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阅读文章: 第 1948/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作者: prajna (火之舞) 站内: BudaFeeling
标题: Re: 逆境现前.道心退转?道心不退!
时间: Fri May  9 13:28:52 2003

※ 引述《Ado (阿斗)》之铭言:
> 各位佛门同道者,你们好:
> 最近小弟看到一位佛教徒改信耶教的故事,很有感触...
> 因为小弟最早接触的宗教其实就是耶教,但对其教义却毫无喜乐之心,一点也不认同,
> 反而佛法让我赞叹不已.虽然因缘尚未俱足,还没参加皈依仪式(还请版上大德接引)
古代的佛弟子,都是在佛前自誓皈依的。这可以参考一下BudaHelp
精华区。当然,也可找个道场,去参加他们的皈依法会。不过,道场
也只是帮您安排一个仪式,让您在佛前自誓皈依。皈依是皈依三宝:
佛、法、僧,而非单一个人   :)

> 但每天早晚仍旧自诵普门品,心经,大悲咒,尤其心烦之际,
> 思考四念处及四圣谛道理,更能勇於面对烦恼,而不是想寻求其他刺激来逃避.
关於信的问题,有一本书讲的不错。节录一段供您参考: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宁说是盲信——上的。但是在
    佛教里,重点却在「见」、知与了解上,而不在信(相信)上。巴利文
    佛典里有一个字 saddha (梵文作sraddha),一般都译作「信」或「相
    信」。但是saddha 不是单纯的「信」,而是由确知而生之坚心。只是在
    通俗佛教以及在经典中的一般用法方面来说, saddha 确含有若干「信」
    的成份。那是只对佛、法、僧的虔敬而言的。

    根据西元四世纪顷的大佛教哲学家无著的说法,信有三种形态:(一)完全
    而坚定地确信某一事物的存在,(二)见功德生宁静的喜悦,(三)欲达成某
    一目的的深愿。[注二十一]

    不论怎样解释,多数宗教所了解的信(相信),都与佛教极少关涉。[注二十二]

    一般「相信」之所以产生,全在无「见」;这包括一切见的意义在内。一
    旦见了,相信的问题即告消失。如果我告诉你:我握紧的掌中有一颗宝石
    ,这就产生了信与不信的问题,因为你看不见。但是如果我张开手掌让你
    看这宝石,你亲见之後,相信的问题便无从产生了。因此,在古佛典中有
    这样一句话:「悟时如睹掌中珍(或作□摩罗果)。」

   《佛陀的启示》 罗候罗.化普乐  著
http://bbs.ntu.edu.tw/cgi-bin/readgem.cgi?board=Buddhism&dir=FOIOE0R&type=index

--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cbs.ntu.edu.tw>            ◇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
阅读文章: 第 1948/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