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635/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urphy Chen 标题: 我今当为汝等说法 时间: Sat May 07 12:00:38 2016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六入处相应 304 经 - 六六法经 六六法 (六入处、六外入处、六识、六触、六受、六爱) 的涵盖□围及因果关系如下 图所示。 如果说眼睛是我,那是不成立的。 因为眼睛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睛是我,眼睛坏死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我们再进一步探讨,当光进入眼睛,产生视觉,经过大脑处理後产生感受,如果说眼 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那也是不成立的。 因为眼见物而起的感受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眼见物而起的感 受消失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同理可证,耳闻声而起的感受、鼻嗅香而起的感受、舌□味而起的感受、身体接触物 体而起的感受、大脑因神经讯号的传导而起的感受,都不是我。 如此,如实观察并了知「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 」而起的感受并不是我,能够开启智慧,趣向涅盘。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後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 梵行清白。 谛听,善思,有六六法。 何等为六六法? 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 身: 不是指「身体」,而是「种类」的意思,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种类」 (class)。 (庄春江阿含辞典) 何等为六内入处?谓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何等为六外入处,色入处、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法入处。 云何六识身?谓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云何六触身?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云何六受身?谓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云何六爱身?谓眼触生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若有说言眼是我,是则不然。 所以者何? 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是故说眼是我者,是则不然。 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 因为眼睛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睛是我,眼 睛坏死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如是若色、若眼识、眼触、眼触生受若是我者,是则不然。 所以者何?眼触生受是生灭法,若眼触生受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说眼触生受 是我者,是则不然,是故眼触生受非我。 生灭法: 「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离散而消灭」的事物。 如是耳、鼻、舌、身、意触生受非我。 所以者何?意触生受是生灭法,若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意触生受是我者,是 则不然,是故意触生受非我。 如是,比丘!当如实知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开发神通,正向涅盘。 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 眼的作用 (因缘生灭)、智慧的作用 (灭除因缘相续)、 涅盘的作用 (不受後有)。 云何如实知见眼所作,乃至正向涅盘? 如是,比丘!眼非我,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 乐,彼亦观察非我。 内觉: 内在感受。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如实知见眼所作,乃至正向涅盘,是名六六法经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LinkImage: https://scontent.xx.fbcdn.net/v/t1.0-9/s720x720/13174016_10208237673993954_6648913629128186310_n.jpg?oh=00125508f4b0ef69f498dd66be9ca0d0&oe=5A6944B4 LinkDescription: 杂阿含经卷第十三 六入处相应 304 经 - 六六法经 六六法 (六入处、六外入处、六识、六触、六受、六爱) 的涵盖□围及因果关系如下图所示。 如果说眼睛是我,那是不成立的。 因为眼睛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睛是我,眼睛坏死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我们再进一步探讨,当光进入眼睛,产生视觉,经过大脑处理後产生感受,如果说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那也是不成立的。 因为眼见物而起的感受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是我,眼见物而起的感受消失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同理可证,耳闻声而起的感受、鼻嗅香而起的感受、舌□味而起的感受、身体接触物体而起的感受、大脑因神经讯号的传导而起的感受,都不是我。 如此,如实观察并了知「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而起的感受并不是我,能够开启智慧,趣向涅盘。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拘留搜调牛聚落。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後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 谛听,善思,有六六法。 何等为六六法? 谓六内入处、六外入处、六识身、六触身、六受身、六爱身。 身: 不是指「身体」,而是「种类」的意思,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种类」(class)。 (庄春江阿含辞典) 何等为六内入处?谓眼入处、耳入处、鼻入处、舌入处、身入处、意入处。 何等为六外入处,色入处、声入处、香入处、味入处、触入处、法入处。 云何六识身?谓眼识身、耳识身、鼻识身、舌识身、身识身、意识身。 云何六触身?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云何六受身?谓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云何六爱身?谓眼触生爱、耳触生爱、鼻触生爱、舌触生爱、身触生爱、意触生爱。 若有说言眼是我,是则不然。 所以者何? 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是故说眼是我者,是则不然。 眼生灭故,若眼是我者,我应受生死: 因为眼睛是因缘生因缘灭,如果眼睛是我,眼睛坏死时,我应该会随之死去。 如是若色、若眼识、眼触、眼触生受若是我者,是则不然。 所以者何?眼触生受是生灭法,若眼触生受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说眼触生受是我者,是则不然,是故眼触生受非我。 生灭法: 「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离散而消灭」的事物。 如是耳、鼻、舌、身、意触生受非我。 所以者何?意触生受是生灭法,若是我者,我复应受生死,是故意触生受是我者,是则不然,是故意触生受非我。 如是,比丘!当如实知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开发神通,正向涅盘。 眼所作、智所作、寂灭所作: 眼的作用 (因缘生灭)、智慧的作用 (灭除因缘相续)、涅盘的作用 (不受後有)。 云何如实知见眼所作,乃至正向涅盘? 如是,比丘!眼非我,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观察非我。 内觉: 内在感受。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是名如实知见眼所作,乃至正向涅盘,是名六六法经。」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208237673993954&set=gm.604892699684570&type=3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at May 07 16:16:09 2016 阿哲这篇写得很好,已收录到第304经的「读经拾得」,谢谢啦!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5%8D%81%E4%B8%89#三□四 > -------------------------------------------------------------------------- < From: Helen Wan Time: Fri May 20 12:18:03 2016 请问大德此处的 "眼睛是因缘生因缘灭" 指的是眼晴的组合?还是指能见之功能?如 何观其生灭?谢谢.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May 22 14:52:58 2016 如您自己已解答的,这些都是因缘生灭的。经文狭义来说是讲「眼睛是因缘生灭」, 以显示眼根(或六根)无常、无我;广义来说能见的功能(「眼识」,即视觉)等也 都是因缘生灭的。 > -------------------------------------------------------------------------- < From: 邱大刚 Time: Sun May 22 14:57:59 2016 「如何观其生灭」这是很棒的问题。通常一开始是从经文描述而推理,得知这些是因 缘生灭;接下来是在生活中观察因缘的聚散,而得知眼的各因缘的确是生灭的。之後 就可以修「四念处」以一步一步的观察,从粗到细,身、受、心、法,都是因缘生灭 的。(当然实作上也有不同的方法,例如修定之後观察等等。) 本卷(因缘相应)的内容较偏理论,要如何实作?在「念处相应」等道品(八正道) 诵的内容提到的较多,例如卷二十四所教的四念处: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9%9B%9C%E9%98%BF%E5%9 0%AB%E7%B6%93%E5%8D%B7%E7%AC%AC%E4%BA%8C%E5%8D%81%E5%9B%9B > -------------------------------------------------------------------------- < From: Helen Wan Time: Sat May 21 11:32:52 2016 了解了:「眼」为一堆相续的身心作用形成视觉的缘起,「眼」及视觉都不是固定的 ,只是世俗上将之视为一个单位。 如电脑程式码的因缘所建构而当下即空。谢谢。 > -------------------------------------------------------------------------- < From: Helen Wan Time: Fri May 27 11:20:49 2016 又读了一遍後,更了解。喜乐、感恩。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635/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