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711/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鬼头弘丸 标题: 妙境长老问答 01_004 没有前五通 时间: Sat Aug 06 22:46:40 2016 请问各位前辈,有没有可能一位阿罗汉 没有前五通,而只有漏尽通? 这样子,他会知道证得阿罗汉果吗? 请问有经典说这一类的事情吗? 因为我看到这影片,所以不懂 想请教各位前辈。 https://youtu.be/-0Lh_RpZUQI 没有前五通,可否有漏尽通? LinkImage: https://external.xx.fbcdn.net/safe_image.php?d=AQDEN-2A0fA2a1XM&w=360&h=360&url=https%3A%2F%2Fi.ytimg.com%2Fvi%2F-0Lh_RpZUQI%2Fhqdefault.jpg&cfs=1&sx=53&sy=0&sw=360&sh=360 LinkTitle: 妙境长老问答 01_004 没有前五通,有漏尽通否? LinkDescription: 问:没有前五通,有漏尽通否? LinkTarget: https://www.facebook.com/l.php?u=https%3A%2F%2Fyoutu.be%2F-0Lh_RpZUQI&h=GAQE-WMM_&s=1&enc=AZPVH68yg2t5XEZuM4V25x7ZcZxrUZTz_H2kcuXNYFqGPq1zkik69xuGjhMsA1PEYZfllebdZo03iD3yhZr-k_yeYazjr7FUQ7yLpOAlcYseVA > -------------------------------------------------------------------------- < From: Russ Wang Time: Sun Aug 07 09:45:58 2016 任何一位阿罗汉,不论慧解脱、俱解脱,都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 作,自知不受後有。』,甚至任何一位初果、二果、三果圣者,只要他愿意,亦能自 证初果、二果、三果。 > -------------------------------------------------------------------------- < From: David Tsai Time: Sun Aug 07 11:04:01 2016 修持佛法得道,是得无漏果。佛法与一切外道共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 、神足通。不共有的是第六通,就是漏尽通,是外道做不到的,若是外道也修到了漏 尽通,那就不叫外道了。 漏尽通是六根不漏,不来也不去,见思惑烦恼顿断,一念不生,念念无生,乃为俱解 脱的成就,悟道的体现。 至於前五通,是否具足,并不重要。即使具足,也不可轻易施展,以免使众生迷惑, 以为此五神通等於悟道。 简言之,只有漏尽通才是修持佛法得道的关键。 > -------------------------------------------------------------------------- < From: David Tsai Time: Sun Aug 07 18:04:28 2016 依出三界生死的本质来说,慧解脱或俱解脱,均须仰仗 观空与体空智慧 而出三界 观空与体空智慧 乃为觉知、了悟并确实实践当体即空、寂静涅盘的法义。诸部《阿 含经》已经确立此法义。如《阿含经》232云:眼空,常、恒、不变易法、我所空。 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慧解脱阿罗汉的出三界生死,基於断欲界爱及我见我执的 观空与体空智慧 而直接出 离 俱解脱乃至三明六通大解脱的阿罗汉们,证得灭尽定而可以提前或延後入无馀涅盘、 出离三界生死,其本质依旧是由 观空与体空智慧 出离,而非仅由禅定与神通的实证 出离 所以 不论是慧解脱或俱解脱,必须依靠觉知、了悟并确实实践当体即空、寂静涅盘的法义 > -------------------------------------------------------------------------- < From: Kevin Hsu Time: Sun Aug 07 21:48:56 2016 妙境长老说「我们佛教徒,不管在家居士也好,出家比丘……得阿罗汉。」我是有些 困惑,在家居士最多成就阿那含果,所以杂阿含的经文中,常有外道受佛教化得法眼 净,~~。就会向佛祈求:「我今宁得於正法律出家, 得具足比丘分不?」就拿给孤独长者为例,因未出家,死後仅记说阿那含果可知。 > -------------------------------------------------------------------------- < From: David Tsai Time: Sun Aug 07 22:10:13 2016 诸部《阿含经》并无直接否定在家修行者可得阿罗汉果之经文,惟有间接否定之意蕴 。 例如,佛陀在记说果证时,描述比丘、比丘尼可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阿罗汉 果),说到优婆赛、优婆夷时,就只讲有证初果、二果与三果,不说证第四果。 > -------------------------------------------------------------------------- < From: 邱大刚 Time: Mon Aug 08 00:17:33 2016 1. 阿罗汉完全可以没有前五通,而只有漏尽通。这在律中很多例子,印象中有位妙 贤圣比丘尼在证阿罗汉後被阿□世王的大臣幽禁後献给阿□世王,後来是由神通第一 的莲花色比丘尼以神足通飞进去,教他如何发起神通後,才一起飞出。 原理上,这是因为神通是要用禅定而发起的,但禅定不一定就会发起神通。戒 -> 定 -> 慧 最快的方法就是直接证入阿罗汉,中间不经过发起神通的副作用。但有好的禅 定的人要发神通并不困难,只是许多修行者本身对神通没兴趣的话,自然不会花时间 在开启神通上,何况神通是造成走上歧路的重要原因,一般禅师不会著重。 反例就是提婆达兜,他证得四禅後向阿难打听如何发起神通,阿难没有他心通,不知 道提婆达兜的发心不正,就一五一十地根据他所听闻的,告诉提婆达兜如何藉由禅定 发起神通的方法。提婆达兜就专门修神通,修成神通就去拉拢阿□世王,自立教团, 贪取名闻利养了。而提婆达兜是半个果也没有,後来因为恶心所以直堕地狱了。 2. 俱解脱阿罗汉或慧解脱阿罗汉是另一个没有直接关系的议题。不论哪种阿罗汉都 是解脱者才是,至於是否有神通则不在阿罗汉的定义中。 原则上照经中的共识,比较保险的观点是,南传认为慧解脱阿罗汉只是没有四空定及 神通的能力,但有初禅以上的定力;北传的不同部派看法不一。较合理的看法,慧解 脱阿罗汉只要成就阿罗汉时,就是定慧兼具的,只是世俗定的能力还没有到顶。 3. 套句佛使比丘的说法:「阿罗汉是不分在家出家,是超越了僧俗的」。 从现实来看,出家证得阿罗汉者远多於在家,佛世时的记载就是如此,因为出家全职 精修,全职的成就比兼职的来得高,是自然的。另一方面,表相不代表一切,在大爱 道拗阿难帮忙说服佛陀让女众出家一事件时,佛陀就曾告诉阿难,大爱道等女众不需 要出家也能证阿罗汉,何必执著於拗著要出家相? 南传的论师则有推论只要证得阿罗汉的人,不管是男是女,一定会立刻出家,这是南 传的部派看法就是了。 就末法时期来看,实在没有必要争谁才能证阿罗汉,先看谁不要下三恶道比较重要, 然後看谁有把握往生善处或净土,然後再看谁能起码证个初禅或初果。 > -------------------------------------------------------------------------- < From: Jiss Ye Time: Mon Aug 08 02:37:27 2016 北道派(UttarApathaka)以为: 在家者也可以成阿罗汉,与出家者平等平等。 北道派的见解,是引证经律的。如族姓子耶舍(YaZa),居士郁低迦(Uttika),婆 罗门青年斯特(Setu),都是以在家身而得阿罗汉,可见阿罗汉不限於出家,应有在 家阿罗汉(《论事》 ,南传57.342--344)。 《论事》(铜□部论)引述北道派的见解,而加以责难。 《论事》以为:在家身是可以得阿罗汉的,但阿罗汉没有在家生活的恋著,所以不可 能再过在家的生活。 《弥兰王问》依此而有所解说,如“ 在家得阿罗汉果,不出二途:即日出家,或般 涅盘 ”(南传59下.43)。 这是说,得了阿罗汉果,不可能再过在家的生活,所以不是出家,就是涅盘(死) 。 这一解说,也是依据事实的。族姓子耶舍,在家身得到阿罗汉,不愿再过在家的生活 ,当天就从佛出家。这是“即日出家”说,出於律部(大正22.105中;789下--790上 ;大正24.129中)。 外道须跋陀罗(Subhadra)是佛的最後弟子,听法就得了阿罗汉,知道释尊快要入涅 盘,他就先涅盘了,这是“般涅盘”说,如《游行经》等说(大正1.25中;大正 24.397上)。 依原始佛教的经、律来说,《弥兰王问》所说,是正确的。北道派与《弥兰王问》, 都是根据事实而说。 ~印顺法师《初期大乘》第四章 第二节~ > -------------------------------------------------------------------------- < From: Peter Liu Time: Mon Aug 08 05:08:29 2016 阿弥陀佛 > -------------------------------------------------------------------------- < From: 鬼头弘丸 Time: Mon Aug 08 07:26:01 2016 https://youtu.be/-cHHdOAnGcc 我在什麽地方可以找到阿罗汉? 这段影片里,佛使比丘有说到在家居士证得阿罗汉果的事情。 > -------------------------------------------------------------------------- < From: David Tsai Time: Mon Aug 08 10:52:45 2016 关於在家或出家修行以及得阿罗汉果的议题 或可从宗教语艺学 (Religious Rhetorics) 的角度思考 《中》、《长》、《增一阿含》及南传《长部》中都描绘了在家居士最终出家成佛的 过程: 弥勒菩萨於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後,从兜率天降生人间,在龙华树下成佛。 初会九十六亿人得度,第二会九十四亿人,第三会九十二亿人成阿罗汉。初会所度都 是亲从释迦听法的弟子,後两会所度都是释迦遗教弟子。 转轮圣王□□--阿逸多比丘的後身,此时率八万四千大臣出家,证阿罗汉果。一些著 名的居士,也在弥勒佛前出家,证阿罗汉果,著名者如:给孤独长者、梨师达多和富 兰那兄弟、鹿子母毗舍□、郁多罗、提婆娑那、萨遮尼乾子等等。 上述 八万四千大臣出家证阿罗汉果 与 给孤独长者、梨师达多和富兰那兄弟、鹿子 母毗舍□、郁多罗、提婆娑那、萨遮尼乾子出家证阿罗汉果 的描述,都彰显了一个 重要讯息: 出家是一种 过渡的仪式 (rite of passage),是从世俗过渡到圣境的象徵。此一象 徵,不仅体现於剃度,更体现於觉悟後的心灵与行为之深彻转化。 在此末法时代,学佛之人仍然可以将终极目标设定为: 觉悟後的心灵与行为之深彻转 化;就如同上百亿的信众,终将於五十七亿六千万年後,得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 < From: RG Shi Time: Mon Aug 08 20:04:32 2016 上面影片中,佛使法师说:「我们必须在烦恼止息处找到阿罗汉。」要看在家人是否 有可能成为阿罗汉,那依著上面法师的这句话来看,在家的人是否能有烦恼止息处? 依理论来说,到处都有「烦恼止息处」,扩大来说,乃至动物都有可能。不过,以实 务来看,真是如此吗?恐怕很难吧!如同海龟浮出海面入树洞。看看历史,出家法师 说自己是阿罗汉的极少,倒是在家居士常常有人自称已证得阿罗汉了。哪里有烦恼的 止息处呢?这个问题的答案能带我们到烦恼的止息处吗? > -------------------------------------------------------------------------- < From: Chris Tan Time: Mon Aug 08 22:43:58 2016 不管是在家或者出家生活,只要是依循八正道而修,就能达证解脱。方法用对了,目 标就能达成。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711/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