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499/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不应以经文作竞诤的工具 时间: Sat Oct 10 20:40:41 2015 「不应以经文作竞诤的工具」 《杂阿含经》第1138经记载有两位比丘诤论谁背经文比较厉害,吵了起来,想要一较 高下。 大迦叶尊者看不下去,而反映给佛陀。佛陀於是找来这两位比丘,问他们是否有拿经 文想要一较高下?两位比丘承认了。 佛陀接著问他们在诤论时,是在受持十二部经当中所说的教诲吗?也就是说十二部经 有教过他们该诤论谁背经文比较厉害吗? 当然没有。 佛陀所说的法都是为了让人「自调伏,自止息,自求涅盘」的,而不是让人比胜负的 。 佛弟子在引用经文而议论佛法时,也要思考:是否放下自我,以经文来修正自己、而 不是为自己脸上贴金?是否如实客观地引用经文、而不是断章取义?是否以经、律为 师,而自调伏、自止息、自求涅盘? LinkImage: https://scontent.xx.fbcdn.net/v/t1.0-9/12075093_878372275579919_64582320099711634_n.jpg?oh=22c4722e47e100cb43b0a2f45066097d&oe=5AA91193 LinkDescription: 「不应以经文作竞诤的工具」 《杂阿含经》第1138经记载有两位比丘诤论谁背经文比较厉害,吵了起来,想要一较高下。 大迦叶尊者看不下去,而反映给佛陀。佛陀於是找来这两位比丘,问他们是否有拿经文想要一较高下?两位比丘承认了。 佛陀接著问他们在诤论时,是在受持十二部经当中所说的教诲吗?也就是说十二部经有教过他们该诤论谁背经文比较厉害吗? 当然没有。 佛陀所说的法都是为了让人「自调伏,自止息,自求涅盘」的,而不是让人比胜负的。 佛弟子在引用经文而议论佛法时,也要思考:是否放下自我,以经文来修正自己、而不是为自己脸上贴金?是否如实客观地引用经文、而不是断章取义?是否以经、律为师,而自调伏、自止息、自求涅盘?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878372275579919&set=gm.521125401394634&type=3 > -------------------------------------------------------------------------- < From: Ray Chou Time: Sat Oct 10 20:46:00 2015 照片也选得很好!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Oct 10 20:46:40 2015 谢谢!照片如果可下标题的话,会取名为「狗咬狗一嘴毛」 :P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Oct 10 20:51:02 2015 除了本经的对应经典外,其他经典中也常这麽强调,例如《增壹阿含经》卷四十八〈 礼三宝品50〉:「若有愚人习於法行,所谓契经、□夜、偈、授决、因缘、本末、譬 喻、生、方等、未曾有、说、广普;虽诵斯法,不解其义;以不观察其义,亦不顺从 其法,所应顺法终不从其行。所以诵斯法者,从欲与人共竞诤,意计胜负,亦不自为 己有所济及,彼诵法已,则犯制限。犹如有人出彼村落欲求恶蛇,彼若见极大之蛇, 到已,以左手摩□其尾,然彼蛇回头螫蜇其手,由此缘报,便致命终,此亦如是,若 有愚人□习其法,十二部经靡不斟酌,亦不观察其义。所以然者,由不究竟正法义故 。」(CBETA, T02, no. 125, p. 813, a15-27)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Oct 10 20:56:39 2015 1136经说是不应由於「贪」而说法,1138经则表示不应基於「□」而论法。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Oct 10 21:00:13 2015 也感谢 Anderson Chang 告知有免费的图片可引用,也感谢提供免费图片让人下载的 菩萨们,这样就不怕我那没几张照片一下就用完了 :D https://pixabay.com/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Oct 10 21:08:26 2015 本经中大迦叶尊者将问题反映给佛陀时,阿难尊者要大迦叶尊者不要理他们,但大迦 叶尊者却要阿难尊者别说了。 为什麽? 相当的《别译杂阿含经》经文作:「尊者迦叶语阿难言:「尔止!阿难!汝莫僧中作 偏党语。」相当的南传经文则没有此句。 若根据《杂阿含经》及《别译杂阿含经》的经文,或许阿难尊者心肠较软,因此大迦 叶尊者不希望他为弟子开脱,而是由佛陀制止不当的行为,回归律制,也可作为後世 佛弟子的前车之鉴。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Oct 10 21:50:28 2015 很少人是佛陀说法当下就证阿罗汉的,因此佛世时弟子会背诵佛陀所说的法,以作覆 习并在修行中渐次悟入,还可为人宣说,这就是经律的雏形。 记忆力好的佛弟子中又有分为持经者及持律者,分别主攻背诵不同的内容,可互相讨 教,以确保佛教经律传承的不失。後来还有持论者,以确保三藏传承的不失。 佛灭後的五百结集是正式的汇集,但在那之前佛弟子们早都各自背诵、传承佛陀所说 了 :) 也因此,佛世时很多佛弟子纵使没有见过佛,听了佛弟子所传诵的经文、法义也能证 道。 《杂阿含经》卷21:「「复次,圣弟子不闻大师说法,亦复不闻明智尊重梵行者说, 随先所闻受持者重诵习,随先所闻受持者如是如是重诵已。如是如是得入彼法,乃至 信於正法。」(CBETA, T02, no. 99, p. 149, a5-9) 佛陀曾说四大教法(四大广演之义):若有人说他听说佛或长老们说了什麽法,但是 其内容与(佛世时就已在传承的)经、律意义不合,则不是佛说。 这些在《阿含经》以及各经律中都常常提到,有在读经的朋友们应该很清楚,欢迎来 读经喔 :) 经典的文字记录则是佛灭五百年後的事了,那时发明了用贝叶书写,才能将原先由超 强记忆的持经、持律、及持论比丘所传承的内容,书写至贝叶等媒体上。 这些是佛教史及佛教学术界的基本知识,或许跟姜大德讲这些议题的大德,把佛经的 传诵和佛经的书写混为一谈了吧 :)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Oct 10 22:09:04 2015 姜大德问道:「汉传经典打压阿难,为何?」 这可能言重了啦 :D 汉传《杂阿含经》、《别译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南传《相应部尼柯耶》, 一般认为这四者都是上座部所传的,而不能简单地区分为汉藏 vs 南传。(印老曾主 张《增一》是大众部所传,但平川彰研究显示《增一》应非大众部所传。目前似乎较 多人认为《增一》是上座部的法藏部所传)。 本经的对应经典中,前两经有关於大迦叶尊者请阿难别说了的那句话,後两经没有那 句话。事实为何?除非有时光机,否则难以断定 :p 另一方面,不同传承的经、律区分不完全相同,像《阿含经》有些经文片段在南传的 对应《尼柯耶》经文中没有,但跑到南传律藏当中去了,可能因为关於出家众日常行 持相关的议题,南传较归於律藏所摄。不过我没有读完南传经藏加律藏,对於律藏的 议题也无法置喙了。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Oct 10 22:13:16 2015 也感恩姜大德提出问题,促进大家多多思考 :) 这个议题可能会放入「进阶辨正」的 记录中,因为其他人也可能会有这个疑惑,就为其他人谢谢姜大德的提出。 另外,有研读南传律的法师大德,如果知道本经中关於「请阿难别说了」这一句话, 没有在南传律当中的话,也请告知一下,谢谢! > -------------------------------------------------------------------------- < From: Yw Liu Time: Thu Oct 22 12:40:25 2015 邱大刚 今天刚好想到印老写过一篇 “阿难过在何处“,□面写了一段话: “民国三十年,我在「呱?文集序」,就指出大迦叶与阿难间,有著不调和。我还以 为两人的个性不同,但现在看来,这□面问题很多呢!“ 所以不是汉传打压阿难,可能这是两人之间一些磨擦才会要阿难不要说话吧。 http://yinshun-edu.org.tw/en/Master_yinshun/y27_04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Oct 25 13:55:58 2015 谢谢 Yw Liu 的补充,已收录在「进阶辨正」: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7%A0%94%E8%A8%8E_%E9% 9B%9C%E9%98%BF%E5%90%AB%E7%B6%93_%E7%AC%AC1138%E7%B6%93%E7%9A%84%E4%B8%8D% E5%90%8C%E5%82%B3%E6%89%BF%E5%B7%AE%E7%95%B0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Oct 10 22:26:54 2015 差点忘了贴最重要的 -- 经文原文连结: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5%9B%9B%E5%8D%81%E4%B8%80#一一三八 > -------------------------------------------------------------------------- < From: Sabrina Yalun Tsai Time: Thu Oct 22 20:28:50 2015 「论为依、信为首;入菩萨境起而行。」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499/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