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348/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Chakwos Liu 标题: 不执著一切见解的外道 时间: Sun May 31 12:44:34 2015 「不执著一切见解的外道」 本周(九六九)经提到了一个不执著一切见解(我一切见不忍)的长爪外道,在经文开 始佛陀是反问他:「那麽你会执著『不执著一切』的看法吗?」结果他回答是:「我 亦不执著。」 佛陀则是回答说,很多人都会这麽说,但真正不执著的人,是世间少有的。 佛告火种:「如是知、如是见,此见则已断、已舍、已离,馀见更不相续、不起、不 生。火种,多人与汝所见同,多人作如是见、如是说,汝亦与彼相似,火种,若诸沙 门、婆罗门舍斯等见,馀见不起,是等沙门、婆罗门世间亦少少耳。」 原来对大多数人来说,口头上的不执著比较容易,然而实际上内心却与三毒相应,染 著在世间的一切中。因而在经中,佛陀不辩论执著不执著的问题,反而教导长爪梵志 如何去做才是真正的舍离;真的是善巧方便的老师。 「复次,火种,如是身色?四大,圣弟子当观无常、观生灭、观离欲、观灭尽、观舍 。若圣弟子观无常、观灭、观离欲、观灭尽、观舍住者,於彼身、身欲、身念、身爱 、身染、身著,永灭不住。 「火种,有三种受,谓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此三种受,何因?何集?何生?何 转?谓此三受触因、触集、触生、触转。彼彼触集,则受集;彼彼触灭,则受灭,寂 静、清凉、永尽。 彼於此三受,觉苦、觉乐、觉不苦不乐。彼彼受若集、若灭、若味、若患、若出如实 知;如实知已,即於彼受观察无常、观生灭、观离欲、观灭尽、观舍。彼於身分齐受 觉如实知,於命分齐受觉如实知,若彼身坏命终後,即於尔时一切受永灭、无馀永灭 。 彼作是念:『乐受觉时,其身亦坏;苦受觉时,其身亦坏;不苦不乐受觉时,其身亦 坏,悉为苦边。於彼乐觉,离系不系;於彼苦觉,离系不系;於不苦不乐觉,离系不 系。於何离系?离於贪欲、□恚、愚痴,离於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我 说斯等,名为离苦。』」 > -------------------------------------------------------------------------- < From: 周靖山 Time: Mon Jun 01 13:08:03 2015 我看完杂阿含(九六九)候,个人看法此处的「忍」不应解释为「接受」,应解释为 「坚持」或「执持」。如以「坚持」或「执持」解释杂阿含(九六九),会发现比较 通顺及发现不一样的看法。 对於诸相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我一切忍。』复次『我一切不忍。』复次『我於一忍 、一不忍』。都不是恰当,应当做到断见、舍见、离见,馀见不复相续,不起不生。 对一切法的看法要从观一切法,无常、观灭、观离欲、观灭尽、观舍住者,於彼身、 身欲、身念、身爱、身染、身著,最後对一切法能永灭不住才是。不在於『我一切法 要「坚持」或「执持」。我一切法不要「坚持」或「执持」。』或『我於一切法即是 要「坚持」或「执持」、一切法亦是不要「坚持」或「执持」。 > -------------------------------------------------------------------------- < From: Chakwos Liu Time: Mon Jun 01 20:02:57 2015 谢谢周师兄提供的想法,受到你给的启发,我稍微修改了内文。:) > -------------------------------------------------------------------------- < From: 邱大刚 Time: Mon Jun 01 22:07:53 2015 阿含经是早期翻译的经典,因此一些用词是比较拗口,包含「忍」的用法 :) 阿含经 的「忍」字不只在此经使用,也在其他经中使用,一般说来在杂阿含经中较常作「忍 可、接受」这样的用法。若查「国语辞典」也可见到「忍」的原始字义也以这种用法 为主,本经对应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则译为「於一切法悉不忍受」,因此我认同 chakwos 的讲法。 不过道理只要说得通都OK,此经中佛陀因势利导,将外道说「不接受」引导至「不执 著」,因此用「坚持」来解也说得通,反正佛陀在本经中本来就不是严格的在讲字词 的定义,义理大家能理解清楚,就可以了 :)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348/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