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Digest ◎ 大家来读经 - 依进度摘要区 板主: Jeroci/Misty |
阅读文章: 第 5081/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作者: 标题: 关於「摄受」 时间: Thu Apr 26 22:31:01 2018 关於「摄受」。 摄受这个词好像常常在用,大家看得都很熟,都知道是什麽意思。可是现在要写成解 释......好像.....写不出来......。 在杂阿含卷15 #371 中: http://buddhaspace.org/agama/15.html#三七一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谓一、 □抟食,二、细触食,三、意思食,四、识食。 这个「摄受」依上下文可解释为「吸取,吸收」。 但是到 杂阿含卷26 #654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6.html#六五四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此五根,一切皆为慧根所摄受。[...] 这个「摄受」好像用吸收就不大对,请问大家有没更好的解释?最好是给像我这样初 学者能了解,谢谢。??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Apr 27 05:40:33 2018 为某某所用 为某某掌控□围?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Apr 27 12:41:11 2018 摄取受用。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Apr 27 15:13:20 2018 摄受在阿含经中有种意思: 1. 吸收:例如「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 2. 督导:例如「我等当摄受此诸年少比丘,或一人受一人,或一人受二、三、多人 。」 「此五根,一切皆为慧根所摄受。」比较接近督导的意思。只是得选一个比较好的词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Apr 27 15:17:35 2018 有「统摄」的意思在里面,不过对初入手者用统摄还是有点不好懂。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Apr 27 15:34:23 2018 国语辞典:「摄」 1.引持、牵提。《汉书.卷三二.张耳陈馀传》:「吏尝以过笞馀,馀欲起,耳摄使 受笞。」 2.整理。《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 」 3.维持、保持。《国语.晋语四》:「姓利相更,成而不迁,乃能摄固,保其土房。 」 4.留取、收。如:「摄影」、「拍摄」、「摄取镜头」。 5.吸引、吸取。如:「勾魂摄魄」。唐.顾况〈广陵白沙大云寺碑〉:「磁石摄铁, 不摄鸿毛。」《西游记.第二○回》:「把我师父摄了,倒转问我做甚!」 6.捉拿、拘捕。如:「勾摄」。《国语.吴语》:「摄少司马兹与王士五人。」 7.统辖、管理。如:「统摄」。《後汉书.卷六六.陈蕃传》:「人君者,摄天地之 政,秉四海之维。」 8.代理、兼理。如:「摄政」。《孟子.万章上》:「尧老而舜摄也。」唐.陈鸿〈 东城老父传〉:「老人见黄门侍郎杜暹出为碛西节度,摄御史大夫,始假风宪以威远 。」 9.辅佐、帮助。《诗经.大雅.既醉》:「朋友攸摄,摄以威仪。」 10. 迫近、夹处。《论语.先进》:「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 11. 保养。如:「摄生」。南朝梁.沈约〈神不灭论〉:「虚用损年,善摄增寿。」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Apr 27 23:35:31 2018 也有「引持,牵提」的意思,不过 引持,牵提 本身就不好懂了 XD。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Apr 27 23:06:05 2018 摄受:我不采用原来注解「「吸取,吸收」,我认为有「牵引、引领」之意较恰当。 1.「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何等为四?谓一、□抟食,二、细触食, 三、意思食,四、识食。」 此句是说:有四种食物是对形成所谓众生的要素,这四种食物能使众生受到牵引与增 长养护,长住於世间不能脱离。那四种食物呢?所谓一、□抟食,二、细触食,三、 意思食,四、识食。 也就是因贪爱此四食〈□抟食、细触食、意思食,识食〉才使形成众生。而此贪爱四 食也牵引著众生使之能长住於世间〈生老病死〉轮回。 2.「有五根。何等为五?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五根,一切皆为慧 根所摄受。」 此句是说:此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一切都以慧根作为引领。 」 也就是五根以慧根为〈前导〉,如没慧根则前四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 如盲。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Fri Apr 27 23:16:51 2018 嗯,这边用「引领,前导」果然是比较合适。感谢!??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Apr 28 06:56:11 2018 摄受:「摄受」确实是不好解释,「摄」我有个比喻,如磁之石能使铁屑聚集。 就是含有使某些人、事物向某方向、□围集中的力量。因此「摄受」我在这地 方采用「牵引、引领、集中」之意。 如我我们打坐,常叫人把心收摄在鼻端观呼吸,也就是引领心集中到鼻端看呼吸。又 常听到「收摄身心」,就是要我们不要胡思乱想,要引领我们心集中不散乱。 「佛慈悲摄受」,就是佛以慈悲力引领我们,集中护庇我们。 因此1.「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就解为因四种食能牵引或引领众生 增长养护著长住於世间〈生老病死〉轮回。 2.「此五根,一切皆为慧根所摄受。」就解为五根以慧根为〈前导〉,如没慧根引领 则前四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如盲。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Apr 28 13:19:27 2018 磁石的解释很贴切,我还觉得有点提纲挈领的感觉。在佛学辞典当中写的都是「佛以 慈心摄取众生也。」但我不大满意摄取二字,摄取还是有点隔阂的感觉。 在目前看来,引领似乎是最容易明白的解释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Apr 28 09:01:29 2018 补充解释我所知道的摄受。 1. 抟食。 每天吃东西,称为摄取食物,食物中有种种养份,为身体所需,有些被接受,则被吸 收使用。 2. 触食。 2.1 有人睡到某种床,感觉到舒适,於是摄取此触感,於是也买了同款的床回家(受 用),这是身触之触食。 2.2 有人闻到某人喷香水,感觉到舒适,於是摄取此触感,於是也跟著喷香水(受用 ),这是鼻香之触食。 3. 意思食、心食。 3.1 由於摄取了东西方的文化,在婚礼上就出现了白纱及红袍礼服的选择,是红袍的 吉利好呢?还是白色的纯爱好呢?(受用)。 3.2 由於小孩不知孝养,父母心有不甘(摄取此心),悲苦之情油然而生(受用)。 3.3 跟人结了仇,有心结(摄取此心),凡事互看不顺眼,为反对而反对(受用)。 4. 识食。 举凡六道轮回,法界种种,吃什麽就像什麽,吃种种善行,就生善道;做种种恶行, 就生於恶道。 围棋老师一辈子都在吃围棋的识,所以其围棋的识身就很强大。 种种语言、种种文化、种种饮食、种种习俗...都是识食。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Apr 28 13:20:51 2018 谢谢回覆,我再综合整理一下。??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Jul 10 07:19:11 2018 四食指的是对生命滋养的来源,一般人会从饮食(段食)、可意的六根对六境的触食 (例如好音乐、好风景)、可意的感觉和思想(例如病人想见谁最後一面)和识本身 的活动(识缘名色、名色缘识)获得能量。例如入禅定者没有相对粗重的抟食、触食 ,只有禅定中的(寻伺)意思食、识食维持他的生命,所以不能入定太多天。入灭受 想定就连意思食都没有。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Apr 28 13:49:18 2018 若从经文本文发挥,我选择「引领、仰仗」。 屋子其他梁跟主栋的关系是,依靠它(作主要的承重)、以它为基础(=慧为前导)。 同时仗这个字也包含了辅佐、帮助的意思。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Apr 28 13:53:04 2018 没错,看来大家都是差不多的看法,谢谢啦 :)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at Apr 28 21:45:02 2018 另外查到这个,以四摄法的概念来反推摄受 https://ppt.cc/fyPGWx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Apr 29 22:55:30 2018 附上读经班同学提供的看法 Russ Wang :含摄与容受;收取和护持。 Chen Jian:滋养、包容、含纳、供给、包容。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Sun Apr 29 23:08:17 2018 晚上读到杂阿含卷 26,#658 http://buddhaspace.org/agama/26.html#六五八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何等为信根? 谓圣弟子於如来所起信心,根本坚固,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及诸世间法所不 能坏,是名信根。何等为精进根?谓四正断。何等为念根,谓四念处。何等为定根, 谓四禅。何等为慧根?谓四圣谛,此诸功德,皆以慧为首。譬如堂阁,栋为其首。」 如果以「此诸功德,皆以慧为首。譬如堂阁,栋为其首。」来看,那麽「摄受」应可 解为「引领,前导」没问题了。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May 01 22:13:20 2018 以上讨论已收进杂阿含卷26 #654 的进阶辨正当中。谢谢大家参与讨论。?? http://buddhaspace.org/main/modules/dokuwiki/agama:%E6%94%9D%E5%8F%97_%E4% B8%80%E8%A9%9E%E8%A9%B2%E5%A6%82%E4%BD%95%E8%A7%A3%E9%87%8B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Mon Jun 18 11:07:17 2018 也可能上一个摄受是分开的两个动作,下一个摄受可能是一个词。 分开解的话, 有四食资益众生,令得住世摄受□长养。 有四种食可以资益众生,让众生得以常住於这个世界, 持取()(吃)这四种食受享()(享受)这四种食以长养自己。 ()摄 O执;持 [hold] 庭实皮,则摄之。□□《礼记·聘礼》。注:“右手并执前足,左手并後足也。” 摄少马兹。□□《国语·吴语》 皆摄弓而驰,荷兵而走。□□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O又如:紧紧摄住娘的手指;摄 ()受 O得到 [get]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O又如:受知(得到他人的赏识、礼遇);受名(获得名称);受直(得到报酬);受瘪;受享 (享受)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Jul 10 05:50:09 2018 显然有很多不同来源,但都有跟「拿、取」相关的字根,所以翻成手部的「摄」 https://palidictionary.appspot.com/browse/a/anuggaha https://palidictionary.appspot.com/browse/a/adhi??hita https://palidictionary.appspot.com/browse/p/pagg?ha https://palidictionary.appspot.com/browse/s/sa?gaha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Jul 10 06:18:23 2018 法相辞典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页云:摄受者:谓无染心,以亲教师及轨□师道理方便,无有 颠倒,与作依止。又即于彼发起种种别供事行。谓看病行,给施如法衣服饮食诸坐卧 具病缘医药资生具行,除遣忧愁及恶作行,除遣烦恼随烦恼行。如是等类,皆名别供 事行。 ★二解此即异熟因。杂集论四卷十一页云:摄受者:谓不善及善有漏法。能摄受自体 故。即是异熟因。由此能引摄当来一向不相似无覆无记自体所摄异熟果故。即摄受义 、建立异熟因。善有漏言,为简无漏。由违生死故,不能感异熟果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又曰摄取。佛以慈心摄取众生也。胜□经曰:“愿佛常摄受。”唐华严经二十八曰: “普能摄受一切众生。”止观十曰:“夫佛有两说:一摄,二折。” > -------------------------------------------------------------------------- < From: (作者已退出社团) Time: Tue Jul 10 06:55:15 2018 这一段「摄受」=护念=利益=anugraha [什译] 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奘译] 希有,世尊,乃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摄受,摄受诸菩萨摩诃萨;乃 至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付嘱,付嘱诸菩萨摩诃萨。 [□译] 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来、应、正等觉,能以最胜利益,益诸菩萨;能 以最胜付嘱,嘱诸菩萨。 (引自『金刚经梵文注解』) -- ※ Origin: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
阅读文章: 第 5081/5135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查分 | m H d | 返回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