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643/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Russ Wang 标题: 回应 Chris Lee 同学关於「现观」与「无间等」的问题 时间: Fri May 13 14:39:29 2016 回应 Chris Lee 同学关於「现观」与「无间等」的问题。不过先澄清一下,我并不 熟巴利文,研究领域也不是文史,以下的资料与看法只是抛砖引玉,望真正的高手不 吝指教。 「现观」与「无间等」所对照的巴利文都是 Abhisamaya 这个字。Abhisamaya 这个 字的字首 【Abhi-】,音译「阿□」,读过阿毗达摩 (Abhidhamma) 的同学应该不陌 生,这个字首有全面、胜过、超越、向著的意思。觉音论师在解释阿毗达摩的「阿□ 」时, 对於这个字首的论述有以下几个面向,也贴给各位参考: 1.意义:忆持 2.识义:分别 3.赞叹义:常为圣人之所赞叹 4.断截义:分别偈 5.出过广义:於诸法中最为广 6.大义:诸法之最大 7.无上义:无能胜 Abhisamaya 这个字的後半部 【samaya】有两种不同的解读: 方式其一 Abhi- samaya: samaya 这个字有 时间,集会,季节,场合,宗义 的意思,所以在江老师的解释中 会看到将 Abhisamaya 解释为 (胜过 Abhi-) 加上 (宗义 samaya) 的复合字。菩提 比丘长英译为「突破」(breakthrough)或「穿透;洞察」(penetration),我自己认 为可能是从这种方式来的。 方式其二 Abhi- sama ya: 这是我认为比较正确的方法**。在这种解读中,最後的 ya 是词性转换,sama 是来 自 sameti 。sameti 这个字也可以有两个看法: 「sameti」 的一个意思是「平息、止息」,所以 Abhisamaya 就解读为「究竟(无上 义)的止灭」。我个人认为,像是杂阿含105 经中 「彼於诸慢得无间等;得无间等故 ,诸慢则断」,这里的「无间等」便是止息之意 「sameti」 这个字的另个意思是「认知、遇见」,从这个角度来解释, Abhisamaya 可解读为「全面(出过广义)的认知」,并且有亲自遭遇、体验的味道,我个人认为像 是杂阿含 92 经:「□慢婆罗门即於座上解四圣谛 .... 得无间等。」这里的无间等 就有亲证之意。另外,三界智尊者(Ven. Nyanatiloka Mahathera) 将 Abhisamaya 译为 "Truth-realization",我想或许也是出於这样的解读方法。 ** 按 Pali-English Dictionary (PED):「,[abhi + samaya, from sam + i, cp. abhisameti & sameti; BSk. abhisamaya, e. g. Divy 200, 654] “coming by completely”, insight into, comprehension, realization, clear understanding, grasp, penetration.」 > -------------------------------------------------------------------------- < From: Russ Wang Time: Fri May 13 14:49:23 2016 後话:「现观」与「无间等」这两个翻译用词,虽然看似与巴利文的直翻没有很直觉 ,但是从实证经验的角度来看,真是翻译的非常美妙。其美妙之处其实 邱大刚已经 在之前的讨论点出来了。 > -------------------------------------------------------------------------- < From: Chris Lee Time: Fri May 13 16:06:15 2016 谢谢Russ兄的解说。不过还是有隔靴搔□的感觉。刚才看了一个论坛里有无间等的讨 论:http://tw-buddha.com/forum2/index.php?showtopic=2637&st=15,里面一位决 明子兄举了杂阿含258经的例子,看起来是跟如实知如实见同一类的形容词,可以确 定它不是知不是见,可能是更高类别的知见吧。是身证吗?好像也不是。我总觉得 2500年前的人类,教育不普及,知识水平也有限,连通用文字都没有,老师(佛陀) 的口音(乡音)也不太可能所有的学生都轻易听得懂,所以这个遣词用字一定是要很 直接简单,一听就懂的才能很快被吸收接纳以及传承才是。有时候我看到佛经里面释 迦摩尼佛用了很多譬喻,我猜可能也是有言辞所不能及之处吧。Anyway,这个“无间 等”是肯定不能让初学者了解它是什麽意思的,“现观”就比较有现代感,但是也只 让我觉得它好像是一种”看法“,是跟禅定功夫有关的吗?就像乔瑟夫兄说的,好像 观自在菩萨的“观”,那麽我们这些没有禅定功夫的初学凡人就只能流口水看别人在 那儿现观罗?再谢谢Russ兄跟大刚兄的说明与指导。容我再多搜寻一段时间,有新的 发现再跟诸位前辈们报告。 > -------------------------------------------------------------------------- < From: Russ Wang Time: Fri May 13 16:26:35 2016 Chris Lee 对於您如此详细的研读,先按个赞! 您说的没错,对於佛法的世间「知见 」很重要,但是真正能够带来解脱的,却是透过止与观的修行而亲证的「如实知、如 实见],也就是我们讨论的无间等、现观,这个层次的"了解"超乎语言与逻辑之所及 ,「不可言说绝表示」,只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对於佛法,从言语文字上的理解, 进入止与观的修行之後,就能明白为何佛陀必须用各种譬喻来说法,因为彼此证量不 相同的情况下,沟通上并不容易,只能透过手指去描绘月亮。对於那些已经有相当实 际证量的人来说,不管是无间等、现观,他们都可以很自然的透过这些不同的手指、 理解佛陀在讲什麽,因为他们已见过月亮。但是对於我们这些没有禅定功夫的初学凡 人,的确是没法透过言语上的沟通去理解他们的理解,只能按部就班从止观经验中学 习,但这其实都不是甚麽大问题,因为佛陀已经直接告诉我们上月亮的方法了,比如 四念处、七觉支、八正道、三十七道品等等,这些全部都在经典里。 > -------------------------------------------------------------------------- < From: Peter Chen Time: Sun May 15 11:09:42 2016 根据The Princeton Dictionary of Buddhism, abhisamaya 是佛教□谈解脱 (soteriological theory)时用的一个基本名词,广泛的用於指达成觉悟(realization of truth)的训练. 这种觉悟,最典型的包括四圣谛,但也可用於十二因缘,八正道,三 十七道品等. 字典指出几个例子,像在说一切有部的阿毗达磨,这个字出现在用渐悟 (sequential realization)四圣谛的见道(path of vision) .而在大乘的瑜伽行派, 现观不限制用於"见道”,也被用於"加行道〃(path of preparation)和"修道〃(path of cultivation). 浅见以为,综合字典的解释,现观这个名词就是佛教□种种觉悟的 又一个名词.在不同部派中,可以被用於指不同程度的觉悟.因此要了解它的意思,必须 要看它上下文,和是指那一种修行或训练.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643/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