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5031/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标题: 增壹阿含经 善聚品第三十二 第 10 经 时间: Sat Dec 02 12:09:42 2017 增壹阿含经 善聚品第三十二 第 10 经 本经说明布施的作法、果报及原理。 布施的作法: 在经常有人来往的地点,随时布施,提供饮食、衣服、香、花、交通工具、坐垫等物 资。 布施的果报: 1. 名闻四远,众人叹誉。 2. 不怀惭愧,无所畏惧。 3. 众人敬仰,见者欢悦。 4. 命终後生於人、天。在天为天所敬,在人为人尊贵。 5. 智慧出众,当生断尽烦恼。 能获致布施果报的原理: 布施的时候,时常感到欢喜,心念不错乱,而能够专注一心,因此能够如实知烦恼、 烦恼的生起、烦恼的消逝、灭除烦恼的方法,而能够断进烦恼。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离猕猴林中,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 □舍离:古代印度六大都市之一,位於当时的中印度,当今印度东北部,在恒河北岸 ,是十六大国之一的跋耆国的首都,这个城内主要的种族叫离车,是跋□族的一部。 另译为「□耶离」、「□舍离」、「广严城」。 尔时,师子大将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佛告师子:「云何,师 子!家中恒布施乎?」 师子白佛言:「常於四城门外及都市,随时布施,不令有缺,须食给食,衣裳、香华 、车马、坐具,随彼所须,皆令给与。」 香华:即香与花,又作华香。多为供佛用,为六供养之二。六种供养为水、香、花、 果、饮食、灯。 坐具:跟衣服的质料一样,坐时或卧时垫在身下,以保持衣服乾净的长方形布。又译 为尼师坛、敷具、卧具。 佛告师子:「善哉!善哉!乃能惠施,不怀吝想。施主檀越随时惠施,有五功德。云 何为五?於是,檀越施主名闻四远,众人叹誉:『某甲村落有檀越施主,恒喜接纳沙 门、婆罗门,随所给与,不令有乏。』是谓,师子!檀越施主获此第一之德。 檀越:为音译,义译为「施主」,施与僧众衣食等的人。 复次,师子!檀越施主若至沙门、刹利、婆罗门、长者众中,不怀惭愧,亦无所畏, 犹如师子兽王,在群鹿中亦无畏难。是谓,师子,檀越施主获此第二之德。 复次,师子!檀越施主众人敬仰,见者欢悦,如子见父,瞻视无厌。是谓,师子,檀 越施主获此第三之德。 复次,师子!檀越施主命终之後,当生二处,或生天上,或生人中;在天为天所敬, 在人为人尊贵。是谓,师子,檀越施主获此第四之德。 复次,师子!檀越施主智慧远出众人上,现身尽漏,不经後世。是谓,师子!檀越施 主获此第五之德。夫人惠施有五德,恒随己身。」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心常喜惠施,功德具足成, 在众无疑难,亦复无所畏。 智者当惠施,初无变悔心, 在三十三天,玉女而围□。 初:从来;完全。这种用法用於否定句,例如「初不」指「从来不」。 所以尔者,师子当知,檀越施主生二善处,现身尽漏,至无为处。」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施为後世粮,要至究竟处, 善神常将护,亦复致欢喜。 所以然者,师子当知,布施之时,恒怀欢悦,身意牢固,诸善功德皆悉具足,得三昧 意,亦不错乱,如实而知之。 云何如实而知?苦集、苦尽、苦出要如实而知。 是故,师子!当求方便,随时惠施,若欲得声闻道、辟支佛道,皆悉如意。如是,师 子!当作是学。」 尔时,师子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5031/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