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688/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诸受皆苦 时间: Mon Jul 18 19:35:14 2016 「诸受皆苦」 在修行四念处时,要如实了知当下的身心状态,例如清楚明白地觉知当下的受是苦、 乐、还是不苦不乐。 但佛陀又曾表示所有受都是苦,因此阿难觉得矛盾,而向佛陀询问。 佛陀表示因为诸行无常所以说诸受都是苦,也因为诸行渐次寂灭、止息,所以说诸受 都是苦。 为什麽诸行渐次寂灭、止息,可以说诸受都是苦? 因为禅定的过程是放下粗重的烦恼,让心念升华的过程,要进阶到更高的层次,前一 层次的禅定境界(寻、伺、喜心、甚至呼吸等等)迟早要放下,才不会成为提升禅定 层次的障碍。连高层次的禅定境界都会一一寂灭,也就是无常的(呼应前面「诸行无 常所以说诸受都是苦」),何况是世俗的各种受。 通俗地说,禅定层次越高越轻安快乐。每提升一个层次的禅定境界,也会发现前一层 次的境界是粗糙的、较苦的。 修行人最终证得涅盘,寂灭为乐,相较之下,一切诸受当然都是苦的。 LinkImage: https://scontent.xx.fbcdn.net/v/t1.0-9/13729010_1030422350374910_7680266034165108918_n.jpg?oh=4a5016a1de215b199240afb8ee178294&oe=598410CE LinkDescription: 「诸受皆苦」 在修行四念处时,要如实了知当下的身心状态,例如清楚明白地觉知当下的受是苦、乐、还是不苦不乐。 但佛陀又曾表示所有受都是苦,因此阿难觉得矛盾,而向佛陀询问。 佛陀表示因为诸行无常所以说诸受都是苦,也因为诸行渐次寂灭、止息,所以说诸受都是苦。 为什麽诸行渐次寂灭、止息,可以说诸受都是苦? 因为禅定的过程是放下粗重的烦恼,让心念升华的过程,要进阶到更高的层次,前一层次的禅定境界(寻、伺、喜心、甚至呼吸等等)迟早要放下,才不会成为提升禅定层次的障碍。连高层次的禅定境界都会一一寂灭,也就是无常的(呼应前面「诸行无常所以说诸受都是苦」),何况是世俗的各种受。 通俗地说,禅定层次越高越轻安快乐。每提升一个层次的禅定境界,也会发现前一层次的境界是粗糙的、较苦的。 修行人最终证得涅盘,寂灭为乐,相较之下,一切诸受当然都是苦的。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1030422350374910&set=gm.637951929711980&type=3 > -------------------------------------------------------------------------- < From: 邱大刚 Time: Mon Jul 18 19:35:21 2016 原经文见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7.html#四七四 > -------------------------------------------------------------------------- < From: 林平原 Time: Mon Jul 18 22:27:23 2016 一般来说,自然界的「无常」现象,就是生灭、成住坏空。有情无论是外在世界或是 自己身心的生灭、成住坏空的现象,必然有苦受出现,这是宿命,纵然阿罗汉已证空 性,仍然是有苦受,但是能够不生烦恼、无抗拒之苦。佛陀的唯一解药,就是以断轮 回,来停止身心受到无常生灭之折磨。 > -------------------------------------------------------------------------- < From: 邱大刚 Time: Mon Jul 18 23:59:21 2016 谢谢 林平原 大德的分享。的确在究竟来说诸受是苦,您说得很好。另一方面,佛陀 给的解药,究竟来说是断轮回,但现世上佛陀也给了我们不少的解药方法,简单讲就 是八正道,初学者的层次就是善有善报、有乐果;进阶的层次就是禅悦为乐,法喜充 满,现法乐住。当然,这些依然是无常的,也是世间的真相。 > -------------------------------------------------------------------------- < From: 林平原 Time: Wed Jul 20 09:30:13 2016 关於生命奥秘,我们只能瞎子摸象,各自解读、各言尔志。对此课题历史上有无数的 探究与诠释,依照各别的哲学脉络,建构了不少的理论系统,佛法是其一。若依照生 物学的演化论,是另一种逻辑脉络:生物生存的方向,受到苦逼与乐受这两种神经回 路系统所制约。换一句话说,人、动物为了生存,在绝大部分的情境之下,苦逼的神 经回路是不可或缺的设计,因为没有痛觉苦受,无法对威胁和伤害引发逃避反应行为 。所以苦受的神经回路是动物的本质之一,因此可以证成,佛法认为五蕴身是「聚苦 之器」的定义。 > -------------------------------------------------------------------------- < From: David Tsai Time: Thu Jul 21 09:56:54 2016 从大乘佛教唯识学的观点而论 苦的真正根源 乃是阿赖耶识: 万法皆从此识而生 故曰: 赖耶缘起 离苦得乐的唯一途径 就是经由五位修行转阿赖耶识为大圆镜智 五位修行分为: 资量位 累积对缘起性空的理解 加行位 实践正知正见 修习位 强化正知正见的实践成果 通达位 证得无生法忍 究竟位 体现常乐我净的大涅盘 以及寂静清凉的法身 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 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永断阿赖耶识 则大苦聚之所知障与烦恼障 真正得以止息 亦即《唯识三十颂》所形容: 此即无漏界 不思议善常 安乐解脱身 大牟尼名法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688/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