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4713/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邱大刚 标题: 什麽是「胜婆罗门大姓、胜刹利大姓……稽首敬礼故? 时间: Mon Aug 08 01:11:51 2016 什麽是「胜婆罗门大姓、胜刹利大姓……稽首敬礼故」? 这次读经班时人刚下飞机所以无法参加,刚看到 chakwos 帮忙整理的读经班讨论, 提到卷十九第504经的此句:「胜婆罗门大姓、胜刹利大姓……稽首敬礼故。」 这句话的意思比较接近大家讨论的第二解,但要作些修正。 「胜婆罗门大姓、胜刹利大姓、胜长者大姓、胜四王天、胜三十三天,稽首敬礼故。 」白话是: 「婆罗门种姓中地位最高的、刹帝利种姓中地位最高的、长者贵族中地位最高的、四 天王天中地位最高的、三十三天中地位最高的,都稽首敬礼(於帝释天),所以(「 能伏於悭垢,大德随时施,是名施中贤,来世见殊胜」)。 「我为胜婆罗门大姓、胜刹利大姓、胜长者大姓、胜四王天、胜三十三天恭敬作礼, 见斯果报,故说此偈。」白话是: 「我(帝释天)被婆罗门种姓中地位最高的、刹帝利种姓中地位最高的、长者贵族中 地位最高的、四天王天中地位最高的、三十三天中地位最高的所恭敬地敬礼,我见证 (过去生大布施而有)这样的果报,因此说这个偈子。」 这要从帝释天的本生说起,帝释天就是「能伏於悭垢,大德随时施,是名施中贤,来 世见殊胜」的最佳实例,因此他作了这偈。 帝释天在前世为人时,就是位著名的大施主,参见《杂阿含经》卷四十第1106经:「 释提桓因本为人时,行於顿施;沙门、婆罗门、贫穷、困苦、求生行路乞,施以饮食 、钱财、谷、帛、华香、严具、床卧、灯明,以堪能故,名释提桓因。」(CBETA, T02, no. 99, p. 290, c23-26) 第1106经的「顿施」就是第504经的「随时施」,白话是「立刻施」。 因为他的大善果报而生为天帝释後,自然是被人类膜拜,也高於四天王天,更是三十 三天当中的天主。 这样也自然衔接到了第504经的下一段,帝释天自我介绍他新建的宫殿是这一千个太 阳系中最豪华的宫殿,这就是「能伏於悭垢,大德随时施,是名施中贤,来世见殊胜 」活生生的见证! 帝释天他自己获得了净心布施的大果报後,好康倒相报,因此赞叹净心布施。 此句中的「胜婆罗门大姓」等的意思为何?可参见《杂阿含经》卷四十六第1231经: 「时,波斯匿王於正殿上自观察王事,见胜刹利大姓、见胜婆罗门大姓、见胜长者大 姓因贪欲故,欺诈妄语,即作是念:「止此断事!息此断事!我更不复亲临断事;我 有贤子,当令断事。云何自见此胜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长者大姓为贪欲故,欺诈 妄语?」」(CBETA, T02, no. 99, p. 336, c17-23) 「胜婆罗门大姓」也就是指「婆罗门种姓中地位最高的」。 提供给大家参考。 > -------------------------------------------------------------------------- < From: Peter Liu Time: Mon Aug 08 05:09:09 2016 阿弥陀佛 > -------------------------------------------------------------------------- < From: Chen Jian Time: Mon Aug 08 19:59:08 2016 感谢比对其他经文资料 > -------------------------------------------------------------------------- < From: 邱大刚 Time: Tue Aug 09 00:37:21 2016 下一经(第505经)中所载:「尊者大目□连语帝释言:「□尸迦!先修善法福德因 缘,成此妙果。」如是,帝释三自称叹,问尊者大目□连,尊者大目□连亦再三答。 」(CBETA, T02, no. 99, p. 133, c22-25) 也有类似的意思。 > -------------------------------------------------------------------------- < From: Chen Jian Time: Tue Aug 09 00:50:34 2016 这经 Chakwos Liu学友在读书会时有提到: 是否帝释天看著眼前第一名的宫殿时,只顾著赞叹、放逸,而目犍连尊者才会一直说 :那是之前的善法因缘导致。是否暗示了:帝释天看到果报庄严後,过度著迷而忘记 了先前的努力。经文是否有这样的意味也值得讨论 > -------------------------------------------------------------------------- < From: Chen Jian Time: Tue Aug 09 23:44:32 2016 「能伏於悭垢,大德随时施,是名施中贤,来世见殊胜」 这个偈颂,我个人有些想法想提出来讨论: 来世殊胜的布施有两个条件: 1.调伏悭垢的施 2.立刻的施 立刻的施可能不太清净,如同不太情愿却遇到很多上门乞求的人,碍於面子而立刻施 予; 若是搭配 舍离内心吝啬的动机来施,那麽果报就很大了。 大概是我的假设,也希望提出与学友们讨论。 > -------------------------------------------------------------------------- < From: 邱大刚 Time: Tue Aug 16 10:15:03 2016 增壹阿含经中有许多探讨净施的经文,说得较详细,也可参考。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4713/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