 明、解脱。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阅读文章: 第 4196/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