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661/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Murphy Chen 标题: 杂阿含 359 经 时间: Sat May 28 10:15:02 2016 杂阿含 359 经 本经说明,如果有执著心,无法如实知见事物因而产生不实的知见 (distorted view),会导致攀缘识有安住的根据地,并且逐渐生长增广,如此会导致未来世的受 生,及随之而来的老、病、死、忧、悲、恼、苦,这是苦的聚集。 如果能够消除执著心,如实知见事物,则攀缘识没有安住的根据地,并且不会逐渐生 长增广,如此「未来世的受生及随之而来的老、病、死、忧、悲、恼、苦」都会灭去 ,这是苦的息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思量、若妄想生,彼使攀缘识住;有攀缘识住故,有未来 世生、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纯大苦聚集。 思量: 思虑量度事理也。法华经方便品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 (丁福保 佛学大辞典) 若思量: 南传作「凡意图」,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人之所意图」(what one intends),并引注释书说,这是「包括三界所有善与恶的意志」。 (庄春江阿含辞典 ) 妄想: 梵语 vikalpa。又作分别、妄想分别、虚妄分别、妄想颠倒。与「妄念」、「 妄执」等语同义。即以虚妄颠倒之心,分别诸法之相。亦即由於心之执著,而无法如 实知见事物,遂产生谬误之分别。 (佛光大辞典]) 使: 烦恼。 攀缘识住: 心随外境而转,使得识因而增长。参见卷二第39经的「四识住」。 若不思量、不妄想,无使、无攀缘识住;无攀缘识住故,於未来世生、老、病、死、 忧、悲、恼、苦灭,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 < From: Helen Wan Time: Sun May 29 03:32:19 2016 Your Post is very very good 5 Starts. 使末学更加□解和□会 39经的本怀. 真的,非常感恩您对 "法宝" 的分享 !!!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661/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