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328/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释智慎 标题: 每当我们一味的强调的正念时 时间: Fri May 15 14:20:31 2015 每当我们一味的强调的正念时,那我们是否有没有想过,那什麽又是正知?它的标准 又是什麽?如果我们不能够拥有正知的智慧,那麽我们又如何能够让正念生起作用? 来念住名法与色法的实际现象… 试问那我们所认知的正念又会是什麽正念? 说实在的,那真的只是一种专注而已, 请各位法友看清这问题的事实真相,从自我的催眠当中觉醒出来吧!因为静中修的专 注是无法延伸到动中用,让正知、正念生起作用来强化观禅心力,因为专注是无法在 动态精准的来辨识,什麽是身的相?什麽又是心的相?更不可能让法义解门与实际行门 的经验精准的来做连结。 > -------------------------------------------------------------------------- < From: 蔡忏摩 Time: Fri May 15 19:17:01 2015 在动中禅中培养正念是近代的新兴禅修法,实际上经论中告诉我们正念的稳固依於持 戒,藉由不忘戒,正确持戒,正念守护根门,免於忧悔,容易成就禅定。 …… 引用一段法师的文章: 《香光庄严》106期 <如何看待戒法的修学> 释见豪 守护正念以持戒 如何藉由持戒来保护自心呢?或许我们会为了持好戒法,寻找一处没有犯罪外缘的环 境居住,在《入菩萨行论》中也提到,当我们放生时,要将鱼、青蛙、飞鸟等动物放 生到何处,才不会使它们再度遭受到伤害呢?其实,不能调伏自心者,住在最寂静的 地方也不得清净;唯有当我们内心完全舍离杀、盗等恶念时,才能圆满持戒波罗蜜。 持戒如果造成自己的苦恼或他人的不便,都将失去持戒的意义。 如何持戒才能真正自利利他呢?佛陀於相应部开示,修习念处才能自护护他,护他即 是护自,也是要透过守护念处,以正念观照诸法。一行禅师於2008年梅村的禅修营中 开示:「戒即是念,戒律和威仪是正念的具体表现。修习戒就是修习念,因为戒的本 质是念,戒的根源是念。」有正念即能守护根门,正念就如一把锐刀,可斩断六根对 六尘所生起的贪□痴烦恼;六根门既能得到守护,自可持戒清净。佛陀曾说正念正知 导致守护六根,守护六根导致戒律仪。佛陀对律仪的解释是:「多闻圣弟子若眼见色 ,於可念色不起欲想,不可念色不起恚想,次第不起众多觉想相续住,见色过患;见 过患已,能舍离。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律仪。」(《杂阿含经》 264)反之,如能善摄律仪,观察身口意业行为不令生过失,自是守护六根,守护心 安住於善所缘,必可建立正念,此是相辅相成的互动关系。若无正念则心容易失去控 制,以致会产生不善念或不善行。所以,正念可利用日常生活的持戒来培养,戒法的 受持也可因为守护正念而达到清净无染。 > -------------------------------------------------------------------------- < From: 释智慎 Time: Fri May 15 20:13:36 2015 重点是要有正知的智慧,因此才能够现见五蕴、六入法的世间真实,让正念生起作用 ,才能够念住精准的来辨识五蕴身、心的实相现况,善摄律仪守护诸根,观察我们的 身、口、意三业行为不令生过失,实际掌握了知肢体语言感官觉知作用的具体呈现过 程,自可持戒清净。 > -------------------------------------------------------------------------- < From: 蔡忏摩 Time: Fri May 15 20:50:12 2015 感恩法师。 但是依经论,正知是随著正念产生。比如国王出巡百官在後,若王不见则群龙无首。 南北传诸师论师均如是说。 如帕奥禅师在其《正念之道》中对<念住经>的解释 :「事实上,没有正念就无法观照。没有正念就不能忆念 不忘禅修目标,如此又如何能观照「这是无常」、「这是苦」「这是无我」呢?因此 佛陀开示说□「诸比丘,我说正念适 用於所有的情况。」 对於「正念适用於所有的情况」这句话,疏钞解释说□ 正念用於每个生命(bhava),用於每个懒惰、不平衡的心 都是功效卓著的。或者「正念适用於所有的情况」意思是□ 借著正念的帮助,其他的觉支才得以开展。因此,在正念 的帮助下,正知才能够观照。」 > -------------------------------------------------------------------------- < From: 蔡忏摩 Time: Fri May 15 20:55:20 2015 能不能提出您认为需要有正知正念才会发生作用的理由? 还是您是强调:必须要以 正知 无常 苦 无我 入 四谛现观 如此 正念 才能算是彻底的 发挥其功用。如只增上戒定而无慧观,岂不可惜? > -------------------------------------------------------------------------- < From: 释智慎 Time: Fri May 15 22:43:12 2015 能不能提出您认为需要有正知正念才会发生作用的理由? 知苦、断集、证灭、修道,正是我们每一个行者所要修学的标准道次第… > -------------------------------------------------------------------------- < From: 释智慎 Time: Sat May 16 09:08:31 2015 没错!谢谢你:个人确实是一直严格的强调与坚持,一位自我修学的行者一定必须具 备正知三法印, 无常 苦 无我 的标准才能真正实际契入 四谛现观…,如此 正念 才能算是彻底的 发挥其功用。 > -------------------------------------------------------------------------- < From: 释智慎 Time: Sun May 17 11:55:06 2015 各位法友难为大家了!法讲的是因缘,要众缘和合才能成事,所以在此感到非常抱歉 !说实在要让每一个人都看得懂、听的懂也真是相当不简单?想毕工程也非常浩大, 真是一项不容挑战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宗教真的只是一种思想观念的洗脑,那如果纯粹只是一些概念而且不切实际,那 就诚如 佛陀所说 : 『但有言数,问已不知,增益生痴,以非境界故。』 那是会背 离现实的世间,也不可能於现世真实生活中,真正自受用於五蕴、六入 法的世间真 实的! 我们的动机真的只是单纯想以法会友,在此提出一些在解门与行门上的不同经验及看 法,如果有性趣或认同我们的理念法友,希望以後有因缘我们再透过法上的互动与连 系 谢谢大家的批评指教! 在此祝愿大家身心安乐,让有心想要真正学佛的行者,能实际得到 佛陀正法要的护 佑,能让法义理论直接相应於现实,落实日常生活层面的人、事、物接触与 〈端正 法〉 人天善法实际结合。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328/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