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342/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七觉分 时间: Fri May 22 00:01:07 2015 「七觉分」即觉悟的七个要素。「分」即「要素」、「部分」的意思,「修念觉分」 即「修习念觉的要素、部分」。 1. 念觉分:专注清楚,修习四念处。 2. 择法觉分:以智慧选择法的真伪、善恶。 3. 精进觉分:勇猛精勤,修习四正断。 4. 喜觉分:契悟於佛法而生的欢喜、法喜。 5. 猗觉分:除去身心的粗重及烦恼,使得身心宁静、轻利安适。又译为除觉分、轻 安觉分。 6. 定觉分:入定而不散乱。 7. 舍觉分:心平等、宁静,而能舍离。 七觉分又译为七觉支、七觉意。《杂阿含经》「觉支相应」的内容为卷二十六第 704~711经,和卷二十七第712~747经,是解说七觉支的相关经文。因为这些经文和这 阵子同学们讨论的「六念」例如「念佛」可引致升起七觉支相关,因此贴上来供覆习 之用。 > -------------------------------------------------------------------------- < From: 邱大刚 Time: Fri May 22 00:02:08 2015 卷二十六第711经说明七觉支的次第:四念处作为念觉支,能引生後续的其他觉支: 有念觉支後能辨别什麽法有益、什麽法无益,也就是择法觉支;择有益的法而努力, 引生精进觉支;精进修行自然产生法喜,而为喜觉支;法喜能让身心轻安,是猗觉支 ;轻安後容易得定,是定觉支;有了定後能彻底放下而平等、解脱,是舍觉支。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5%85%AD#七一一 > -------------------------------------------------------------------------- < From: Richard Chou Time: Fri May 22 00:09:05 2015 邱大刚 兄,我觉得这7种是佛陀对禅修活动的计量分析,与锻□休息的最佳化规划, 很像现代的肌肉重量训练的方法。 > -------------------------------------------------------------------------- < From: 邱大刚 Time: Fri May 22 00:11:42 2015 谢谢 周福福的分享! 我对肌肉重量训练一窍不通 :D 不过听起来似乎有点像佛陀在 第714经教导我们如何平衡七觉支的修习: 在心浮动散乱时,不宜用会让心兴奋高昂的方法,而要用能沉淀心绪的方法;在心萎 靡不振时,要用能让心兴奋高昂的方法,不宜用能沉淀心绪的方法。例如修定当无论 如何都很昏沉时,要用能提神醒脑的方法作个改变,而不是继续修定而更加昏沉。 c.f.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4%B8%83#七一四 > -------------------------------------------------------------------------- < From: Richard Chou Time: Fri May 22 00:15:34 2015 现在肌肉训练就是类似这样,相关肌肉群,较不相关肌肉群,锻□的强度,次数,休 息多久。等等。是有计量分析模型的,没想到佛陀在2500年前就有了,只可惜那时的 人没有计量分析这种概念,所以平铺直述的记录下来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Fri May 22 14:20:10 2015 七觉支是世尊对於实修的七个步骤,相较於四念处则是实修法门的理论,而十念就是 四念处的实做的方便法门。 一、念觉支:一个实修的行者,以四念处来了解实修理论,以十念选择自己适合的法 门(念佛OR之前的念休息)。这就是七觉支第一动,念觉支。通常以四念处来说明 二、择法觉支:实修过程中如果需要障碍,就观察问题在何处,世尊教阿那律修光明 想的过程就谈到很多,请参阅该经文。这就是择法觉支 三、精进觉支:无有障碍号,当然是精进不懈长养善法(在该法门精进修习)。这就是 精进觉支。 择法和精进觉支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四、喜觉分:这是能否进入止道的关键,前面都是准备动作。以十念中的念布施为例 ,它也能是实修的法门,原因在於当行者思维布施的功德(往生善处,能掌握生命, 此生无有所畏,觉得自己很幸运)的过程中,会产生所谓舒适的感觉,这就是所谓的 『喜』。这种平稳长久的喜悦感觉能让自己心情平静,有助於久坐而不会心猿意马。 五、轻安觉支:有喜之後才能有轻安,这时候身体的浊重感会消失,因此轻安觉支是 初步入止道的指标。生理上是大脑开始准备休眠。行者会很清楚的感觉到这状况。 六、定觉支:入初禅至四禅 七、舍:灭五蕴的过程 此为现证法门的实证过程,非死时证果如病比丘的当证法门。以七觉支来说,如果现 世无法修定其实也没关系,那就是勤修念觉支至精进觉支。一样能在死时得清净心, 佛世时不少在家居士临命终证初果就是一例。 > -------------------------------------------------------------------------- < From: 杨燕晔 Time: Thu May 28 16:42:05 2015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342/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