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712/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Chakwos Liu 标题: 杂阿含卷十九(五□四)经的研讨 时间: Sun Aug 07 12:22:39 2016 杂阿含卷十九(五□四)经的研讨: -- 本周读经班讨论到底下句子时,因为原标点符号的关系让「而」感觉像是转折的用法 ,导致整句不通顺。底下则参考了全佛的标点作修改,这样的话「而」有因而、所以 的意思,句子应该就通顺些了。 <原句> 时,大目□连问帝释言:「□尸迦!云何为调伏悭垢,见於殊胜,而汝说言:「『能 调伏悭垢,大德随时施,是则施中贤,来世见殊胜』?」 <改为> 时,大目□连问帝释言:「□尸迦!云何为调伏悭垢,见於殊胜?而汝说言:「『能 调伏悭垢,大德随时施,是则施中贤,来世见殊胜』。」 -- 不知大家觉得呢? > -------------------------------------------------------------------------- < From: Kevin Hsu Time: Sun Aug 07 21:28:00 2016 杂阿含卷十九(五□四)经的研讨: -- 个人的浅见是: 「云何为调伏悭垢,见於殊胜」与「汝说言:『能调伏悭垢,大德随时施,是则施中 贤,来世见殊胜』」是同位语,亦可这样标 「云何为调伏悭垢,见於殊胜一一 (而)汝说言:『能调伏悭垢,大德随时施,是则 施中贤,来世见殊胜』?」 「而」字作「所以」解,但?号移到「见於殊胜」後似乎怪怪的。因为如此标,变成 後面一句是在解释前一句,而事实上两句是同义。 > -------------------------------------------------------------------------- < From: 邱大刚 Time: Thu Aug 18 11:57:58 2016 Kevin Hsu 用破折号来解决这个议题的想法蛮不错的。 > -------------------------------------------------------------------------- < From: RG Shi Time: Thu Aug 18 14:14:32 2016 破折号的用法: http://www.tp.edu.tw/composition/o/punctuation/14.jsp 用在语气突然转折或衔接上下文的地方。 > -------------------------------------------------------------------------- < From: RG Shi Time: Thu Aug 18 14:41:31 2016 是这样子,就个人的了解,这句话其实是倒装句,那个「而」是古代文言文的习惯用 法。 如果把这整句话这样子看,意思就很明白了: □尸迦!汝说言:「『能调伏悭垢,大德随时施,是则施中贤,来世见殊胜。』 (而) 云何为调伏悭垢,见於殊胜 」 古时候没有标点符号,所以用了语助词「而」来表达此种句型。在这里用现代的标点 符号,问号,是因为这个问号跟著前面的句子,如果把问号直接接放在前面的句子後 面,那就破坏了原来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型。至於会读起来怪怪的,我想有两个原因吧 ,一、起头句太长(汝说言...),二、现代人很少读中文的倒装句,像「好吗,来 去吃?」 我查找了一下,在《论语.乡党第十》:「吉月,必朝服而朝。」 必朝服而朝 → 朝必朝服 (没有「而」) 下面是网路上的解说: http://blog.xuite.net/cyl401106/twblog12/138786497-论语+乡党第十(六) 吉月必朝服而朝:吉月,是月的初一日,即月朔。古时,初一日君臣有至太庙视朔的 礼。视朔之服,为皮弁、素服、素裳,而平日视朝则为玄冠、缁衣、素裳。此处所说 朝服,集解引孔氏云:「皮弁服也。」即视朔之服。鲁自文公以後不视朔,而孔子独 於是日,仍穿朔服入朝,亦「我爱其礼」之意。一说孔子在初一日,必先穿朔服入朝 ,至君不视朔,然後再易朝服而朝於君。本来朝服而朝,可不必记;因其不先服,故 记之。 > -------------------------------------------------------------------------- < From: RG Shi Time: Thu Aug 18 15:06:14 2016 好吧,再来多一点嘴,谈一滴滴翻译的心得。 古时候的外语,如古英文、乃至梵文,和古时候的中文(文言文,当时的普通语文), 在文法上是相通的,都是用倒装句讲话。我想,会讲台语的人应该可以比我举更多还 存留的句例。这里就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在星际大战中的尤达大师,最醒目的特色,就是他讲话都用古英语的文法: Go, you must. ( = You must go. ) 直接翻译成中文的文言文,主、动词有时根本就 不用对调, 离需汝 (现代白话中文的译文 : 你 需要 离开了)。 好啦,讲得不好,大家一笑置之。感谢。 > -------------------------------------------------------------------------- < From: Ming-Hong Bai Time: Thu Aug 18 20:42:01 2016 同意倒装句+1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Fri Aug 19 00:14:44 2016 这时後,大目□连问帝释:「□尸迦!关於"调伏悭垢,见於殊胜",您刚刚为何说『 能调伏悭垢,大德随时施,是则施中贤,来世见殊胜』?」 ("调伏悭垢,见於殊胜"是浓缩的标题是节录头尾也就是重点节录,"能调伏悭垢,大 德随时施,是则施中贤,来世见殊胜"才是真正要讨论的内容) 这时候天帝释回答:「尊者大目□连!因为这样的人胜过婆罗门大姓、胜过刹利大姓 、胜过後面一拖拉库欲界天直到三十三天也一样,是故我对这样的大德恭敬作礼,因 为我观察到这样的大德来世的殊胜果报,故说此偈。 > -------------------------------------------------------------------------- < From: Russ Wang Time: Fri Aug 19 13:42:47 2016 我的解读是这样,也提供参考: 一开始帝释说偈:「能调伏悭垢,大德随时施,是则施中贤,来世见殊胜」。大目□ 尊者听了很同意,所以再次追问帝释,请帝释多加阐述他的观察结果。 大目□尊者在追问的问题中,先以「调伏悭垢,见於殊胜」为帝释的偈子做一个 abstract,这一点很同意 Linus Hsao 的看法。尊者说了 abstract 之後才重述帝释 刚刚所说的本文。 因此在经文的断法上,或许【云何为】这三字所问的对象,并不只是【调伏悭垢,见 於殊胜】。而是後面的这一整句:【调伏悭垢,见於殊胜,而汝说言:「『能调伏悭 垢,大德随时施,是则施中贤,来世见殊胜』】 脑补当时的气氛,这一句话换成白话文也许像是这样:「□刚刚说了偈子来阐明"调 伏悭垢见於殊胜",善哉善哉啊,对於这件事,□有什麽观察与看法呢?一定有的是 吧,都专程来了呗,快快说来分享一下 ~~」 若是以这样的断句来解读,就不会有「而」这个字在意义上的疑义,而原文中最後的 问号,也放得恰到好处了。 > -------------------------------------------------------------------------- < From: Linus Hsao Time: Fri Aug 19 13:53:42 2016 水喔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712/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