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udaFeeling ◎ 学佛心得.酸甜苦辣留言版    板主: Chosen/magelinus
阅读文章: 第 725/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发信人: wangtom@Lion (王瞳), 信区: BudaFeeling
标  题: 大法轮阁的日本中年人
发信站: 狮子吼站 (Tue May  1 20:58:39 2001)
转信站: Lion

        日本行,恰好遇上他们的连续(黄金)假期,
        直到今天才得以拜访位於东京涩谷,一所著名的佛教出版社大法轮阁。
        非常陈旧的楼层,里面都是堆积的书稿。
        感觉起来像是十几年前印象中,早期的那种出版社模样。

        这一趟为了他们数年前所出的曼荼罗CD-ROM而来,
        先前透过旅馆人员联络,他们已经准备好。
        再以英文比手划脚沟通,才知道这个出版社"充满的",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
        因为一种对於佛法专业的传承使命感,他们努力地经营维持。

        内容涉及日本各宗派的书,「大法轮阁」每个月都有规划出版。
        日本有几个佛教书籍的出版社,但触及的幅度和内容专业的深度,
        大法轮阁算是首屈一指的。
        特别的是,他们这些日子试著出版一些词汇简化,而主题清晰的「入门书」,
        好让年轻一辈的小朋友,以及广泛的大众,得以阅读。
        另外也花费心力,整理许多各宗派及法门「辞典类」的参考书,
        对於生死大事,则有佛法上或葬仪操作上的「工具书」。

        从一家出版社经营的成果来看,他们或许只於让人点头赞许的程度。
        但望著已经年过四十的这些日本中年人,为了佛法的理念与坚持,
        不惜自己投入电脑程式及电脑绘图的学习,好协助资料的整理与转化,
        著实令人为之触动。
        美术部门的主管竹内克明,尴尬地提到或许做的可能不够专业,
        但事实上他们对资料整理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
        一如日本的许多刊物般,几乎都是体贴准确到让人叹为观止的。

        日本佛教也面临年轻一辈後继无人的问题,
        出家修行,乃至承继道场者,多少仍有人接棒。
        但在佛法珍贵资料的整理,以及学佛工具与资讯现代化的方面,
        则是付之阙如。
        也难怪这一群坚持理念的日本中年人,即使头发花白,
        仍要在电脑前努力移动滑鼠,绘图写程式。
        原本都是学文学佛的,要用中年的脑力体力重新学习,
        没有很大的动力,是很难完成的。

        称赞他们实在是令人赞佩的「菩萨」,
        不料我获得了「难以理解」的眼神以回应。
        随後的一些话,很让我棒喝。

        「无论我们是不是佛教徒,我们并不是因为一种宗教狂热的动机而做,
          我不知道你所谓的伟大,是要从何看起,
          这只是我们所选择与坚持,该做的事。
          我自己很荣幸,自己的生命中有这样的机会。」

        「因为佛法的体系很大,所以更需要用专业的精神,
          而不是一种浪漫的态度来做,
          前者才可能让人,才做的过程中,自然获得付出之後的价值感;
          後者则是不切实际的。」

        「愈是进行相关的企画或资料处理,
          我经常感觉实在佛教徒实在不可能不谦虚,以及幸福感,
          佛法只要依著正确的见地,展开学习,
          总会让人对自己生命的疑惑愈来愈少。
          即使还是会有许多的问题,也说不上是问题了,
          因为看待问题的方式不同了。」

        「我们此刻还要持续地向人们学习,
          人们总是有令人出乎意外不同的可能(众生不可思议),

          我不太能全部体会你所谓的度众生的说法,
          我认为我们的角色很简单,其一是分享所学,
          其二是完成这个时代和人们,与佛法之间的中介角色。
          而我们的工具是透过书籍完成。」

        「我与其会认为,我们所做的,这是一个服务的角色。
          经典中佛陀提到对於人们,因为发自於慈悲,
          所以佛教徒才能在各个层面为人们服务。
          你一定会同意,这世界上有太多知名或不知名的的人,
          比我们为人们所做的,来得更让人敬佩。

          度众生是佛陀与能力圆满的大菩萨,才能没有瑕疵的完成。
          我会认为,为佛法做事的人,自认为菩萨是一种愚昧的状态。
          在人们之中,获得佛法的救度是不容易的幸福,
          那需要透过佛陀以及人们的协助才能完成。
          因此,学佛的人,
          是向佛与菩萨以及人们,进行学习与服务的。」
         ....

        直到回到台湾,这些在粗糙沟通中,清晰简单流出的话,
        依然让我有深的触动。
        这些为著佛法做事的日本中年人,
        让我照见自己在学佛的生活角色中,微细的法的骄慢。
        也感受到环境中种种似是而非对「度众生」的所谓发愿,终究是错解。

        谢谢他们为我这趟多重目的的日本行,划下一个佛法的句点。
        以及一张展现诸佛菩萨细部面貌的金刚界曼陀罗CDROM。
--
------------------------------------------------------------------------------
           稽首观世音  菩萨摩诃萨  发大心  行大愿  苦海驾慈航
           普陀洛伽山  化现千万身  随缘施  无亲疏  拔苦更与乐
              嗡 吗呢叭咪 □  六字真言常持诵 能除无明苦
              嗡 吗呢叭咪  □  恭敬称念观世音  烦恼都成空

Ξ Origin: 狮子吼站 <cbs.ntu.edu.tw>         ◎ 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 ◎
阅读文章: 第 725/4464 篇 | 上篇 | 下篇 | 回覆 | 转寄 | 转贴 | m H d | 返回

□ 台大狮子吼佛学专站  http://buddhaspace.org